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法总论 第四节 商法的历史发展
商法总论 第四节 商法的历史发展
(封建化时期) 11 ~ 14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 14 ~ 15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
2016/2/2
11
(二)商人法产生的历史背 景——11世纪欧洲商业革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商
业的发展曾一度中断,并呈衰落之势。 “以货易货”的简单商品交换形式成为长 期支配“蛮族国家”内部经济活动和彼此 间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
19
5、商人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随着查理曼帝国的覆灭和神圣罗马帝国的
崛起,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间的斗争愈演 愈烈。 政治和宗教角逐为商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中世纪欧洲的商业最终实现了在二元权力 格局的夹缝中左右逢源、潜滋暗长的奇迹。
2016/2/2
20
“哪里有贸易,哪里就有法 律。”
“哪里有贸易,哪里就有法律。”
2016/2/2 7
(三)罗马帝国时代的禁止行为
典型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少交易行
为被认为是违法行为: 1、不准货物不加工就转手出卖,不准借 本经商,不准放贷收息; 2、否认非生产性的中介商业活动、正常 的债权让与,否认无因行为等。 3、实质是从商品到商品的易货,或是商 品——货币——商品的交换。
2016/2/2
33
第二节
商法产生的原因
赵中孚P18
第三节
现代商法的发展趋势
赵中孚P18
2016/2/2
36
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形成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手工业的专业化程
度逐渐提高,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 业和贸易的繁荣。 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 依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生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城市居民的 人身自由权开始提出来。 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 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 城市的自治不是政治性的,而是法律性的,即从管载他的领主 或国王那里得到一种特权证书来保障它的一些权利。它的典型 形态是共和国。
2016/2/2
12
(二)商人法产生的历史背 景——11世纪欧洲商业革命
经过漫长而
又黑暗的中 世纪早期 (约5世纪— 10世纪)后, 欧洲商业开 始走向复苏 并日渐繁荣 起来。
2016/2/2
农业革命随着商业革命一道发生
13
(二)商人法产生的历史背 景——11世纪欧洲商业革命
十字军东征和殖
(5)新生的资产阶级的推动
2016/2/2
29
(二)近代商法的产生
(1)1673年,法国颁布《陆上商事条例》 (2)1727年,德国颁布《普鲁士海商法》
2016/2/2
30
(三)近代商法的特点
(1)封建社会的商法 (2)是对中世纪商人习惯法的确认 (3)具有商人法或属人法的性质
2016/2/2
31
四、现代代商法 ——
以商人交易习惯为内容的 商事行为规范(商法)
从规范的角度
赵中孚 P16-18
现代商法的产生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社会关
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保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推动商事活 动,促进统一完整的商品市场形成,成为 许多新兴国家的基本国策。 欧洲大陆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典制定活 动。
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论
教材:商法总论 (第四版) 赵 中 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
商法导论
2016/2/2 2
第四章 商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商法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商法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现代商法的发展趋势
2016/2/2
3
第一节 商法的产生过程
一、罗马帝国时代商法 二、中世纪商法 三、近代商法
2016/2/2 37
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形成
他强调以下事实,在11世纪,通常存在于城堡、主教宅邸或修
道院的郊区的市场开始吞并重要的地区。正是这种郊区变成了 新城市或城镇的中心。后来,有些学者对这一解释提出了恰当 的批评,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以下事实:是生产者而不是商人 构成了那个时代大部分城市和城镇里的居民的绝大多数,而且, 这些生产者—主要是工匠和手艺人—大多来自11世纪农业生产 力迅速增长所造成的过剩农业人口。乡村的日益繁荣是为城市 提供食物和原材料以及为城市的产品提供市场的必要前提条件。 因此,近代城市出现的经济原因不仅必须归结为商业扩展和商 人阶层的兴起,而且必须归诸渔农业扩展和工匠、手艺人及其 他工业生产者阶层的兴起。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一 种新的分配方式。-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李江涛
四、现代商法
2016/2/2 徐学鹿 P50
4
一、罗马帝国时代的 商事行为规范 ——
家商一体的商事规范(商法)
:
从行为规范的 角度
(一)罗马帝国时代的界定
在罗马帝国时代,已存在比较发达的民事
法律,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商法,商法作为 一个法律部门尚未出现。但是,关于市场 (商事)交易的具体规则已经存在。 罗马时代的市场交易基本围绕着家庭生产 生活的需要展开,交易和家庭关系很难加 以区分。对于这个时代的商法,我们称为 家商一体的罗马时代商法。
从规范 的角度 2016/2/2 6
(二)罗马帝国时代商事规范(商法)的特 征(调整交易关系的法律的特征)
1、诸法合体,民商不分; 2、具有简单商品生产的典型性,不少交易行为被认
为是违法行为;实质是从商品到商品的易货,或是 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 3、以家庭为本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商品交换,是 法律规则的立足点; 4、商品交换的全部目的是家庭人的生存和繁衍; 5、调整商品交换关系的规范,不是来自市民法,而 是来自万民法。
2016/2/2 38
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特征
a.自由:人身自由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前提,如
果商人没有人身自由,就很难经商了。 b.司法独立:城市摆脱领主司法权和传统法 律的束缚,成立了自己的法庭,制定了符合商 业关系的法律程序。城市居民只能由自己的司 法机关审判。 c.行政自治:城市通过自己的选举,产生议 会和公职人员,组织行政自治机构,建立独立 的税收财政系统来实现自己对城市的事务管理。
换的剩余农产品;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人 口和劳动力。城市形成,许多人变成了工 匠和商人。 城市间的贸易和海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 展。
2016/2/2
结语
26
(四)中世纪商法的理论贡献
1、有限责任 2、商业信用 3、自治运行机制
2016/2/2
徐学鹿P54
27
三、近代商法 ——
民族化、国家化的商法 (商法的产生)
从规范的角度
赵中孚 P15-16
(一)近代商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间:16世纪—18世纪,封建社会末期 (1)统一的民族国家纷纷成立 (2)早期的自治城邦消失 (3)商人团体逐步消亡 (4)寺院法开始被废弃
商业行会主要是由商人阶层出于商
业利益的共同需要自发组建起来的。 应该说,商业行会的产生与当时自 治城市的兴起几乎同步而行。 行会是自治城市的中流砥柱,它和 自治城市二位一体,共同发挥管理 城市经济活动的职能。
2016/2/2 23
2、“商事法院”的出现及其 对商人法的影响
中世纪商事法院的历史功绩除了体现在迅速解决
民运动———构 成教皇革命对外 军事计划和经济 计划的一部分— ——打通了东西 方的商路,大大 促进了远距离海 上贸易和陆上贸 易的发展。
2016/2/2 14
商人法产生的条件
1、商人法产生的物质基础 2、商人法产生的主体条件 3、商人法产生的空间条件
4、商人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5、商人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2016/2/2 8
二、中世纪商事行为 规范 ———
以商人交易习惯为内容的商事 行为规范(商法)
从规范的角度
二、中世纪商事行为规范
(一)中世纪分期 (二)商人法产生的
历史背景——11世纪 欧洲商业革命 (三)中世纪商人法 的产生及其基本特点
2016/2/2
10
(一)中世纪分期
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西欧为标准: 5 ~ 10 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016/2/2
21
(三)中世纪商人法的产生及 其基本特点
“商法最初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虽然
不是全部——是由商人自身完成的:他们 组织国际集市和市场,组建商事法院,并 在雨后春笋般出现于整个西欧的新的城市 社区中建立商业行会和商业事务所。”
2016/2/2
22
1、商业行会的出现及其对商 人法的影响
贸易纠纷并维护商人自治团体的特殊利益外,最 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使商人习惯法这套独特的 规则体系有了自己的适用和实践场所。 商人法正是主要通过商人法院的适用才逐渐得到 社会各界的普遍承认,并成为具有“准”法律约 束力的社会行为规则。通过商事法院无数裁判实 践活动积累而成的商事判例汇编后来同样成为中 世纪商人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2016/2/2 25
商人法的产生和发展史表明:法律作为一种规则体系必定是 社会生活事实需要的产物和制度体现。中世纪商人们正是因 为有了调整贸易活动的客观需要,才会先是自发地、而后又 自觉地创设并发展出一套贸易活动准则,在商人阶层内部发 挥着规范和指引作用,最后得到权力当局的认可而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成为普遍适用的规范形式。应该说,先是中世纪的商人们有了这种经商 的“活法”(习俗、习惯、惯例),才会有商业行会的这般“说法” (习惯法),最后产生城市国家的此种“立法”的。 与其他任何法律领 域的法律规范相比较,商人法的条文都显得更为生动——它不是枯燥干 瘪的法律,无需从法律文字中去理解,只需从法律交往中去观察。与其 他任何法律领域比较,商法更能体现出法律与利益之间的较量以及利益 对法律的影响。 它彰显出来的是“经济历史观”对经济与法律关系的精 辟解释——法律规范在经济事实面前显得多么得苍白无力,事实的本来 面目才具有终极的规范意义。法律规范应该是对社会经济事实客观的 “映照”而非主观的“塑造”,它应该服务人生、熨帖人心,而不是用 规则的外形去凌辱社会生活的实际。这对我们今天的商法学研究不无指 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