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概念地图教学与学习方法》反馈

读《概念地图教学与学习方法》反馈

读《概念地图教学与学习方法》反馈书中讲述并引入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的学习工具——概念地图。

从论述概念地图的定义、构成和特征出发,讨论了概念地图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概念地图支持学习的优势,介绍了概念地图的模型和概念地图的制作方法,论述了概念地图作为学习工具在学习中的意义和应用。

紧接着阐明了一些教学原理与学习方法,以及实践应用实例阐明其方法的效益。

再结合概念地图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之中,从而简化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效率1、什么是概念地图概念地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概念地图也叫“心智/思维地图”“心智/思维工具”换言之,概念地图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

概念地图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且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

2.概念地图的构成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

节点表示概念,用几何图形、图案等符号来表示。

连接各节点的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非方向的。

连接词即连线上的文字,是节点之间关系的文字描述。

概念和连线通过节点和连接词按顺序形成简单的命题。

3.概念地图的特征概念地图的首要特征是用层级结构的方式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概念地图中,概念是用层级结构的方式来呈现的。

其中,最广泛、最一般的概念置于地图的上端,次一般和更具体的概念按等级排在下面。

特殊知识领域的层级结构根据知识应用或思考的情景而定。

因此,我们寻求对答案、情形或事件的了解时,最好围绕—些特定问题来构建概念地图,用概念地图的形式组织知识,努力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概念地图的另一个特征是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用于表示概念地图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

交叉连接表明了呈现在地图上的某些领域知识是怎样相联系的。

在新知识的创建中,交叉连接表明了知识的创造性跳跃。

概念地图有两个特征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一是层级结构.良好的概念地图包含层级结构,一目了然,方便查找,并以交叉连接为特征;二是包含特定的事件或物体的例子,例子有利于阐明所描述概念的意义。

二、概念地图的理论基础1、有意义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usubel)认为,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所谓肴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本质性的联系,即非任意的、非字面的联系。

奥苏贝尔极力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并将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统合、融会贯通,这才是有意义学习,才是真学习。

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奥苏贝尔强调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以下两个组织原则。

其一,应用先行组织者前导构架,即对所要学习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化的教材,作简要的提示。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新教材的相关观念/观点;可以指出教材的相似点与相异点,防止干扰的影响,以增强记忆。

这一方法应用于不同学习方式中(发现式或接受式)同样有效。

因此,教学必须就学科内容以多层次分明的方式安排概念。

运用渐进分化策略,先教最普遍、涵盖最广的概念,涵盏较少的概念次之.最后教特殊信息其二,统合/综合贯通。

所教的观念必须与以前所学的观念相融贯起来,产生有意义的联系。

否则,将会产生学习者对前后所学内容混乱不清,不了解教材间的关系,教和学脱节,不能达到课程目标,不能应用以前所学于新学习中,彼此无关或前后堆积等现象。

2、关于记忆系统的研究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记忆不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记忆系统构成的复杂装置。

人的记忆系统由三个存储器组成:感觉登录器,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来自环境的刺激经过过滤首先进入感觉寄存器,通过选择性知觉.信息被临时存入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是一个过渡性的记忆缓冲器,其容量有限,只能记录7±2个信息组块(短时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每次五到九个心理单元,大约2-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且只能保持大约15-30秒钟。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编码过程转化为长时记忆(LTM),长时记忆是一个相当持久的容量极大的信息库。

当接收新知识时,若要形成大的知识体恤(bodies),必须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进行有序的反复。

概念地图之所以能强有力地促进意义学习,乃是因为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template),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哪怕是肢离破碎的知识,有了这种模板,就可以用较小的彼此相关的概念及命题框架单元把这些知识组成结构。

许多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是按层级架构来组织知识的.而概念地图的形式恰与之相似。

但在实际教学中确实有些学生在建立和运用概念地图的时候存在困难,尤其在学习初期,这主要是由于学习风格(1earning style)不同造成的。

有的学生擅长死汜硬背,有的喜欢意义记忆,很难改变各自的风格。

但概念地图能够教给学生一些有关大脑机制和知识组织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其进行意义学习3、关于知识的本质研究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概念被视作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事物的复合词,或者说具有这些共同属性的内部的、心理的表象。

可以说,概念是用以组织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建构人类知识的细胞或基本要素。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由反映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复杂的概念结构系统构成的。

在知识的系统中,概念是构成和联结知识的“节点”。

命题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是指能够被作为一个独立判断的最小知识表征单元,是思维活动的基本意义单元。

命题表征说认为,信息是以抽象命题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

在长时记忆中,信息以三种形式组织在一起:信息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句子称为命题,各种命题的组合是图式或结构。

当代认知心理学通常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核定义为与某一特定学科内容相联系的事实与信息,程序性知识则指为完成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任务所必需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性的,其认知单位是命题,命题的表现形式是陈述。

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说明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

诺瓦克(JosephD.Novak)认为,有关知识的这种分类并不利于对认知发展的清晰理解,反而使人在这一问题上模糊不清.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是当他们掌握程序性知识时,并没有用概念和命题框架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例如,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但却无法对由此产生的现象作相应的解释。

概念和命题的数目是相对有限的,而它们构成的知识是无限的。

正是概念与命题的框架赋予了学习过程(包括实验过程)以意义。

概念地图作为一种元认知工具,超越了有关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分类,努力将传统教学所导致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建构。

三、概念地图支持学习的优势认知研究表明,概念地图能够完整地、视觉化地呈现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结构性知识。

将它运用到学习中,能帮助学习者组织知识,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演讲、阅读材料及其它教学材料中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利用概念地图其实就是教会如何学习,使学习更具目的性。

概念地图在支持有效学习方面具有以下的优势:1、形象化学习模式概念地图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形象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根据美国图形艺术研究所的观点,图形能够起到下列积极的作用:告知、指引、鼓舞、吸引、解释、娱乐、简化、识别、教育、示例、激发、组织、启示、营销、促进、警示等。

格式塔理论指出,概念地图能使个人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此,概念地图能支持整体的学习风格。

2、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在写作、研究或项目开发的准备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利用概念地图软件记录和组织从多种资源中获取的信息。

概念地图可作为一种围绕主要观点来组织信息的工具,当学习者通过某一主题知识拓展和探索新模式时,概念地图还可作为一种重组信息的弹性方法。

3、增进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地图可以通过确定因果联系、区分概念的层级次序、组织概念的关系和显示其它有意义的概念模式,从而提高对概念的理解。

4、提高学习作绩效绩效是指某种行为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效率/成就,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概念地图可以帮助人们反思学习/工作的行为活动过程,预测可能产生的行为活动结果,从而提高学习/工作绩效。

5、提升元认知学习技能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觉意识.是根据对自己所用认知加工策略效验的不断监测来选择、评价与修正认知策略的能力。

这种能力允许学习者检出那些无效策略,评估特定任务的认知加工要求,以及修正当前策略或甚至产生全新的策略。

概念地图能帮助提高元认知学习技能,如:记笔记、理解课文、组织论文、项目计划、准备考试等。

四、概念地图模型模型是指系统结构形态或运动状态的一种易于考察的形式。

概念地图模型是指反映概念地图结构的一种简化的、直观的方式,它集中体现了概念地图的本质特征。

通过概念地图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概念地图的结构,理解概念地图的本质性特征,而且有利于我们掌握构建概念地图的方法。

概念地图研究的先驱/倡导者诺瓦克(1984),开发了一种典型的概念地图模型。

1.概念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节点、连线接词等。

2.概念地图具有层级性和交叉连接等特征。

关键概念处于量上端,次级概念处于下层.次级概念又包含次级概念,依次类推,形成明晰的结构层次。

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并用恰当的连接词表明概念之间的具体关系。

不同分支概念之间的横向联系构成交叉连接,也可以用连接词表明其间的关系。

诺瓦克开发的概念地图模型,有助于明晰地反映概念地图的结构与特征,对初学者构建自己特定知识的概念地图能起到一种示范和评价参照的作用。

五、概念地图的制作方法概念地图可采用徒手方式绘制.如采用粉笔、黑板、纸和笔等,也可用平常的办公应用软件如office、wps绘制。

但针对概念地图的特点,国外研究出了至少15种概念地图软件工具。

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MindMan,Brain,Cmap,SemNet Research Group,CoCo Systems.Activity Map,SMART eas等等。

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制作概念地图.都必须遵循概念地图制作的基本方法。

下面10点方法是对概念地图制作方法的一个总结。

1.认定中心主题:确定你希望利用概念地图理解的问题焦点、知识或概念,并用这个焦点主题作导引,找出与中心主题相关的概念,并罗列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