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微课发展读书报告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读书报告
一、基本信息
题目: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作者:张一川钱扬义
出版信息:远程教育杂志理论前沿
年代:2013/06
二、选题由来
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
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
同时,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点。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形式,微课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微课的确切定义仍在争论之中,国内外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在教学上的应用也具有明显差异。
国外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相对新颖和完善,并已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而国内微课资源在教学上的实践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为此,本文通过介绍和对比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中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配套资源的建设以及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情况,希望为教师更好地认识微课、开发微课资源及促进微课在教学上
的应用提供参考。
三、研究问题
微课是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
通过分析微课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对比目前国内外著名微课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概况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简述了国内外微课资源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配套资源的建设及在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丰富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完善相关的配套资源,以及拓展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等建议,以期为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方法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二、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三、微课资源网站的建设概况
四、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
五、研究理论
1、可汗学院[15] 是由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于2006年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现有超过4000个发布于You Tube 平台的微课视频,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在线教学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2、TED-Ed[16]是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于2011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的专门针对教育者的频道。
它关注如何
将TED 演讲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17],其微课视频发布于You Tube 平台,并希望为人们提供“值得分享的课程”(Lessons Worth Sharing)。
3、“中国微课网”[18],它是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而创办的资源平台,现有上万件微课作品,涉及中小学各学科内容。
此外,国内高校微课资源网站———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19],为师生提供了大学课程。
[2]Le Roy A. Mc Grew. A 60 -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93,70(7):543-544.
[3][5]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4]Kee T P. The One Minute Lecture [J]. 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
(32):100-101.
[6]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7] [14]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 [EB/OL ] . [ 2013 - 04 - 12 ] . http : / / www . educause . edu / library / resources / 7 -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
[8]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9][5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6.
[10][23]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13,(4):10-12.
[11][3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六、研究结论
1、国内外微课比较:国外微课涉及的学科更加丰富,其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以真人讲解演示外,还以电子黑板、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这也得益于微课的设计开发团队不仅包含学科教师,还有不少制作动画、视频等专业技术人员。
相比之下,国内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较单一,仍以课堂实录片段为主,教师们更倾向于对自己的优质课视频进行后期加工,这也使授课内容缺乏一定连贯性。
由于教师自身的编辑处理能力不强,加之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视频进行录制、加工处理等,课堂实录的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微课视频的实用性。
2、国内外微课配套资源建设:国内外微课资源网站均为师生提供了互动平台,便于答疑、交流。
而国外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相对完善,不仅含有多种题型的相关练习,还有知识地图、学习任务、成绩统计、奖励制度、编辑个性化课程、自定学习计划等,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并给予师生及时的教学反馈。
国内的微课配套资源主要是提供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教案、反思和评价,这是国外配套资源所缺乏的,但国内针对学生学习的配套资源不足,仅提供相关的习题测试、学习攻略等,因而不能充分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上的作用。
3、从微课的应用上看,国外已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得益于国外灵活的教学体制和组织形式以及较系统的微课资源平台,而与微课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也成为研究热点。
我国微课正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尽管目前所征集的微课视频数量繁多,涉及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科课程,但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仅有一些学校将之作为第二课堂。
然而,我国更多的将微课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间相互交流、评课等实践,各地区、各学段的微课大赛便是通过该形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评选优秀教学课例。
七、研究启示
1、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通过对文献及微课资源网站的研究发现,微课与传统的相比于常规课,微课对师生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自主选择性强,同时,微课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授课场所不局限于教室,教师通过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还需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并改进教学方法,并在简短的时间内讲授知识点。
对学科而言,并非所有学科都适合进行微课教学———对于大部分的理科来说,其知识点明确,只需要清楚讲授某个概念、公式、实验等即可,这能达到编制微课的要求;而对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探讨的课程或是对复杂解题
过程的讲解,微课便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电子产品等迅猛发展,微课为远程教、在线教学、移动学习等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并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
2、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具有如下共同特点:第一,微课内容精细化,呈现形式多样化。
第二,配套资源特色化,资源平台共享化。
第三,应用形式多元化,面向人群普及化。
3、现今国内外微课网站仍在不断更新完善,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相对系统的微课网站,完善配套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即在设有练习、交流、教案、反思等基础上,增添自定课程计划、课程知识向导、数据统计、即时笔记等功能;形式上可以采用教育游戏理念的设计[46],基于娱教技术或信息技术,将教学目标同游戏的形式结合,如,利用“520 化学桌游”突破化学用语学习困难[47],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玩牌、闯关、做任务等多种游戏化学习的形式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48]。
八、我的反思
1、尽管我国微课在资源建设及应用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外相比,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上,仍需完善,由此可得到一些启示:(一)丰富国内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二)完善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三)拓展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与研究
2、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还体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上。
微课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教师之间可通过微课分享教学成果[51]、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
技能等,新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来完善备课,抓准教学重难点。
此外,微课对培养和提高在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师范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强化的技能或教学策略的应用来观看相关的微课,如,导入技能薄弱的学生可以观看新课导入类的相关微课,有针对性地强化该方面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