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幼儿园建筑作为学前教育的承载体,其围绕的中心自然是幼儿,因此普遍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幼儿作为主体来进行考虑,而通常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建筑设计师的自我假想。

在这种自我假设过程中容易走的一个极端就是自我意志的强加,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这种自我假想式的''意志强加〃有时侯往往会被误认为''个性〃,产生结果很可能使学前教育的目的本末倒置。

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有一个了解(结合建筑设计)。

一、幼儿教育目的1 .教育容。

这对分清楚建筑的主次很有用处。

A智力以及潜力发展。

B独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C情感教育D社会教育。

E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

2. 教育原则。

这是建筑设计时始终应该围绕的中心原则。

A培养科学思想性原则B积极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E直观性原则F巩固性原则G个别对待原则3. 各个国家现代幼儿教育之比较。

了解各个国家幼儿园设计理念,''师夷长技小'洋为中用〃,以期待中国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能赶上并超出国外A法国目的:1)启发儿童个性,消除儿童由于出身以及家庭条件不同而造成的成功机会的不平等;2)早期发现和诊治智力和身体上的缺陷,通过教学、艺术、技术进行后天诊治;3)作为小学教育的过度。

容:小班(2・4岁):以生活适应为中心,配简单体育活动中班(4・5岁):渗入文化知识性容,如观看图片以及有声图片、参观活动、道德教育、对残障儿童的发现以及补救等大班(5-6):基本读、写、算训练,手工、绘画、远足、郊游等活动政府规定:幼儿园环境必须安全、幽静;每班分设游戏、活动、盥洗、厕所;学校设饭厅、厨房以及室外运动场所。

B俄罗斯1)生活与组织教育2)作业教学3)节目和娱乐C美国容:1)学会在独立中成长。

通过帮助幼儿自己做事,自己决定活动容,自己选择玩具使幼儿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2)学会与他人分享感情。

3)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交往、合作、关心他人。

4)学会自我控制能力。

使幼儿有作出判断的经验,其至在承认不在的时候也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5)不抱性别差异偏见的学习。

消除成人性别区分对儿童的影响。

6)学会练习大小肌肉的技能。

7)认识自己身体结构,使幼儿有照顾自己身体的愿望。

8)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知识。

鼓励好奇心,培养思索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9)学习新词汇,理解别人说话。

10)培养幼儿对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积极感受。

11)艺术教育和身心卫生的养成。

包括干净、安全的物质环境以及健康的食物;利用活动教儿童关于健康要领的态度和行为。

二、幼儿园建筑设计方向包括1)幼儿园建筑生态学2)幼儿园建筑人类学3)幼儿园建筑社会学4)幼儿园建筑心理学1)幼儿园建筑生态学主要考虑幼儿园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包括四个方面:建筑与n然环境关系;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建筑对儿童生理心理影响的关系;建筑对儿童对生态秩序和规形成的关系。

为此,A)建筑风格要均匀协调,活泼多样,色彩要明快清新,保证每个幼儿有20平方米的树木或10平方米草地的占有率。

B)不能忽视建筑的通风、音响效果、照明。

2)幼儿园建筑人类学主要考虑幼儿园建筑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好的幼儿园建筑能够在无形中让幼儿1)感受人的本质。

即包括人的存在、人与人性的关系、人的特性和人的自我定义四个方面。

2)了解人类的进化。

3)文化承载功能。

4)解决儿童学习问题。

主要包括:a)帮助幼儿解决在体质和智力发展的生物进化复演中遇到的问题。

b)解决学习差异带来的矛盾。

包括民族、个体与群体、广义与狭义学习、社会学习、性别学习等众多差异。

O引导幼儿的生物性能力,以解决学习问题。

包括认识模式、心理倾向、大脑学习机制以及潜在的遗传程式对学习的异。

这些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1)尊重人的自然禀赋2)赋予人的本体创造性3)激发人的本体意识:人的存在和价值意识。

4)建筑能给儿童创造四种意义的世界:a开放意义: 共同生活、工作,积极活泼的世界;b无拘无束的意义:参加游戏、充满生气的世界;c创造的意义:艺术家式的创造、想象、探索的世界;d个性形式的意义:在自我观念上最求完美倾向,一个向成熟发展的世界。

3)幼儿园建筑社会学主要考虑幼儿园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

设计的时候要为幼儿提供与家庭、媒介、伙伴之间关系的环境4)幼儿园建筑心理学主要考虑幼儿建筑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司建筑对幼儿心理过程各种机能的发展的影响。

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七个方面。

b)建筑对幼儿个性心理的发展的影响。

包括能力、性格、气质、兴趣、需要以及动机于是,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幼儿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以及探究创造性的需求。

附:幼儿心理特点:1)心理过程的具体形象性。

表现为对抽象语言、时间、空间记忆差。

幼儿园建筑空间划分以及流线分布尽量简单直接。

2)心理过程的不随意性。

表现为目的性差,随外部条件和兴趣支配。

三、幼儿园建筑与幼儿全面发展教育A)体育1)幼儿各年龄阶段活动表2)房屋、设备、场地要求:a)安全、牢固b)活动室以向南或向东为益,采光面积为地面的1/5, 2.5-3 平方米/每幼儿c)墙壁色彩以淡色为佳。

d)室干燥、通风、光线充足。

e)家具高度适宜。

D具有独立盥洗设备。

g)提供沙地、草地、泥地,周围植树种花。

h)提供安静休息睡眠场所:中午2・3小时,一天不少于12・13 小时。

B)智育与德育为两种教育提供软件己经硬件存放和使用的场地C)美育幼儿美育特点:1)美感与幼儿积极情绪体验联系紧密2)幼儿美感是直接表面的。

3)幼儿美感具有行动性。

建筑设计途径:1)感受的直接性:a利用对称均衡原理,使幼儿园的环境整洁美观、舒适协调。

b)修剪整齐的树丛、干净的林荫道、茂密的草坪、园地里鲜花盛开、四周有长青树以及其他花果树木、操场平整、房屋美观。

c)室布置立体的自然角、装饰角。

2)为幼儿创造丰富的自然美景。

2)为幼儿创造社会生活美景提供场地。

四、室空间规划1、室活动空间规划静态用水空间:餐点、粘贴、手指画;动态用水空间:玩沙、玩水、种植;静态非用水空间:听故事、拼图、桌面游戏;静态非用水空间:戏剧、音乐律动、建构活动。

2、室学习环境取向A)冷硬■一•柔和:幼儿园应该选择柔和取向,最好是家庭式的。

如舒适的布置、地毯或柔软的草地、柔和的灯光。

B)开放•■一封闭:器材的设置要兼顾开放和封闭。

C)单纯•■-■复杂:两者要兼备,主要根据幼儿年龄阶段选择两者比例。

3、室环境衡量标准A)是否能为培养幼儿的选择能力创造环境?B)是否能培养幼儿自我规划能力创造环境?C)是否能为幼儿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创造环境?D)是否能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创造环境?E)是否能为幼儿养成自我指导的学习习惯创造环境?F)是否能为幼儿IH信心以及自我概念的促进创造环境?G)是否能为幼儿养成尊重他人权利以及遵守公共秩序的品德创造环境?H)是否能为幼儿在的学习潜能的启发创造环境?五、室外空间设计1、室外空间规划元素A)平衡。

包括动和静、阴凉和充足、软和硬三个方面的平衡B)交通。

流线上尽量避免过分复杂;材质运用上尽量丰富。

C)器材选择。

I)结构多样化。

包括简单单体,无从属部分的器械(如滑梯、秋千、自行车等)、复杂单元,有从属部分器械(如沙桌、花园、一般游戏区)、超级单元,包括三个或更多游戏材料的组合器械(如沙、水或可移动塑料盒子)。

鼓励大量的创造性和角色游戏。

2)功能多样化。

全面发展幼儿的攀登、平衡、推拉抓扔的体能活动能力。

2、室外空间功能需求1)具有能促进幼儿大型肌肉发展的活动空间2)具有能为幼儿创造社交机会,进行合作、分享、计划行为的活动空间3)具有能促进幼儿对对称概念理解的空间:即里一外、上一下、高••中・・低、轻••重、软■•硬、快••慢等对称概念。

4)能为幼儿提供观察天气、种植和收成、饲养动物、观察距离和速度关系的空间。

5)能为幼儿提供画画、阅读、和从事其他活动的场所。

6)能为幼儿教育提供随遇活动场所,即存在不固定安排的空间。

六、幼儿园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前的思考问题1、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否划分为不同的学习角而非一排一排的桌椅?2、是否能为大型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3、教室的布置是否漂亮、温馨且有家庭气氛?4、是否留给幼儿足够的空间作自由的探索创造及玩耍?5、是否存在为儿童存放完成的工作物品、作品以及他们自己东西的展示空间?6、盥洗设施是否齐全?方便?且能使残障儿童平等使用?7、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线、完善的温控设施?8、是否能提供每天室外学习和生活的足够空间?9、室外活动空间是否相连,并使得室外空间成为室空间的延伸?10、能否为幼儿提供丰富经验的室外自由活动空间?11、和阴影面积的分配是否合理?12、器械、工具、以及材料是否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