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1 预应力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探讨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梁钊 王玉贵272000 摘要:预应力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因具有自重小、跨度较大、结构稳定性好、施工便捷、经济美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市政桥梁建设上。本文结合我单位近年来承担连霍国道主干线连徐高速公路E-3标徐州三堡互通立交桥、国道206线黄新段立交桥、京福高速公路跨陇海铁路特大桥、徐宿高速公路废黄河大桥、宁杭高速公路北河中河特大桥工程等的N×30m、N×25、N×20后张预应力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施工的实践,简要对其施工工艺作出分析,以期同行们指正。 关键词:后张法箱梁 先简支 后连续 工艺 探析 1.概述 先简支后连续梁部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预制梁段并非是传统意义的成品梁,相反它系连续梁的一部分,只是具有半成品意义的较长时间处于简支状态的大梁段。该结构形式充分利用了简支结构施工方式的便捷,通过采用后连续施作,最终实现了连续梁整体受力的效果。 自1999年承担连霍国道主干线连徐高速公路徐州三堡互通立交桥30M预应力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的施工以来,我单位又连续承担了多座同类型梁部结构桥梁的施工,分别是:国道206线黄新段立交桥;京福高速公路跨陇海铁路特大桥;徐宿高速公路废黄河大桥Ι桥、П桥;正在施工的宁杭高速公路溧阳北河、中河特大桥。正是多座桥同类梁部结构施工的工程实践,使我们对该类型梁部结构有了较深的认识。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箱梁结构其整体性工艺过程为:先期预制并简支安装具 2

有半成品意义的箱梁段,预制箱梁时完成正弯距预应力施加,在梁端预留与横梁相连接的钢筋,并在箱梁顶板内预留负弯距预应力束孔道;架设安装完成之后,后浇筑钢筋混凝土连续接头,达到强度后施加负弯矩预应力,然后解除临时支座,达到整联桥梁连续的目的。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可见下图:

结合我单位多座同类结构桥梁的工程实践,现对其主要施工工艺试做如下分析、总结。 2.主要施工工艺 2.1预制梁场设置 完整意义的预制厂一般包括钢筋及小型钢件加工区、混凝土混合物制备区、制梁区及存梁区部分等,这里重点考虑制梁区。

预制场建造 预制梁生产、存放 从存梁区移梁到桥面 临时支座安装

安放永久支座 架梁就位、调整、固定 浇筑连续接头混凝土 张拉负弯矩束、压浆 浇 筑 湿 接 缝

调 平 层 施 工 整 联 体 系 转 换

桥 面 铺 装 3

A.制梁区及龙门吊设置 结合场地地形条件,本着方便移梁、架梁施工的原则,选择预制场地。对于桥址条件较好(不跨大河沟、不跨交通路,且地势平坦)的情况,可以优先考虑顺桥向双龙门吊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采用双龙门吊直接吊梁就位。如徐宿高速废黄河І号桥,在桥位(两排墩后施工)顺桥向布置预制厂,采用跨桥幅双龙门吊方案,效果很理想。不足之处是工序间有一定干扰,对于长桥宜慎用。桥址外围条件受限,桥址条件也较差(跨河、跨交通路等),桥址顺桥向设预制厂一般是不得已的选择。如京福高速铜山4标跨陇海铁路特大桥,预制厂采用双龙门吊,另外还采用架桥机架梁。连徐高速公路E-3徐州三堡立交桥、徐宿高速废黄河ІІ号桥、宁杭高速溧阳北河中河特大桥、宿淮高速成子河特大桥,有条件横桥向布置预制厂,均采用了横桥向布置方案。该方式的优点在于预制厂可以只采用一台用于制梁、移梁的大型龙门吊。即使场地(龙门吊走行轨)与桥向不能完全垂直而有一定夹角,也仍以一定夹角实现横桥向基本布置形式。如徐州三堡立交桥为减少临时用地,而利用206国道规划位置斜向横桥布置预制厂,可参见下图:

B.制梁台座设置、维护: 移梁承托平台 制梁台座 农田

去混凝土搅拌站

钢筋加工区

农田

现浇梁 在已先期浇注的现浇梁上拼架桥机

存梁区 龙门吊 移梁滑轨

盖梁 4

一般根据场地条件、起梁设备、工期要求及受力分析等综合考虑。 地基处理:场地地基条件差的,应适当硬化。 布置方式:宜在龙门吊范围内,结合龙门吊走行方向、吊梁吊点情况成排布置。 台座数量:宜考虑制梁工期要求、模板与台座周转期等确定。 台座结构:就笔者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先简支后连续梁部结构的先期预制梁(或箱梁或板梁或T梁),均为后张梁,预应力施加后,中部起拱,台座端部与梁板端头本身均承受了较大的集中力。为此,设计制梁台座时,宜端部做好扩大基础,一般下挖基坑,采用浆砌片石基础,其上做20--40cm厚C30砼台座端部;为防止梁端集中应力过大,还宜做柔性化处理,以增大受力接触面。台座中部采用砖砌或现浇C20混凝土。台座中一般设置与模板配套的拉杆孔;一般在台座两侧顶部埋设[50型钢,以放置胶管与钢侧模接缝密贴;一般预留吊梁孔位置距梁端(70-90)cm/cosα(注:α为梁端斜度)。为了保证箱梁线形平直,一般在台座跨中预设反拱。为了确保梁底美观,台座一般采用水磨顶面涂蜡、或粘贴树脂绝缘板、或覆钢板等。 在施工中,还应经常对台座进行检查,及时做好维护。 2.2模板设计制作与安装拆卸 A.模板设计制作: 箱梁预制模板底模为台座顶面,外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前,要对台座实行严格清理,要检查 [50型钢内橡胶管的埋设情况(以防漏浆)。通过多次实践,我单位采用涂刷地板蜡,或覆钢板,或衬树脂层压塑料板等,均可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外模和端模采用定型钢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外模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我单位多年来,一直予以重视。我们的 5

方法是外模采用分块栓接模板组合而成。外侧模尽最大平面化可能,主模块采用大块平面钢模板,面板厚度与肋板间距采用四周约束平面板体受荷条件计算确定;肋板采用[63槽钢或厚钢板。外模支撑架采用[80槽钢焊接而成。模板与模板间、支架与模板间均采用栓接,目的在于工程竣工后也可做它用。外侧模支架间距宜结合上下拉杆设置,采用侧模受荷变形约束控制计算确定。 一般认为,内模尺寸有限,模板再它用价值小,我单位在设计上也仅考虑再用于同类梁型内模。内模采用组合覆塑木质层压板或采用组合钢模板。内模顶板采用可自由抽拉的活动板,有利于底板混凝土浇注,它可直接支承在内支架上。可不设全封闭式内底模,但需设具有一定平面宽度的带弧形角的内底角模板,并且混凝土施工后宜及时拆模。内部支架一般采用角钢制成,相互间采用栓接,一般分成上下左右四部分,以便于拆卸为要。 端模设计一般采用略厚的钢板,以便于拆装、便于固定锚垫板和穿出制孔用的波纹管。 模板制作尽可能采取工厂化制造。我单位为保证内模结构符合现场制梁工艺需要,一般采取现场自己制作。端模制作时必须保证锚垫板端面与钢绞线方向垂直。 B.模板拆卸、安装: 除端模较小及内模拆卸受限而采用人工分块进行之外,一般为了缩短制梁周期,模板拆装均尽可能采用人工配合龙门吊整体性进行。外侧模可分四节拆装,内模安装可分两节整体吊装。外模拼装时,结合拉杆连接,用钢尺进行两侧模间宽度检查,并且拼装时要注意接缝严密、平整;端头模板安装要注意其梁端斜度控制;内模安装吊装前要设置内模底支撑,以免直接放在底部钢筋上。另外,梁顶部钢筋绑扎完成,内外 6

模联固一体化后,必须注意做梁截面轴线测定,确保外侧模斜度准确。 模板的拆卸次序一般是先拆内模,其次是端模,最后是侧外模。且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0MPa以上时方可拆模, 2.3 钢筋制安及预应力筋管道的埋设 钢筋加工区一般紧靠制梁区设置,钢筋集中加工。 箱梁底板筋、腹板筋一般在台座上采用临时加固措施进行现场绑扎。同时,结合底板筋、腹板筋钢筋绑扎,应按设计坐标固定底、腹板内波纹管。一般以“#”型式φ8钢筋定位,管道连接采用稍大型号的波纹管做套管,连接时接头处应注意封堵严实。在安装并调整内、外模及端模后,即可绑扎顶板钢筋,同时安装顶板内扁管和锚垫板。安装波纹管时应使之穿入锚垫板内,并做好密封。为防止预应力管道变形过大,我单位多采用内衬胶管或PVC塑料管等,效果均较好。 2.4混凝土浇注 砼浇注前,注意检查原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的在岗情况、施工机械的完好性、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等。砼浇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砼拌和质量,其坍落度控制在6~12cm;要注意制作砼试件及同期养护张拉试块。 箱梁砼浇注顺序一般为:底板→ 2/3高度腹板→剩余腹板、顶板,从梁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我单位比较重视分段分层,形成步距呈斜向连续一次性浇注完成。底板砼从内模顶开天窗进去,底板混凝土坍落度可控制在6--8CM,在底板混凝土施工时以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底板浇注完毕,及时扣牢底板顶模板(即内模底模)。若采用非封闭式内底模,常适当多浇入底板混凝土,结合振捣,人工予以反压使混凝土进入腹板数厘米高度。成段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抓紧封闭内顶模,以便后续腹板、顶板浇注。腹板与顶板施工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12CM。腹板砼的振捣以多台小功率附着式振捣器为主,插入式振捣器为辅。顶板 7

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为防出现施工缝,三层砼浇注时差严格控制,以确保不超过其初凝时间,一般前层砼浇注向前推进5~8米,应进行后层砼浇注。箱梁砼的振捣,应防止过振、漏振,为防止因砼的浇注而使内模上浮,常采用上压内模来预防。 砼浇注完毕应及时养护,夏天要注意高温条件下的养护,冬天要具备砼冬季施工养护条件,同时要进行热工验算。 2.5预应力筋制安与预应力施加 钢绞线的截断宜采用钢筋切断机或砂轮机,严禁电弧焊切割。钢绞线穿入前应编束。 预应力施加宜严格按有关工艺要求进行。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方进行张拉。张拉前的准备工作有:抽出内衬橡胶管或塑料管等,穿束,预拉,安装锚具并打平夹片,安装限位板和千斤顶,安装工具锚。 张拉时两端加强联系,尽量保持同步。张拉顺序一般为:10%张拉控制力(初应力)并量伸长值---20%张拉控制力并量伸长值---40%张拉控制力并量伸长值---100%张拉控制力并量伸长值---102%张拉控制力(持荷5分钟)并量伸长值---回顶---静置5min---撤顶。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控制校核,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误差不大于6%。持荷时观察油表,若压力下降,应补足至规定压力,再进行回顶;若断丝、滑丝超过规定,应退锚重新张拉,并查找原因。最后割去多余的钢绞线,此时应注意切不可烧伤锚具。张拉完一片梁后应立即测量梁的拱度,建立该梁的上拱值档案,测量其1天、3天、7天、30天、60天的上拱度,并应符合设计值,否则检查原因,予以处理。 从我单位多座桥的工程实践看,预应力施加效果均很理想。 2.6孔道压浆、封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