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8期
摘要:生猪养殖生产各个阶段中,仔猪是最为关键的基础阶段。

同时,是后期养好猪的敏感阶段。

此期,能确保做到饲喂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对提升仔猪养殖经济效益而言极为重要和关键。

从提升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而言,分别自哺乳仔猪养殖管理、断奶仔猪养殖管理两大方面,就仔猪饲喂管理技术做要点阐述,为提升仔猪成活率、增加生猪养殖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仔猪;饲养技术;管理方法
0 引言
在本地养猪业是民众脱贫增收的重要门路,养猪生产期间,仔猪是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

科学高效的仔猪养殖生产工作,对提升仔猪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提升民众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1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对仔猪而言,一般哺乳期在30天左右。

虽然时间有限,但是,为后期的育成影响较大,务必要引起重视,加强饲喂管理,提升仔猪成活率。

1.1 吃好初乳
初乳中,含有高质量的免疫球蛋白。

刚出生3天的仔猪,及时吮吸母乳,能大大增强仔猪抗体水平,降低各种病害的感染几率。

确保所有仔猪能吃好、吃足初乳,注意固定弱仔在前排乳头吸奶。

前期,需做好人工的手动辅助,一般3天所有仔猪哺乳位置都能固定。

1.2 补铁补硒
对仔猪而言,铁、硒不足,会造成仔猪贫血、腹泻,继而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一般情况下,仔猪每天铁剂量的补充在7~16 mg。

但是,靠母乳获取的也仅有1 mg。

为此,仔猪刚出生后第3天,可尝试通过颈部肌肉注射铁复合制剂的方法得以补充,待到15天时,在补充1次,每次用100 mg。

而对硒元素的补充,同样需经注射给入。

出生后5日龄,用0.1%亚硒酸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 ml。

达到30日龄时,再行注射1次。

1.3 保暖防寒
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御寒能力不足。

为此,应注意保暖防寒,避免着凉。

就产房而言,地面需铺垫25 cm左右的厚草,控制产房内温度在20℃为适宜,这样一方面能保暖,另一方面厚草能起到防潮湿的目的。

对产房温度的控制,也可用红外线灯或电暖风。

温控如下:1~5日龄,温控在33℃。

6~10日龄,温控在30℃。

11~20日龄,温控在27℃。

21~30日龄,温控在24℃。

室温的控制,要循序渐进,避免骤高骤低。

总之,适宜的温度,是提升仔猪成活率,增强其抗病能力的关键。

1.4 断奶补料
合适的断奶期,选在21~28日龄。

对散养户、小规模猪场而言,建议在30日龄断奶。

断奶前第五天,逐渐减少母猪供料,减少母猪泌乳,以迫使仔猪去适应吃料。

补料工作,要提前断奶很多。

一般情况下,出生后1周,即可诱食。

考虑仔猪喜食甜食,补料易用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

将选择好的诱食,前期先涂抹在母猪乳头上,诱使其习惯这些气味。

后期慢慢适应,即可跟着采食食料。

仔猪20日龄,依然不喜欢吃食饲料。

应尝试母仔分开饲喂的方式,仔猪先吃料,间隔1~2 h后,母猪进入仔猪处给予哺乳。

同时,后期对母猪采取限食,控制泌乳量,迫使仔猪吃料。

2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仔猪在断奶后,面临着多种生活条件的变化。

受这些应激的作用,表现出:食欲废绝、体重骤降。

尤其补料晚的仔猪,上述表现症状更加明显。

为顺利渡过断奶关,在饲料、喂养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需要做出调整。

整体而言,要维持原哺乳期的用料、生活和饲喂,同时能逐渐向新饲养制度、环境条件等过渡。

2.1 做好饲料过渡
断奶后,仔猪应保持半个月的原饲料喂养,以免影响食欲,诱发多种病害感染。

半个月之后,调整喂料饲料。

考虑到此期,处于身体发育迅速期,应多补充高蛋白、高能量、富含多纤维的维生素、矿物质的饲料。

同时,注意适量补充添加剂,限制粗纤维饲料的补充。

2.2 做好环境过渡
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

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最好将仔猪留在原圈,也不要混群并窝。

到断奶半个月后,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方可调圈并窝。

在调圈分群前3~5天,使仔猪同槽吃食,-起运动,彼此熟悉。

然后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每群多少视猪圈大小而定。

应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子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且进行固定地点排泄粪尿的调教。

2.3 适量添加抗菌素
饲料中按规定标准加入抗菌素,能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般常用的抗菌素有金霉素、土霉素等。

用量按猪的体重、饲料类型和卫生条件而定,仔猪每1 t饲料中添加抗菌素10~40 g。

僵猪每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50~100 g,发育正常后降低到正常水平。

抗菌素应连续使用,如果仔猪断奶后停喂,反而容易发生疾病。

3 结语
仔猪养殖管理工作的开展,应顺应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对应优化改进饲喂管理制度,以提升哺乳成活率,确保其顺利渡过断奶期。

仔猪向育成期过渡,哺乳期、断奶期是很关键的两个时期。

哺乳期,一般哺乳期在30天左右。

虽然时间短,但是,对后期的育成率影响很多。

围绕“提升仔猪成活率”的初衷,应做好这些工作:吃好初乳、补铁补硒、保暖防寒、断奶补料。

断奶期,面临着多种生活条件的变化应激。

对此,必须要在饲料、喂养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优化,以保证其顺利渡过断奶期。

整体而言,要维持原哺乳期的用料、生活、饲喂,同时能逐渐向新饲养制度、环境条件等过渡。

参考文献
[1] 韦玲玲,许胜男.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分析[J].今日畜牧兽
医,2019,35(1):62.
[2] 邓卉,熊霞.仔猪饲养管理[J].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
39-40.
[3] 佚名.仔猪转群前后的饲养管理要点[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
版),2018,39(12):40.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孙素声
(黔江区邻鄂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市 409000)
·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