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M、ETM+数据(2009-03-05 11:22:05)标签:tm波段组合it分类:RS(遥感)各个波段的特征B1 为蓝色波段,该波段位于水体衰减系数最小的部位,对水体的穿透力最大,用于判别水深,研究浅海水下地形、水体浑浊度等,进行水系及浅海水域制图;B2 为绿色波段,该波段位于绿色植物的反射峰附近,对健康茂盛植物反射敏感,可以识别植物类别和评价植物生产力,对水体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可反映水下地形、沙洲、沿岸沙坝等特征;B3 为红波段,该波段位于叶绿素的主要吸收带,可用于区分植物类型、覆盖度、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等,此外该波段对裸露地表、植被、岩性、地层、构造、地貌、水文等特征均可提供丰富的植物信息;B4 为近红外波段,该波段位于植物的高反射区,反映了大量的植物信息,多用于植物的识别、分类,同时它也位于水体的强吸收区,用于勾绘水体边界,识别与水有关的地质构造、地貌等;B5 为短波红外波段,该波段位于两个水体吸收带之间,对植物和土壤水分含量敏感,从而提高了区分作物的能力,此外,在该波段上雪比云的反射率低,两者易于区分,B5 的信息量大,应用率较高;B6 为热红外波段,该波段对地物热量辐射敏感,根据辐射热差异可用于作物与森林区分、水体、岩石等地表特征识别;B7 为短波外波段,波长比 B5 大,是专为地质调查追加的波段,该波段对岩石、特定矿物反应敏感,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水热蚀变,探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等;B8 为全色波段(Pan),该波段为 Landsat-7 新增波段,它覆盖的光谱范围较广,空间分辨率较其他波段高,因而多用于获取地面的几何特征。
=============================波段组合:TM321(RGB):均是可见光波段,合成结果接近自然色彩。
对浅水透视效果好,可用于监测水体的浊度、含沙量、水体沉淀物质形成的絮状物、水底地形。
一般而言:深水深兰色;浅水浅兰色;水体悬浮物是絮状影象;健康植被绿色;土壤棕色或褐色。
可用于水库、河口及海岸带研究,但对水陆分界的划分不合适。
这种RGB组合模拟出一副自然色的图象。
有时用于海岸线的研究和烟柱的探测。
TM453(RGB):2个红外波段、1个红色波段。
对内陆湖泊及河流分辨清楚。
植被类型及长势可由棕、绿、橙、黄等色调分别。
能区分土壤含水量(水分越多则越暗)。
用于土壤湿度和植被状况的分析。
也很好的用于内陆水体和陆地/水体边界的确定。
TM742(RGB):植被基本都是绿色,城市呈现品红色或紫色,草地淡绿色,森林深绿色(针叶林色调比阔叶林暗)。
能区分土壤和植被的含水量。
适用于水/陆边界划分、土/植被边界划分,但不适于植被分类。
土壤和植被湿度内容分析;内陆水体定位。
植被显示为绿色的阴影。
TM432(RGB):标准假彩色。
植被呈现各种红色调。
深红色/亮红色为阔叶林,浅红色为草地等生物量较小的植被。
密集的城市地区为青灰色。
最适合用于植被分类。
红外假色。
在植被、农作物、土地利用和湿地分析的遥感方面,这是最常用的波段组合。
TM543(RGB):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的区分;陆地/水体边界的确定。
TM457(RGB):探测云,雪和冰(尤其在高维度地区)。
tm4-tm3/tm4+tm3 NDVI-标准差植被指数;TM波段4:3的不同比率被证明在增强不同植被类型对比度方面很有用。
===================实践应用3,2,1 普通色图象。
适宜于浅海探测作图。
4,3,2 红外色图象。
提供中等的空间分辨率。
在这种组合中,所有的植被都显示为红色。
MultiSpec 3-ch. Default。
7,5,4 适宜于湿润地区。
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分辨率。
7,4,2 适宜于温带到干旱地区。
提供最大的光谱多样性。
=====================类型提取1.城市与乡镇的提取:TM1+TM7+TM3+TM5+TM6+TM2-TM42.乡镇与村落:TM1+TM2+TM3+TM6+TM7-TM4-TM53.河流的提取:TM5+TM6+TM7-TM1-TM2-TM44.道路的提取:TM6-(TM1+TM2+TM3+TM4+TM5+TM7)========================光谱差异TM1居民地与河流菜地不易分开.TM2居民地与河流菜地不易分TM3乡村与菜地不易分TM4农田与道路不易分,乡镇,道路,河滩易浑.TM5县城与农田不易分TM6村庄与河流易混.Spot数据介绍SPOT卫星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
“SPOT”系法文Syste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la Tarre的缩写,意即地球观测系统。
SPOT-1号卫星于1986年2月22日发射成功。
卫星采用近极地圆形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倾角93.7°,平均高度832公里(在北纬45°处),绕地球一周的平均时间为101.4分钟。
轨道是“定态”(phased)的,重复覆盖周期为26天。
卫星覆盖全球一次共需369条轨道。
卫星在地方时上午10时30分由北向南飞越赤道,此时轨道间距为108.6公里。
随纬度增加轨距缩小。
星上载有两台完全相同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器(HRV),是采用电荷耦合器件线阵(CCD)的推帚式(push-broom)光电扫描仪,其地面分辨率全色波段为10米;多波段为20米。
当以“双垂直”方式进行近似垂直扫描时,两台仪器共同覆盖一个宽117公里的区域,并且产生一对SPOT影像。
两帧影像有3公里的重叠部分,其中线在参考轨道上。
其中每一影像覆盖面积60×60公里2。
当进行侧向(可达27°)扫描时,每一影像覆盖面积为80×80公里2。
这种交向观测可获得较高的重复覆盖率和立体像对,便于进行立体测图。
SPOT卫星标志着卫星遥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SPOT系列卫星的发展SPOT系列卫星至今已发射了4颗,目前在轨运行的有SPOT-1、2、4。
法国SPOT IMAGE公司计划在2002年发射SPOT-5卫星,以满足用户对SPOT数据的持续需求。
SPOT-5卫星将与其前期卫星一起,运行于同一轨道,以继续保持对地观测的高重复周期。
SPOT-5卫星拟用HRG(High Resolution Geometry)传感器,替代SPOT-4的HRVIR传感器,HRG有以下新的特征:.更高的地面分辨率:以5m或3m的分辨率替代全色波段10m分辨率的数据,以10m分辨率替代多光谱波段20m的数据;而对短波红外波段,仍维持20m的地面分辨率;.采用12000像元的CCD探测器,以维持60km的地面数据宽度;.保留传感器的侧视功能,以增强重复观测能力;.增加沿轨道方向的立体成像功能;.保留SPOT-4的波段组成,但应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将全色波段的波谱范围恢复到SPOT-1、2、3的设置上;.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图像的几何精度。
SPOT-5采用了新的技术来实现以上特征,例如采用新的数据压缩方法、并利用150Mbit/s的速率传输下行数据,选用新型材料以保持传感器性能的稳定,装备大容量存储器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要等。
表2SPOT-4的波段和分辨率表3 Spot5数据波段Ms1——近红外(0.78 - 0.89 µm)Ms2——红色(0.61 - 0.68 µm)Ms3——绿色(0.50 - 0.59 µm)Ms4——短波红外(1.58 - 1.75 µm)全色——(0.48 - 0.71 µm)与SPOT-1、2、3不同之处在于,SPOT-4 HRVIR传感器采用与多光谱XI模式B2波段光谱范围相同的单色模式M,取代了原来的全色P模式;而多光谱XI模式增加了一个短波红外波段(SWIR:Short Wave Infrared),增强了SPOT卫星在农业和森林资源调查、地表积雪覆盖的监测及地质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此外,SPOT-4还搭载了其它一些探测仪器,其中为欧盟国家合作项目开发的VEGETATION仪器,提供2000 km幅宽、地面分辨率约1 km的观测数据,该仪器选用HRVIR传感器的B2、B3和SWIR波段,另外增加了一个B0波段(0.43~0.47μm),用于观察全球环境的变化。
对spot5进行假彩色合成的时候,可以参照LandsatTM的方式进行。
如自然真彩色是412,标准假彩色是123,由于没有蓝色波段,自然色在正常情况下没法合成,不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蓝色波段的方法。
波段高分辨率几何装置植被成像装置高分辨率立体装置PA:0.49-0.69μm 2.5 m 或 5 m -- 10 mB0:0.43-0.47μm -- 1 km --B1:0.49-0.61μm 10 m -- --B2:0.61-0.68μm 10 m 1 km --B3:0.78-0.89μm 10 m 1 km --SWIR:1.58-1.75μm 20 m 1 km -- 视场60 km 2 250 km 120 kmQuickBird数据介绍(QuickBird卫星于2001年10月由美国DigitalGlobe公司发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具有最高的地理定位精度,海量星上存储,单景影像比其它的商业高分辨率卫星高出2—10倍。
而且QuickBird卫星系统每年能采集七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数据,存档数据每天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递增。
在中国境内每天至少有2至3个过境轨道,有存档数据约500万平方公里。
QuickBird卫星参数:• 星下点分辨:0.61m• 产品分辨率:全色 0.61 -0.72m• 多光谱:2.44 -2.88m• 产品类型:全色、多光谱、全色增强、捆绑(全色 + 多光谱)等QuickBird(0.6米)各波段参数* 0.63~0.69微米、用于测量植物叶绿素吸收率、进行植被分类;* 0.65~0.70微米谱段对叶绿素监测有较好的作用;- 大多数浮游植物都清楚地展现出叶绿素的第二吸收光谱带,对水特性进行遥感时,必须考虑到水的吸收特性和反射特性。
QuickBird卫星电磁波谱--红光波段(630-690nm),在城市人工地物和植被混杂的区域,可以将建筑物与植被很好的区分开来。
0.52~0.60微米、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和反映水下特征;*0.52~0.58微米谱段对于森林识别、硬植林、软植林的区分,对森林普查有效;*0.58~0.62微米谱段最适于探测流动的化学物质,用于监测水温和污水;*0.4~0.65微米谱段最适合监测全部浮游量的水污染,0.56微米附近可以探测水质表面反射;*0.50~0.62微米和0.70~0.74微米波段,前者吸收率有所下降,光谱反射率与植物材料关系减弱,后者是绿色植物高反射率过渡期,绿色植物量与反射率的相关关系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