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
展战略
2
———————————————————————————————— 作者:
———————————————————————————————— 日期:
浅析中国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矿产资源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和近期
内,我国社会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原材料、95%左右的能源、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3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矿产资源。矿产是人类
社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程裕淇院士提出“矿产是在
目前科技和经济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矿物或其结集体——岩
石”。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矿产资源将不断被发现;绝大部分矿产不可再生,数量有限。例外
的是一些地区的地下水矿产可以得到地表水的补偿而得以再生。
二、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科学的认识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状况和特点,对矿产资源潜力及其
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正确规划地质
矿产工作,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
意义。
1. 我国矿产资源情况
地质勘查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
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有
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如果
把某些建筑材料矿产,如花岗岩、砂石等也包括在内,矿床数量将更
多,平均每10000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有200多个矿床、矿点。已
4
发现的汽油田400多处,固体矿产地约2万个。40多处主要矿产探
明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中国的矿产资源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根据45种主要矿产探明
储量同世界比较,具有优势的矿产有钛、钒、钨、锡、钼、锑、汞、
稀土、钽、煤、磷、萤石、石墨、菱镁矿、膨润土、芒硝、重晶石等
20余种。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高岭土、耐火黏土、
珍珠岩等五种;我国稀土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素有“稀土
王国”之称;钨和钛铁矿探明储量均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锡、
钼、锑、磷、萤石、石墨、菱镁矿、重晶石等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第
一、第二位。
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矿产开发规模
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各种经济成分的矿山企业28万多个;1995年全
国矿产采掘量51亿吨,天然气产量201亿立方米。
2. 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与国际的对比
(1)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量少
中国矿产资源与其他国际的不同点主要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大部分
为陆相,外国一些大油气田主要是海相;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
国的一些大铁矿主要是风化壳型或其他类型富铁矿,中国探明铁矿储
量不少,但大部分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只占总储量的5%;
中国优势矿产为钨、稀土、锡、钼、锑等多为用量较少的矿产,而大
宗需求的矿产如铁、磷、锰、铜、钾盐、铬铁矿等,或矿石较贫,或
难选冶炼矿所占比例较大,或较为短缺。
5
(2) 矿产分布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特征
这种区域分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啊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某些地区,如南岭、横断山脉、长江中下游等地,各类矿产或某
类矿产丰富度极高,构成矿产富集区,而大部分地区矿产丰富度一般,
或仅某矿种比较丰富。
②不同矿种集中分布于某些地区。
③不同类型地质区域分布有不同类型的矿产。
④不同类型的地质区分布着不同时代的矿产。
⑤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赋存有丰富的石墨、菱镁矿、滑石等矿产,
但尚未发现国外常见且规模较大的风化淋漓型富铁、富锰矿、砾岩型
金铀矿、层控型铀铜金矿等。
(3) 中小型矿床居多,超大型矿床较少
(4)共生、伴生矿床较多
3.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及思考
仅五十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取得很大的成就。基本满足
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从今后发展来看,矿产资源形
势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
要是: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很少;矿种虽较为齐全、配套
程度高,但资源结构不尽如人意;尽管部分矿产在世界上占有明显优
势,但一些大宗消耗的重要矿产短缺;由于交通条件或矿石综合利用
及选冶问题未能解决,一部分矿产地包括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近期
尚难以开发利用。
6
(1)矿产资源储备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矿产资源消耗率过高,利用效益太低。
(3)矿产资源潜力还很大。
①不少矿产的探明储量只占资源量的很少一部分。
②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低,获得矿产新发现的几率较高。
③我国中、西部地域辽阔,不少地区成矿条件较好,但眼睛程度
较低。
④已知矿区深部及外围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4) 非金属矿产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5) 加强矿产综合利用试验研究,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6) 开拓新的矿产资源。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地勘工作新体制。
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基础。
(1)增加矿产勘查的投入。
(2)建立矿产勘查工作新体制。
(3)组织精干的国家地质工作队伍。
(4)合理部署与组织矿产勘查工作。
2.有计划有组织的开拓新的矿产资源及新的找矿领域。
首先,必须使全社会高度重视,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其次,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稳定队伍,进行
7
研究、公关,给以经费保证;
第三,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联合公关,联合国应组织国际公关
项目,集中各国科学家的智慧,攻克人类共同的矿产资源问题。
3. 发展国内矿产勘查与矿业市场。
4. 利用两种资源,主动挤入国际矿业大市场。
(1)要扩大利用国外资源,实行国内外资源互补。
(2)对优势矿产的出口,既要扩大企业出口经营权,又要加强宏观
调控和管理,避免自相压价;要从政策上鼓励多出口高附加及深加工
产品。
(3)在国际矿业市场中,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吸引国际资本
投入国内的矿产勘查与开发。
5.调整资源利用结构。
提高天然气、核能及水能的比例;以煤为主的能源比例在我国可能
将长期维持下去,但比例宜适当下降;在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
上,非金属矿产新矿种将不断被发现和利用。
6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二次资源的开发。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
首先,全社会要树立和增强资源意识,了解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完善有关的法律及政制轨道。
第三,要大力依靠技术进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的研究与开
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8
第四,要增加投入及加强政府管理。
7.加强矿产勘查、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8.建立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备制度及系统。
9.加强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管理。
(1)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完善和建立有关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切实实行勘查、开采区域管理制度。
(4)对矿产资源实行统筹规划,集中统一管理。
(5)强化监督管理。
10.依靠科技、推动找矿。
(1)推动矿产勘查科技革命,提高找矿命中率。
(2)开拓新的矿产资源。
(3)发展采矿技术及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及
开发二次资源。
11.加强全民矿产资源意思的宣传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是全球人类共同的事业。矿产资
源的可持续发展应体现在满足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消耗的矿产资
源能得到持续的补偿,使后代人能继续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矿产开发造成的话就影响要控制在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