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一五”和202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的通知国人口发〔200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单位,各直属、联系单位:现将《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十一五”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印发你们,请各地参照执行。

人口计生委办公厅二〇〇九年一月七日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十一五”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做好“十一五”和中长期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依据《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一)队伍建设的主要成就1.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底统计显示,国家、省、地、县、乡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50.9万人,总编制数42.3万个。

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2.2万个,事业编制30.1万个。

另外,约120万名村级管理员(服务员)和600万名村(居)民小组长承担村级人口计生工作。

目前计生协会拥有9400万名会员。

2.基层网络不断健全。

构建了省、地、县、乡(镇、街道)、村(居)人口计生工作网络。

至2005年底,全国乡镇(街道)管理机构共4.2万个,覆盖率92.2%;服务机构3.6万个,覆盖率79.0%。

3.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教育培训的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化、装备标准化和人员标准化有了新发展,服务阵地、工作网络、功能特色不断强化。

4.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坚持系统内外教育培训资源并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据2005年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乡级以上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2.0%。

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也逐步改善。

5.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全员聘任等制度。

有些省对村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实行"县聘乡管村用"、对乡级实行垂直管理全员聘任的管理体制。

各类人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不到位。

一些领导和干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不足,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

2.机构不稳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乡(街)人口计生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被转制撤并的现象。

随着地方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口计生机构人员的稳定将受到严重冲击。

3.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有待提高,法制意识和行政能力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4.待遇报酬落实有难度。

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难以解决,一些乡村级人员待遇报酬不能落实。

县乡级还有8万多自招自聘(超编)人员退休后没有基本保障。

5.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西部和东三省地区事业经费紧张,公务员四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经费支持没有稳定的保障。

6.体制机制创新亟待加强。

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形势要求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人员准入、任用、激励、奖惩、培训、退出等机制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更高要求。

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更加迫切。

按照新"三定"提出的"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要求,开展队伍职业化建设并先行试点,以依靠健全的组织体系,有效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口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决定》提出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加强职业化建设,切实稳定机构队伍,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更新工作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是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享有优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三、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事业全局,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和软实力建设为支撑,以培训教育为手段,以生殖健康咨询师新职业为突破口,以加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逐步实现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突出创新。

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化建设宗旨,围绕群众所需科学分类、合理设岗,各个职业和岗位要突出特色。

2.统筹规划,协作推进。

将队伍职业化建设纳入到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中,搞好中长期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加强国内外、系统内外的联合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3.分类指导,分层实施。

区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城乡不同情况,先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明确各级职责,分层实施4.加强评估,注重实效。

加强监督评估,实施跟踪问效,强化激励作用,建立通报制度,促进经验交流,加强相互借鉴,确保职业化建设顺利进行。

(三)总体目标——职业化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10年内完成行政管理队伍、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宣传咨询队伍、信息工作队伍和群众团体以及自治组织的职业化建设。

2年内确定各类人员的职业(执业、职称)标准;借助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教学等公共培训资源,力争10年内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10年内基本建立健全学科教材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和职业拓展体系。

——能力建设适应工作要求。

按照各类人员职业(执业、职称)标准构建能力标准框架。

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10年内基本完成全系统行政管理队伍、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宣传咨询队伍、信息工作队伍和群众团体以及自治组织的新一轮培训任务。

10年内乡镇以上工作人员基本实行职业(执业、职称)资格制度。

15年内村级工作人员和自管小组长要全部具备职业资格;20年内乡、村级协会会员要全部具备职业资格。

——制度和机制建设基本健全完善。

用15年时间逐步完善职业准入机制、培养机制、选拔任用机制、人员退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工作人员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公共服务网络提升新水平。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加快队伍职业化建设,10年内将行政管理队伍、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宣传咨询队伍、信息工作队伍和群众团体以及自治组织"五位一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

四、主要任务(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1.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团结合作、人民满意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

逐步完善机关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评价体系,着重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综合协调、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2.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科学研究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大规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每年组织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和学术交流活动,10年内选拔、培养千名学科带头人,加强科研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3.宣传咨询队伍建设。

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社会工作队伍的基地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

10年内基本建设成一支具有生殖健康咨询职业资格的万名骨干队伍。

积极鼓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群众团体参加社会工作者水平考试,并取得社会工作者执业资格。

4.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10年内要重点培养万名乡级以上能够对人口领域内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解读分析结果并提供咨询的信息工作队伍。

5.群众团体与自治组织建设。

坚持依法办事,增强群众参与和群众自治的能力,加大乡村两级群团和自治组织队伍的培训力度,切实增强生殖健康咨询和社会工作能力和本领,10年内培养10万名生殖健康咨询和社会工作的群众团体和自治骨干队伍。

(二)实施系列工程,推动职业化建设1.实施职业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职业标准体系、学科教材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评估认证体系和职业拓展体系。

按照国家法律(公务员法、执业医师法)及职称、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各类别的职业等级、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

2.实施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要求,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力胜任模型,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四类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优质服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适应形势发展和事业需要。

3.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

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25学分(72学时)的规定。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社会科学、人口和生殖健康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作为继续教育内容;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以推广应用新技术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育。

4.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地方机构改革中,确保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和待遇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水平。

15年内村级工作人员要全部取得生殖健康咨询或社会工作者职业(执业资格)。

(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规章制度1.创新准入和退出机制。

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人选条件和准入标准。

吸引选用素质高、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充实行政管理队伍;事业编制的人员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执业(职业、职称)资格;社区管理人员要具备社工或生殖健康咨询执业(职业)资格;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要优先选配具有执业(职业)资格的人员。

对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对工作不尽职尽责、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的,依法予以辞退。

做到能上能下,出入畅通。

2.创新培训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