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验交流]公安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经验简报

[经验交流]公安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经验简报

[经验交流]公安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经验简报
公安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经济发展
20XX年以来,XX区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要求,聚焦“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更高效地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总目标,以深化“环境立区”战略为落脚点,更好地释放放管服“政策红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一、主动巡查指导,警务前置,营造安全的内部环境。

一是突出风险排摸。

该局立足网上网下两条战线,对目前在建的重点工程,按照项目涉及面、政策处理进展、群众反映程度等确定排查等级,安排社区民警对已存在的矛盾分歧、可能影响重点工程建设的不稳因素进行全方位走访排摸,实现信息搜集日常化、常态化。

全年共开展警民恳谈活动40余次,收集预警性信息80余条,全区未发生涉企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突出安全防范。

主动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防火、防爆炸、防事故的安全检查,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针对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定期组织对企业内保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企业整体安全防范水平,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平稳推进。

全年先后检查辖区汇丰、太平洋精锻、中天未来等重点企业、项目单位80余(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23条。

三是突出纠纷调处。

组织民警常态化开展排查摸底工作,收集企业经济、劳资、工伤等方面矛盾纠纷,逐一登记造册,落实所领导、社区民警包干,主动配合企业做好处置化解工作,增强企业维稳风险评估和防范能力。

今年1月份以来,共处置化解征地拆迁、欠款欠薪等涉企矛盾纠纷30余个,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5起、医患纠纷10起。

二、狠抓打防效能,触角延伸,营造稳定的治安环境。

一是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开展排查整治金融领域风险专项行动,采取约谈警示、督促整改和打击取缔等方式,先后走访排查各类相关企业43家,录入非法集资风险平台35家(其中重点风险企业8家),清理整顿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风险平台2家,保证了全区无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未发生大的有影响的涉众不稳定事件。

二是注重涉企犯罪打击。

将企业动态信息与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对接,刑侦、治安与社区民警捆绑互动,始终保持对欺行霸市、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黑恶犯罪的高压态势。

快侦快破盗窃重点工程原材料及涉企诈骗、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维护企业权益。

全年共立案查处经济犯罪案件95起,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3个,摧毁1个“套路贷”犯罪集团,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276名。

三是注重警企联动联防。

建立公安“店小二”微信服务群,为企业员
工提供在线治安服务,主动将辖区治安风险隐患、重点发案部位告知企业,宣传发动企业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和案件线索,着力夯实治安防范基础。

将企业员工吸纳进入平安义工、志愿者队伍,加强企业外围地面巡逻,形成企业内部自防、警力联动共防的良好格局。

年内,共新增企业路面监控探头32个,水电油气重点单位视频监控已实现全覆盖。

三、提高服务质量,窗口前移,营造便利的办事环境。

一是严格内部管理。

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等一系列政治学习和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民警的思想防线、提高民警的服务意识,严禁发生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吃拿卡要、态度蛮横等伤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

依托网上督察中心每天全方位、全时段对全区公安服务窗口开展全覆盖网上巡查,全年共开展专项督查6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30余个。

二是倾听群众心声。

以企业、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让“容缺受理”、“只跑一次”等一系列便民举措落地,继续推行预约服务、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等系列便民制度,跟踪走访企业倾听意见建议,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年内,通过电话回访、网络回访以及明察暗访、实地随机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开展警务评议30余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35条,并梳理逐一反馈落实。

三是开设绿色通道。

为民营企业办事办证、紧急求助提供“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回应民营企业提出的重大、紧急需求,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民营企业雇佣的外籍员工,提供居留许可加急服务,限定7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民营企业人员或旅行团队急需办理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证件的,可申请加急办理、优先办理、集中办理。

持续推进公安行政管理职能整合,不断拓展互联网服务平台、公安微警务等服务功能,归并行政许可事项26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事项37项,体现了项目服务“应优尽优”的办事导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