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化管理 服务市场
创建中小企业批量化业务拓展与管理模式
——北京银行 2012.06
严行长在2012年工作会议上审时度势的提出了“以精细
化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全年工作目标,要求从服务客户
谈管理,打造精细化管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来说,面对竞
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如何充分协调各部门职能,共同为
分支机构指明营销方向、提供营销手段、明确风险把控,从
而提高业务拓展的效率,建立批量化营销与管理服务平台,
成为我部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的重要方向。
中小企业事业部在张东宁副书记的带领下,经过前期对
上海分行的“市融通”营销模式、中关村海淀园支行的科技
金融渠道建设、琉璃厂支行对餐饮行业的批量化营销模式进
行调研,并实地走访部分客户,形成本次汇报材料,重点为
建立我行中小企业批量化业务拓展与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批量化营销模式尚处探索阶段。目前中小企业业务办理
效率不高,一是“点对点”单户营销仍是分支行日常化营销
主要手段,缺乏集群式客户拓展有效方式与有效途径;二是
经验判断仍是营销客户的主要方法,内部沟通成本较大。针
对以上情况我部一直在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批量化运营模式,
2
旨在提高业务的可复制性和延展能力。从实践来看,专业担
保公司担保模式在我行业务占比较高,但随着目前风险的聚
集,这种模式难以得到延续和大规模推广。如何探索一条具
有风险可控性强,移植能力高的批量化运营之路就成为目前
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研琉璃厂支行案例中,开展营销之前,支行首先
进行了行业研究,然后对不同客户采取了分级授信,并沿着
核心企业上下游开发了一定数量客户,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不
同产品方案,展现出批量化运营模式的雏形,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是距离可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批量化运营平台尚有一
定距离。
简单来说,批量化运营要做到两个整合,一是外部整合,
就是把政府、行业协会和核心企业等渠道整合起来,借助第
三方信息资源,结合政府对专业市场的布局规划与管理来设
计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将创造客户需求。二是内
部整合,包括总行部门之间、产品之间以及营销渠道之间的
整合。基本原则就是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
可复制化。以下具体就批量化平台建立展开叙述。
二、 批量化运营平台建立步骤
(一)客户评级 初步筛选
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信息欠透明,
因此首先需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评级指标体系,这样的评
3
级必须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能够有效区分违约客户。即不同
信用等级的客户违约风险随信用等级的下降而呈加速上升
的趋势;二是能够估计客户违约风险。即能够估计各信用等
级的违约概率,并将估计的违约概率与实际违约频率的误差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三是具有利率定价功能。即通过对客户
的评级,确定利率水平。
(二)行业研究 锁定市场
通过行业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
目标市场。从整体上对一个行业进行把握,从而挑选出我行
务发展的重点行业领域。二是信贷政策细化。信贷政策必须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发展政策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的
变化进行细化和调整。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的风险要素和风险程度,行业的准入、退出或者在
某个区域的信贷政策都需要以行业分析为前提。三是挖掘的
行业基本特征和经营规律,为业务和产品研发提供依据。四
是为获取公司价值提供判断依据。通过分析行业,可以解释
行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阶段,从而得出对行业整体的信贷运
作理念。对中小企业业务来说行业分析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信
贷运作方面,需要以行业的眼光去判断公司,发现风险特征
和业务机会。
(三)搭建平台,设计方案
通过总行行业分析,明确准入行业条件。各地分行结合
4
当地区域特点,发展情况及产业结构,以地域集群和供应链
集群为基础,依托第三方组织,构建中小企业批量授信平台。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不同渠道将看似松散的纵多小微企业紧
密联系在一起,开展整体宣传和整体营销,最终做到批量化
运营。
另外,通过对同业的竞争分析,个性化地、差异化地、
有针对性地设计平台授信方案,明确提出中小企业批量授信
项目客户准入标准、担保方式、授信方式、授信期限、授信
额度、贷款用途监督等,确保整个批量授信受理作业过程能
够实现“批量营销、标准作业、风险可控”。
(四)规范管理,严格后评价
批量化的运营要有规范的管理作为保障,具体表现为设
计过程中客户评级依据合理,行业研究深入细致,产品设计
标准统一;项目评审中注重审批流程标准化和贷后管理差异
化相结合;最后在产品落地实施过程中,不断追踪,严格实
施后评价管理,通过反馈对产品方案、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完
善。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建立批量化业务拓展与管理平台要求从客户评级、行业
研究,产品方案定制,到细化落实和风险控制每一处都做到
总分支三级、营销与风险的联动配合。因此,我部在构想建
立中小企业批量化营销与管理模式时,首先初步对客户进行
5
分级,然后对选定的行业,总行派出“营销+产品+审批”
的工作团队,共同开展行业研究,制定标准,实现从总行部
室间横向合作,与总分支上下联动两个维度进行业务推广。
(一)完善中小企业客户评级系统
通过梳理我行目前现有存量中小企业客户特点,选择适
合中小企业客户的风险决策变量,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客户的
评级指标体系,利用客户评级系统做好风险把控的第一关。
(二)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研究
充分重视行业分析工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项工
作。一是行业分析的常态化。从自己关注的焦点出发,长期
坚持建立适合自己信贷运作的行业数据库和行业分析模型,
二是行业分析的组织化。在明确具体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安排
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建立横向和纵向协调联系的沟通机
制,对于行业经营发生变动、行业信贷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
题等情况,建立畅通的渠道,从经营部门迅速传递到决策部
门。三是行业分析的实用化。为授信业务的全过程提供判断
的依据、标准。下半年,我部将重点对出版发行、动漫、生
物医药等8个行业开展研究。以行业研究为抓手,做好批量
化业务拓展的基础工作。
(三)多方对接渠道,标准化设计方案
利用总行资源优势,多方拓展渠道,开展总对总营销,
资源分配到支行。例如,按照我行与商务部合作模式,将各
6
地区商委资源与分支机构对接。利用产品设计标准涵盖审批
标准,贷后管理要点。通过协调配给资源,标准化产品设计
最终实现总行为分支行服务、分支行为客户服务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业务后评价和全流程监控
做好批量化业务拓展的后评价工作,横向联合总行各部
门,纵向结合总分支团队积极对业务展开评价分析,从各个
层面吸取意见和反馈,完善批量化运营模式,便于今后大规
模复制和推广。除此以外,实现业务全流程监控是标准化的
信贷流程执行的保障,在各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展开
关键点监控,规范各个管理环节的责权关系,有利于提高效
率,增强我行业务的竞争力。最后,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及
时观测市场变化,分析行业景气度,提示风险。
综上所述,未来我部将内外结合,深入开展行业分析,
依据现有业务管理流程现状,结合总行平台优势,为经营单
位提出该行业的营销方向与风控手段,进而协助经营单位提
高客户批量化营销效率,建立中小企业批量化营销与管理模
式,提高业务的可复制性和延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