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YSICAL OBSERVATION>>>体育观察I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措施与建议 口吴昌文(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 ̄)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青少年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对象, 因此我国不仅不断加大教育建设,也在为增强青少年体质而不断努力着,建设体育俱乐部即为其中较为重点的项目。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行 之有效的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的相关措施,同时展望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方向以期能够为我国青少年体 育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问题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一(201 6)一11一SY
前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不仅转变了教育理念.也将增强青 少年体魄的模式进行了转变,而导致此种转变的又一大因素则是 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有所提升,否则也难以为广大青少年建设出 完美的体育俱乐部,在体育俱乐部中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或 感兴趣的运动方向选择运动项目,其给予了青少年足够的自由。然 而近年来由于俱乐部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体育 俱乐部存在的意义。如今各个城市中均有以营利为目的而开展的 俱乐部,但其所创造的价值却又无法令人忽视。 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 1.1、营利性俱乐部 鉴于我国青少年人数众多,已有的俱乐部难以满足青少年需 求,由此则促使了营利性俱乐部的大范围出现。其有效改善了俱乐 部资源匮乏的局面,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可以运动的场所,同时也 推动了民间体育器材方面的发展。不难发现,营利性俱乐部为了吸 引更多青少年,其往往会不断更新设施,引进最新设备才更加符合 当代青少年的眼光,此种措施也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之一,可以说,该类俱乐部的出现明显利大于弊,因此我国也十分 支持该类俱乐部的发展,但其毕竟是以营利为目标,在其经营过程 中也要加强对其的监督,避免出现不良俱乐部危害到青少年健康。 1.2、非营利性俱乐部 非营利性俱乐部主要以为青少年服务为主要目的,其往往存 在于学校、社区等地,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13年,我国已经有 4000多个俱乐部,共投入近6亿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情况不一,因此俱乐部的分布情况也并不平均,从而导致了有些地 区的青少年鲜少有机会可以进到俱乐部,而有些地区则恰恰相反. 这对于整体提升青少年体质而言极为不利。另外,在经营俱乐部方 面也有很大的弊端,因其无法带来可观收益,导致工作人员在对待 基础设施时往往很粗心,甚至长期不对设备进行维护。此种情况也 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该俱乐部难以提起兴趣。 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发展目标不明 体育俱乐部、学校以及专业培训机构已经构成了体育事业中 的三角之势,但由于体育俱乐部长期找不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导致 其最终出现了两难的局面,如其所培养的体育人才与专业机构培 养的人才之间的实力悬殊,而在青少年参与度上又不及普通学校 体育,甚至在开展的某些体育活动中难以取得好成绩。另外。体育 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不止一种,也是其发展定位不明的重要因素。两 者之间并无竞争关系,但却又彼此不服输,而有时又想将两者进行 融合,多种理念的影响使得体育俱乐部处在了尴尬局面中。 2.2、设备维护及更新 运动设施不仅关系到各个体育俱乐部的“门面”.更直接关系 到运动中的青少年安全问题,不难想象,若相关运动设备出现故 障,而青少年又恰恰在使用该设备,极有可能造成青少年受伤.并 且运动设备多数具备重、尖锐等特征,有时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 会波及他人。我国非营利体育俱乐部中有许多俱乐部长年未更新 设施,甚至不对设备进行维护,在出现问题时不及时解决,也没有 在相关设备中贴出警示标语,另外,更新设施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 多样化的设备,使其更加热爱运动,但很明显,我国体育俱乐部在 此方面依然需要完善。 2.3、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很多方面均已发生了变化,因此传统管理理念和模 式难以发挥作用,而纵观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大多数均尚 未引进先进管理理念,这也是其长期处于发展停滞状态的重要因 素。人才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体育俱乐部中却往往忽略人才 管理,不仅表现在对人员培训不足方面,也体现在对人才的待遇方 面,有些体育俱乐部中甚至缺少组织公平感,使得其人才流失现象 越加严重。除此之外,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营利或不营利的体育 俱乐部中存在此种情况,即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其中的内容长 时间未更换,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3、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的相关措施 3 确定目标定位 若要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应使其明确 自身定位,按照常理而言,其最大的任务是促进青少年运动,从而 起到增强体魄、培养兴趣的作用。并鼓励青少年持续锻炼等。鉴于 此,体育俱乐部应充分根据青少年特征来购买新型设备,并积极优 化人才队伍,无论是管理人员,或是负责培训的教师,均应为其提 供全方位的培训,使其能够明确自身职责,也能够在培训中提升自 身技能,如此才能够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发挥作用。另外,如
2蕊0 6嚣 51 1年11闰下 上 IPHYSICAL OBSERVATlON>>>体育观察I 今虽然有很多青少年喜爱体育俱乐部,喜爱运动,但同时也存在许 多不愿意运动的青少年,营利性俱乐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为青少 年提供优惠政策,如“团购”等,如此一来青少年即可以组织更多人 参与其中。 3.2、加大支持力度 若单单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不仅难以使体育俱乐部得到充足 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其他方面的建设,因此今后除了要合理 安排政府资金投放外,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均可以对体 育俱乐部建设贡献一份力。除了资金外,当地政府可以相应国家号 召.为相关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并将体育俱乐部的开办理念灌输到 每个工作人员心中,同时也要使其在培训环节提升自身的教学能 力,使青少年能够在正确的指导下开展运动,如此不仅可以增加运 动效率.也可以避免青少年因错误的运动方式受伤,同时这也是开 展专业培训的第一步。 3.3、实现科学管理 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除了优化 理念外,也要在完善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一,完善内 部制度,如定期维护设备、更新设备,定期开展培训等;二,在整体 管理中借鉴市场机制方面的内容,对于在经营过程中谋取暴利、不 顾青少年安全的俱乐部予以处罚,而对于表现良好的俱乐部则可 以适当增加支持力度;三,成立监督部门,为了使体育俱乐部能够 长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对其进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此种部门可 以起到一定的威慑力,也能够充分明确各个体育俱乐部的实际情 况.便于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4、富有当地特色 我国各个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有所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 社会风俗等方面也略有不同.因此在完善体育俱乐部时应使其与 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可以根据当地运动习俗创新新的运动方式,如 此一定可以引起更多青少年的关注。人文体育若能够得到很好的 开展.则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其更加符合当代 体育发展理念,对于提升兴趣、增加趣味性、实用性等方面均有一 定的作用,如各个体育俱乐部可以定期开展竞技活动,也可以由多 个俱乐部共同开展,如此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能够在竞技中促进 合作与竞争。 3.5、优化发展环境 营利性俱乐部之间往往会处于激烈的竞争态势中,有些俱乐 部甚至为了获得更多收益而不折手段,此种情况若不加以制止,势 必会影响到更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也会促使其逐渐走上不归路。 因此国家方面应不断完善体育市场机制,为其营造良好的竞争氛 围.另外,如今城乡化建设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将体育俱乐部 发展至乡下,如此既能够改善乡下体育建设,也能够为全民体育打 下基础。 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方向 4 营利性俱乐部的发展方向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营利性俱乐部在体育事业方面所发挥 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非营利俱乐部,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 其中大部分俱乐部各个方面依然不够完善,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 52 蟹午 此种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社会中发起呼吁,吸引 更多企业或有能力者投入其中,优化营利性俱乐部整体构造;二, 政府部门为其出台相应政策,如减免税负等;三,积极调整市场结 构,尽量使俱乐部之间避免恶性竞争;四,在对某个地区的营利性 俱乐部进行统一管理时,可以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具有很 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起到约束作用,如对表现优异的俱乐部给 予奖状、奖金等。 4.2、非营利性俱乐部的发展方向 该类俱乐部今后可以在为青少年提供锻炼场所的基础上,完 成训练各种运动人才的任务,如对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进行深 度培训.也可以在校园中挖掘此方面人才,并对其展开体育训练, 如此则可以增加为国家输送体育精英人才的几率。另外,国家方面 与营利性俱乐部之间往往鲜少有联系,其恰恰可以作为两者之间 的纽带,帮助营利性俱乐部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利于 其发现更多的人才,避免其在营利机构中被淹没。 5、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青少年俱乐部建设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也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 的发展。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出现在人 们的视野中,并且在不断完善运动配置后,其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 了预期。此种情况对于增强青少年体魄而言极为有利,而以营利为 目的的俱乐部也渐渐成为了我国众多经济主体之一。虽然目前来 看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相关 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雨.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8(O5). c2】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资助命名2014年国家级青少年体育 俱乐部的通知明.青少年体育2014,02(05). 【3】伍淑凤,王林.对广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的调查 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4(11). I4】刘远花,吴希林.德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及竞技后备人才培养 经验与启示川.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4(05). 【5l张永韬.非营利体育组织对体育培训市场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为例【J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3,04(04). 【6】翁黎俊,蔡皓。对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 的研 J】_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11). 【7】蔡运奎,王文莹.浙江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改革的研究—— 以润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例【J】_当代体育科技,2015,11(1 0). 【8l王继威,戚双洪,顾力君.依托“青少年30分钟体育生活圈” 的建立推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 为例【J】.体育科研,201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