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专业:管理学生姓名:准考证号:060指导教师:日期:2016年1月~2016年4月目录摘要 (1)一、中国能源使用现状 (2)(一)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破坏生态环境 (2)(二)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 (2)(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有量较低 (2)(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二、能源生产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 (2)(二)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三)水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四)核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五)太阳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六)生物质能生产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5)三、如何使用能源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6)(一)坚持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二)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使用新能源 (7)四、参考文献 (8)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使用日益加大增多,随之而来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积极促进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大平衡。

本文从能源的利用对环境影响逐步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根本源头,为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改造环境污染做出分析和论述。

一、中国能源使用现状(一)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破坏生态环境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不但破坏生态环境,还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变暖诱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对能源的使用和对能源利用率的极大关注,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

中国的能源使用问题与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因此,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从能源总量上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其次是石油,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

(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有量较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煤炭消费占70%左右,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

(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015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气候变化重磅主题,此次《自然》杂志的文章在计算中发现,2015年全球预期将排放357亿吨二氧化碳,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80亿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2.4%。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是总量大,增量也很大。

目前我国可查找到的关于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研究主要有能源利用与碳排放和二氧化碳收集封存对碳减排的作用。

二、能源生产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是中国环境问题的核心。

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地面塌陷:其表现形式为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加速水土流失、加速土地沙化、地表建构筑物损害等,因为采煤过程中地表塌陷、地表水流失、地下含水层疏干,破坏了矿区原有的水土条件,致使矿区各种林木、, ) 草灌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矿区植被覆盖率逐年下降,进而导致矿区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露天开采则是完全破坏原地表植被、建构筑物。

2.煤矸石堆积:其主要 表现形式为煤矸石堆积使水资源被破坏,植被被破坏,湿地减少;3.煤层甲烷。

2003 年全国煤矿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约 110 亿 m3。

煤炭运输队环境的影响:我 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煤炭生产基地主要在北部及西部地区,而 煤炭的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煤炭 储运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煤炭的储、运、装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 及运输线两侧对生态环境的人污染。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1.室内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008 年,中国仍有 57%的居民使用煤和生物质能作炊事和采 暖燃料,煤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呼吸系统,诱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炎,也可 以作用于其它系统,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典型疾病有:慢性阻 塞性肺病、肺癌、氟病等。

2.城市大气污染。

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是大型的 煤烟型污染。

2014 年,燃煤的 SO2 和烟尘排放量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90%和 70% 左右。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中国 SO2 污染产生的酸雨危害面积已经达到国土 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年均将于 PH 值低于 5.6 的城市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 70% 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地区之一。

3.CO2 排放。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 CO2 排放国,80%的 CO2 来自煤炭燃烧。

煤炭污染主要集中于城市中,2015 年在检测 的 338 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 21.6%,未达标城市占 78.4。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同样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主要包括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等一系列事故;2.气田开采过程中 带来的环境影响有: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锂、钾、溴、铯等元素 主要危害是让土壤变得盐渍化(无法进行正常耕作使用);3.油气田开采过程中 有大量的硫化氢排放在空气中;4.提炼油的过程中主要产生:废水、废气(含二氧 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 应后产物)的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5.海洋所承受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污染,是石 油和天然气生态产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石油开采过程中因井喷、漏油、海上 采油平台倾覆和油轮事故等原因泄入海洋, 严重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和 海洋运输等;6.战争所带来的破坏:1991 年海湾战争即将结束时,伊拉克纵火烧 毁了科威特油田的 727 口油井,造成严重污染。

石油入海后飘浮在海面,并扩展成 油膜。

每升石油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达 1000~10000m2。

油膜隔绝大气与海水的气 液交换,石油的生物分解和氧化作用,消耗水中溶解的氧,造成海水缺氧;油膜减 弱太阳辐射,影响海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散油和乳油破坏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引起植物大量死亡,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石油的毒性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遭受严重石油污染的海域,要经过5~7年生物才能重新繁殖。

(三)水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力发电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1.水力发电肯定要修建大型水库,大型水库会淹没土地,使耕地面积和正常的生态环境面积大量减少,三峡工程淹没土地70000ha,其中耕地占40%。

水电站淹没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15%。

2.修建大型水库也可能会诱发地震。

20世纪60年代,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卡里巴、希腊的克雷马斯塔、印度的柯纳伊等大型水库发生6级以上地震,引起全世界关注。

3.修建大型水库会产生大量的淤泥堆积,泥沙淤积过多使得上游河道整个平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提可能会被摧毁,引起整条河水流向的变化。

4.修建大型水库也将对河里环境和河边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水库建成后,会改变河流的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从而对水库的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5.对河水整体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库建将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变得极其恶劣。

(四)核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人体的严重辐射对人体的辐射:在核燃料循环中,铀矿的开采、精选、加工和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都产生放射性辐射。

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经常暴露在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中,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2.核能管理不当产生的各种意外事故: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核电发展史上一次惨重的灾难,对电站工作人员、事故抢救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在事故发生14年后,乌克兰近5000万人口中,有336万人遭受核辐射侵害,已有4000多人丧生,7万多名救灾人员残废。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在特定堆型和条件下发生的,它采用的压力管式石墨沸化堆,安全性有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壳,从邓之后就不再用这种堆型了。

因此,不能由此推论其他核电站也会有此安全问题;3.核能发电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如何处置:高放射性废物永久处置场的运行表明,它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就目前科技而言),因此高放射性废物的永久处置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此项研究没有完成之前,大自然环境还要遭受核能发电所产生高放射性废物的污染和损害。

而另一方面,核电是一种洁净能源,可避免CO2排放。

目前,全世界化石燃料电站CO2排放量平均为360g-C/MWh。

按此计算,1998年全世界核电站避免排放的CO2达1800Mt-C(DOE-EIA,1999)。

近年来一些国家又发展了新一代更加安全的核电站。

(五)太阳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占用大量土地,减少根底面积和绿色植被。

比如一座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占地仅仅光伏板就需要占用土地480多亩,再加上需要考虑光伏板前后左右的额间距,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至少需要占地1000多亩。

目前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是青海光热电力集团格尔木20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站项目,与2015年7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总占地达到了25.5平方公里,但是太阳能发电对环境影响也有很大的帮助,格尔木20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426万吨燃煤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六)生物质能生产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生物质能(即燃烧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产生的能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调查显示2000年,全世界约有24亿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居民使用薪柴和秸杆等生物质能作炊事和供热燃料。

由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量的生物质(薪柴和秸杆)被用作炊事和采暖的燃料。

2003年,仍有56.2%的农村民用能源依靠薪柴和秸杆,消耗薪柴116.3Mtce(203.8Mt)、秸杆142.8Mtce(333.0Mt)。

见表一:表一:中国1980~2003年农村生活用生物质能消费量Mt c e年份薪柴秸杆合计生物质能占民用能源比重,%1980 1987 1995 2000 2002 2003103.0130.3110.180.5114.0116.3117.0132.6150.9123.6141.5142.8220.0262.9251.0204.1255.5259.184.379.865.855.256.356.2资料来源: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