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⑴“象征”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是将一物破成两 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或信物。“它相当 于”‘和……一起扔掉’再‘放到一起’使其‘吻 合’。事实上,象征是一种辨认的手段。黑黑格尔说: “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 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象 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古已有之,我国《诗经》中的 “比兴”手法便大体上相当于象征手法。 ⑵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术语,“象征主义”首先由法 国诗人莫雷亚斯提出来。且它于1885年9月18日在 “象征主义者”刊物上发表的《费加罗报》宣言,被 看作是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
叶枝是象征主义诗人中第一个建立了自己复杂的象征 体系的诗人。其理论著作《灵视》(1937)大量涉及诗 人自己的历史观、宇宙观,并包含了广泛的意象。 艾略特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代表作《荒原》 (1922)已经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诗歌之一。 《荒原》取材自关于“圣杯”的古老传说,把丧失了信 仰的现代世界比作一个荒原。在诗中,艾略特旁征博引, 涉及到了大量神话传说和象征意象,并运用了多种古语 言和现代语言。尽管诗人自己为之加注了50多条注释, 却还是鲜有人能读懂。艾略特的另一篇重要作品是《四 个四重奏》,以高度抽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暂时与永 恒之间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思索。艾略特的诗作的一个显 著的特点是和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㈣象征主义的显著领域
⑴诗歌(以上的作家及作品都是诗歌领域) ⑵戏剧: 象征主义的理念在19世纪90年代进入欧洲的戏剧 领域。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被 认为是第一位象征主义剧作家。1890年,旅居巴黎的 梅特林克发表《闯入者》,标志着象征主义戏剧的诞 生。该剧以抽象的概念“死亡”为题,没有具体的情 节或环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叙事风格。
.
⑶象征主义是在浪漫主义走向没落时崛起的,它是 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叛。象征主义在欧美的 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也称前期),为创建和发展时期 (1850——1880); ②第二阶段(后期),分为高潮和分化时期(19世 纪末——20世纪初)。 ⑷19世纪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在法国有衰落之势, 但其影响却渐渐越过国界,想直接各地流行和传播。 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譬如里尔克的短诗《豹》,被认为是象征主义 诗歌的经典之作。诗的第一节如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的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杆后便没有宇宙。 …… 该诗以笼中豹的形象,隐喻资本主义社会里人 的处境,用“思想知觉化”的方式,表现诗人 孤独、困惑的心境。
⑶强调通感,音乐的流动性和雕塑的凝固性。 【象征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之间、主观感受之 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者便是通感。通感的根 据及主要方式是知觉主义。因此,象征主义尤 其强调诗歌应具备音乐的流动性和雕塑的凝固 性。】 ⑷常常晦涩难懂,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象征 主义表现心灵的真实,而心灵的真实总是稍纵 即逝,变化万端,难以把握的;象征主义采用 象征暗示的手法,拒绝理性和逻辑,因此象征 主义文学也就不可能是清晰透明、准确无误的; 象征主义
●继波德莱尔和爱伦之后,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
国诗坛的保尔·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 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 (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 (1844- 1896)发扬了象征主义者强调诗歌音乐性的一面。魏尔 兰在其《诗的艺术》(1884)中主张:诗歌应该首先具 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 模糊和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 插科打诨类的东西。总之,诗歌要追求一种弥漫渗透的 气氛。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 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 (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的诗作亲切自 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 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 等等 。
里尔克(1875-1926)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 代表。他早年曾担任过雕塑家罗丹的助手,受到罗丹 雕塑风格的启发,其诗作风格刻画精细,名作《豹》 就是其作品雕塑性的代表。里尔克的作品主要收录在 《图像集》(1906)、《新诗集》(1908)等几部 作品集中。1922年,里尔克迁居瑞士,并迎来了他一 生中创作的高峰。在这段时间内,他完成了著名的组 诗《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也正 是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里尔克在现代诗坛上大师的地位。 其风格晦涩难懂,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其中包含了很 多存在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系统化和抽象化的 特点在里尔克的作品中达到极致。
一旦我超脱了自然,我再也不要 从任何自然物取得体形 而只要古希腊时代金匠所铸造 镀金或锻金那样的形体, 使那个昏昏欲睡得皇帝清醒; 或者把我放在那金枝上唱吟 歌唱那过去和未来或者当今, 唱给拜占庭的老爷太太听。 ——(《驶向拜占庭》最后一 节)
《使…》充分表达了叶芝对远离尘嚣、摆脱世俗、 进入永恒艺术王国的渴望。诗人用“金枝”这 个意象表明,他的灵魂愿寄托于金银制成的不 朽的拜占庭艺术品之上以获得永生,它所歌唱 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加起来就是时间的永 恒。 ⑵采用暗示和对应手法。【要表现心灵的最高真 实,既不能用理性去把握,更不能直抒胸臆, 只能借助于有形具象的客观事物来暗示和象征。 折边正如瓦雷里所说的“抽象的肉感”。】
象征主义文学
(一)概述 (二)产生和发展(五点) (三)代表人物及作品(分前后期) (四)领域(两个主要领域:诗歌和戏剧) (五)特征(四个基本特征) (六)象征主义在中国(简略)
(一)概述:
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象征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 源头已在法国文坛崛起,它同时也是现代主义 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 大领域,并迅速的影响到世界文学的创作和发 展。象征主义(symbolism)是欧美现代主义 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无论 是在思想倾向或是艺术方法上,它都是欧美古 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
但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 抒情,而不适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 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十分有限,且并没有 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 ⑶小说、散文
㈤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⑴表现心灵的最高真实。【象征主义对社会显示 强烈不满,对自然主义机械地、生物性地描摹 现实不满,反对过去的教条、规范、甚至传统。 象征主义的总根子是唯心主义,象征主义认为 “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文学要描写 “纯粹的观念”和“永恒的世界”。叶芝的 《驶向拜占庭》就是典型的例证。】
强调通感,而通感总是富有灵感而又不可思议 的。象征主义的这些特征使它很容易走向晦涩 难懂和神秘主义。】 ※ 象征主义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 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 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 。
(六)象征主义在中国
陈独秀(最早涉及象征主义的文章) 谢六逸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文学上的表象 主义是什么?》,对西方象征主义文学作了较 为详尽地评价。 1907年鲁迅翻译了俄罗斯象征主义作家安德列 夫的小说《默》和《谩》,1921年翻译了《黯 淡的霭雾里》。 鲁迅的《药》《野草》;矛盾《子夜》;《围 城》
●马拉美的理论具有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 彩。他在理论上建树颇高,被同代象征主义诗 人誉为领袖,而他本人的诗作却并不多。比较 有代表性的包括收录在1887年出版的《诗集》 中的《天鹅》,以及历时二十余年而未完成的 《海洛狄亚德》。然而马拉美最著名的作品却 是写于1876年的《牧神的午后》。这首诗后来 经音乐家德彪西为之谱曲而广为传播。诗歌根 据希腊神话中牧神追求水中仙女的故事写成。
●兰波的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1871年 9月少年兰波应魏尔兰之邀来到巴黎,很快便 靠《醉舟》一诗声名大噪。在这部诗中,诗人 自比一只无舵无锚的醉舟,在大海上随波逐流, 无所羁束。诗风诡谲绚烂,是象征主义诗歌中 的精品。在另外一首著名诗歌《母音》,诗中 兰波用五种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语的五个元音字 母,然后通过具体的描绘把形状、颜色、气味、 音像和运动等因素交织起来,以求实现“通感” 的境界。此外,还有散文诗《地狱一季》。
①梅特林克的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 1908年创作的六幕童话剧《青鸟》, ②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的《日出之 前》、《织工》、 《沉钟》,《沉重》是一 部童话剧,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剧作中风格最崇 高悲壮的一部。 ③叶芝《阴影下的水》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 格塑造、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 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憧憬。
⑸象征主义进入了不同的国度: 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 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 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 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 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 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 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 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 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㈢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尽管说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术语,首先是由法国诗 人莫雷亚斯提出来的,但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 国诗人爱伦.坡却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因为波德 莱尔和爱伦·坡早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就最初涉及到 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 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波德莱尔、爱伦、 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波德莱尔、爱伦、魏 尔兰、兰波、 尔兰、兰波、马拉美 ● 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1857)可以看作 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在《恶之花》中, 波德莱尔用肉感的笔调描写病态的性爱,歌颂“心灵 与官能的热狂”,但也表达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在 文学史上,《恶之花》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 义之间的过渡作品。
后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瓦雷里、里尔克、叶芝、 后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瓦雷里、里尔克、叶芝、 艾略特等 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 诗的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 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 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 雷米·德·果尔蒙(1858-1915)和弗兰西 斯·耶麦(1868-1938)也是颇负诗名的法国 象征主义诗人。前者风格柔婉清丽,注重对嗅 觉的表达;后者则以淳朴的语言风格著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