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国际化经营.ppt
(2)通过提高生产能力; (3)通过产品实现资本扩张
• 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 • 市场份额的扩大 • 品牌 • 服务 (4)技术与专利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一)通过产品经营实现资本扩张 ■ 扩大市场份额 ■ 开发新产品 ■ 创造优质品牌 ■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以股权互换的方式兼并麦道 公司,兼并金额133亿美元,成为拥有500亿美元资产, 20万员工,占世界市场75%份额的航空业巨头。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7年2月5日摩根•士丹利与迪恩威特合并, 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恩威特发展有限公司, 创造了一个市值达21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银行, 创造了华尔街之最,他也是高层次的投资银行 与零售证券经纪行一次破天荒结合。
• 从形式上,把资本扩张仅仅说成是一种兼并和收 购企业的行为。
六、资本扩张的含义
2.资本扩张的含义
• 资本扩张实际上是一种内含和外延的综合性的 扩张。
• 内含的扩张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来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内部进行资本 扩张; • 外延的扩张实质股份制、融资、兼并收购等形式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外部进行扩张。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这种兼并是从“垃圾债券”开始的。垃圾债券 起源于美国,主要是50、60年代一些小企业为 筹资发行的债券,小公司由于资力薄弱、信用 等级较低,在发债时风险就较大,随着发债的 小企业数量的增加,信用等级不断下降,“垃 圾债券”便随之出现。70年代初,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瓦尔顿商学院读大学的麦克尔•米 尔肯(Michealr•Miken)经过研究认为:人们 对级别低的债权过分担心,造成其价格偏低, 致使收益率会相对提高。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4)20世纪70年代种至整个80年代
●这次兼并的特点是注重公司内部的结构调 整,对象是向多元化发展的大公司,其方 法是“高风险借贷兼并”。
●这是因为金融手段的创新而产生的杠杆收 购,即举债收购,通过发行一种高风险和 高回报的债券筹得的资金来进行兼并,于 是出现了小企业兼并大企业的现象。这次 兼并也是美国步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折 点。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5年10月康柏(Compag)兼并了一家制造通讯产品 的公司,11月兼并了一家网络产品公司,1997年4月兼 并了以广域网著称的Micorolom公司,6月收购了天藤 (Tandem)公司,1998年1月26日只有16年历史的康柏 以96亿美元兼并了有40年历史的老资格的计算机业巨 头DEC(Digial Equipment Corp)公司,是康柏在计 算机业的排名从第五一跃成为仅次于IBM居第二位
(二)资本的形式 1.货币(钱) 2.证券 (1)股票 (2)债券 (3)投资基金
三、国际化的资本及其形式
3.动产 (1)黄金首饰 (2)字画 4.不动产(房地产) (1)房产 (2)地产 (3)森林
三、国际化的资本及其形式
5.知识产权 (1)非工业产权(版权) (2)工业产权
●专利 ●商标 ●专有技术 6.信息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 收购是一种交换行为,因为收购都是有偿的,而兼并、可 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所以他不一定是一种交换 行为;
● 对那些破产的企业不存在兼并问题,只能采用收购的方 法;
● 兼并的概念要大于收购,兼并可以有多种方式,也可以通 过收购的方式。 收购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制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形成 为企业收购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1)入股式 • 被兼并方将其净资产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兼 并方,兼并方不再承担起原有的债务。
(2)承担债务式 • 兼并方以承担企业债务为条件接受被兼并 方的资产或补充流动资产。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3)购买式
• 通过公开竞价或协议,兼并方将被兼并企业评估 后的净资产购买下来,并同时承担其债权债务。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3)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的兼并是混合兼并,即两个 或两个以上没有相互间没有直接投入 产出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 的纵向兼并。
八、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60年—1970年间,就发生了25598起兼并,其中工业 企业占一半多。市场的全球化为这次兼并奠定了基础。 1926年—1930期间(第二次兼并)横向兼并占67.7%, 混 合 兼 并 只 有 27.6% 。 而 1966—1968 年 间 , 横 向 兼 并 只占7.6%,混合兼并则占81.6%。如可口可乐公司在 60年代开始陆续兼并和购进了一些企业的股权,1960 购进一家冷冻果汁公司,1961年购进主要经营咖啡的 邓根食品公司,1970年购进从事净化水业务的化学溶 液公司,1977年又分别购进了主要从事塑料薄膜包装 材料业务的普莱斯托产品公司和主要从事酿酒的台了 酿酒公司(一跃成为全美第五大酿酒商)。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
(五)社会文化条件
● 宗教信仰 ● 种族冲突 ● 教育水平 ● 文化 ● 社会意识
六、资本扩张的含义
1.对资本扩张片面的认识
• 从数量上,把资本扩张理解为单纯的生产资料的 扩张,固定资产的增加,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资 本扩张。
• 从本质上,把资本扩张说成是一种没有任何基础 的资本扩张。
●1997年12月18日,雷神公司与休斯防御部门合 并,成立雷神系统公司。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四)收购
1.收购的含义 兼并和收购统称为并购。收购世纪上
是企业兼并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一家企业出 资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从而获得 对该企业资本的实际控制权。收购与兼并 是有区别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二)兼并
1.兼并的含义 一家独立的企业通过产权市场有偿获得另
一家或多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来兼并这些企业 的一种行为。这只是表面上含义,实际上是企 业通过少量的资本去取得对大量资本的支配权, 从而实现企业扩张或资本扩张的目的。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2.兼并的形式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于是他在德莱索尔兰伯特证券公司成立了专门 买卖低级债券的“高收益(高风险)债券买卖 部”。经他手买卖的债券收益率达到了50%。 80年代初,米尔肯专门为中小企业承销低级债 券,同时为收购企业的投资集团包销收购企业 所需的债券。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杠杆收购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达到高潮, 并也随之传到欧洲。1980年—1988年,以杠杆收购形 式收购的公司为2800多家,比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的1713家公司的数目还多。后来垃圾债券成 一种泡沫,德莱索尔兰伯特证券公司也因负债累累, 申请破产保护。垃圾债券之王米尔也因被指控利用次 级债券操纵市场,借用他人的名义购股并谎报控股权 等违反了《美国证券法》被判处10年徒刑。长达20年 之久的垃圾债券市场从此走入沉寂。
(二)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 ■ 企业内部资产的优化组合 ■ 剥离非生产经营性资产 ■ 强化内部管理 ■ 经营的多元化 ■ 加快资本循环和周转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三)增强企业适应竞争的能力
■ 必须直接面对竞争 ■ 采用多变适宜的竞争策略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一)股份制
■ 股份化 ■ 股份制企业上市
七、国际化的形式
1.有形的资本扩张 ■ 兼并 ■ 收购 ■ 控股 ■ 非股权形式
七、国际化的形式
2.无形的资本扩张
(1)通过投入货币或投入货币量的增加 • 通过内部积累 • 外部融资 • 高效率的积累就是在把自己的钱充分运用起来 的基础上,还能利用别人挣来的钱。没有融资 的积累是低效率的积累。
七、国际化的形式
2.能源 ● 石油和天然气 ● 煤炭 ● 电力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
(二)地理条件
● 地理位置 ● 面积 ● 地形 ● 人口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
(三)政治条件
● 政治制度 ● 政治的稳定性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
(四)经济条件
● 经济的发达水平 ● 收入水平 ● 汇率 ● 消费倾向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 资本向高效益的领域集中; ● 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 救活一些企业,保护了一些投资者
的利益; ● 兼次兼并浪潮
(1)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1893—1904) ● 属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主要是同类企业的
横向兼并。 ● 共发生2864起(1898—1903年的高峰期,有2653家 企业被兼并),涉及资产总额63亿美元。主要是钢 铁企业之间的兼并,因为当时步入了铁路时代,钢 铁是最紧缺的原材料,分散的竞争已无法获得更高 的效益。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 1872年创立的卡内基公司于1899年吞并了联邦钢铁 公司。而联邦钢铁公司是由当时控制全美铁路的w华 尔街大佬摩根于1898年吞并了中西部一系列中小钢 铁企业而成立的。卡内基公司以1美元的卡内基钢铁 公司的股票兑换1.5美元联邦钢铁公司的债券。从而 使卡内基的资产从2亿多美元一下子增加到4亿多美 元。1901年摩根又以高价收购了美国3/5的钢铁企 业,从而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U.S.Steel Company),当年的钢铁销售额占到市场销售总额的 95%。
三、国际化的资本及其形式
7.管理 8.劳动力 (1)健康 (2)技能 (3)素质
四、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自然资源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追求生产效率导向型 ●追求技术导向型 ●避税导向型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
(一)基础设施
1.交通
● 公路 ● 航空 ● 海运 ● 铁路
五、企业国际化应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