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绣荷包(/m?word=mp3,,,[%D0%E5%BA%C9%B0%FC]&cat=0&gate=1&C++&si=%D0%E5%BA%C9%B0%FC;;%D5%C5%D2%B2;;0;;0&lm=-1&mtid=13&d=7&size=2831155&attr=0,0&titlekey=491897297,2350159834&mtype=2)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校: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学
姓名:吴虹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先了解一下中国民歌,并且准备一些有关中国民歌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中国民歌欣赏》
四、师生小结,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的音乐特点,学会听赏音乐方法,即通过综合、归纳、对比等形式能够区分民歌的体裁,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做到灵活掌握,这样能够发挥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
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
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二、民歌的体裁
我国的民歌极其丰富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如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湖北民歌《打麦号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m?word=wma,,,[%C9%BD%B5%A4%B5%A4%BB%A8%BF%AA%BA%EC%D1%DE%D1%DE+%B9%F9%C0%BC%D3%A2]&cat=2&gate=1&4%BB%A8%BF%AA%BA%EC%D1%DE%D1%DE++%B9%F9%C0%BC%D3%A2&si=%C9%BD%B5%A4%B5%A4%BB%A8%BF%AA%BA%EC%D1%DE%D1%DE;;;;66161;;0&lm=-1&mtid=1&d=7&size=1048576&attr=0,0&titlekey=1674657303,3031748173&mtype=2)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欣赏中国民歌,使学生懂得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中国民歌的基本风格和特征。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听赏、比较法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如内蒙古民歌《牧歌》、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如《茉莉花》、陕北民歌《高山点灯》、台湾童谣《天黑黑》。
体会歌曲的旋律和风格有什么特点?
(刚刚我们学习和欣赏的两首歌曲都属于小调,小调的旋律和风格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引入民歌分类
中国民歌除了Leabharlann 调还有其他两种民歌类型,号子和山歌
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又可细分为搬运、农事、作坊、捕鱼、工程等不同类别,船工号子就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船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多有风险。一代代船工们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动人心魄的《澧水船夫号子》
1、欣赏《澧水船夫号子》(/programs/view/2JxokJBbCc0/)
教师提示:号子时而节奏舒缓、曲调悠扬;时而节奏有力、语汇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紧张、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提问号子的演唱形式、结构、节奏及风格特点。(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其结构短小,节奏较为固定,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
2、播放歌曲《茉莉花》
一起学唱茉莉花,体会江南小调的特色美,旋律婉转优美。
(一首婉转优美的茉莉花把我们带到了优美的江南水乡,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有什么特点?)
3、播放歌曲《无锡景》(/u11/v_Mzk4MTUwMzU.html)
音调高亢、嘹亮,旋律和节奏自由、舒展
三、拓展
1、将下列民歌与相应的体裁及风格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
《茉 莉 花》 号子 委婉流畅、细腻优美
《澧水船夫号子》 山歌 铿锵有力、粗犷豪放
《牧 歌》 小调 高亢嘹亮、自由舒展
2、听一听,说一说以下歌曲属于哪种类型?
川江船夫号子(/u11/v_NDg2Mzk4MTE.html)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摇篮曲》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段歌曲,大家说说这首歌曲是人们在什么时候来演唱的?(/m?word=wma,,,[%B6%AB%B1%B1+%D2%A1%C0%BA%C7%FA]&cat=2&gate=1&1%C0%BA%C7%FA++&si=%B6%AB%B1%B1%D2%A1%C0%BA%C7%FA;;%B6%A1%CF%FE%BA%EC;;0;;0&lm=-1&mtid=9&d=6&size=2097152&attr=0,0&titlekey=757706089,2726950733&mtype=2)
刚我们欣赏的是一首东北的摇篮曲,那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的妈妈就常哼着一些轻柔小曲让我们美美的进入梦乡,其实,从小我们就已经在接受着中国民歌的熏陶了。(中国的民歌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江南地区,民歌多以小调为主,比如走向世界的《茉莉花》。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必思想感情的民歌。
2、欣赏《牧歌》
(/m?word=mp3,,,[%C4%C1%B8%E8]&cat=0&gate=1&+&si=%C4%C1%B8%E8;;%CD%AF%CD%AE;;0;;0&lm=-1&mtid=39&d=9&size=3355443&attr=0,0&titlekey=135970487,2786858093&mtype=2)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中国民歌的欣赏》
内容分析: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抓住民歌产生的几个特征:
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
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