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新人教版)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抗日战争(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引入】师: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人民反对列强武装侵略的一些史实,在今天继续学习之前,大家先看几幅图复习一下回顾一下。

展示图片:图片一: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图片二:中日《马关条约》签字仪式图片三:《辛丑条约》签字仪式这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呢?生: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了,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师:对,中国近代史是屡遭列强侵路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抗争的历史。

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以及种种内外因素,中国人民的反侵路正义战争都没能取得胜利。

这三幅图片正是这段屈辱史的历史见证。

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妥协,当无产阶级肩负起反帝反封的历史重任时,经过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下面请大家来回顾一下日本宣布投降的历史时刻:播放纪录片片段:日本无条件投降(盟军受降仪式、南京政府受降仪式)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中华民族是怎样战胜敌人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怎样的历史地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本节内容:抗日战争。

推进新课:一、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应使学生明白日本侵华本就是既定国策。

背景:1、介绍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2、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 有利条件: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根据所学,请同学们思考日本近代以来是怎样一步步实现其侵略中国的梦想的?(学生总结,老师补充)1、1894—1895年,日本利用朝鲜问题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马关条约》,掠赔款割台湾;2、1897年,瓜分狂潮,划福建为势力范围;3、1900年,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4、1904--1905年,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5、在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6、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7、1932年1月发动了“一·二八事变”; 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8、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师:“卢沟桥事变”是怎样一回事呢?大家回顾一下初中历史,请一位同学讲述。

生: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强调: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日开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不断加紧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此时此刻,要想挽救民族危亡,单凭某个政党、某股力量已经不可能了,必须要促使整个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此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全民族的抗战板书:1、方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小组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

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⑤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经过国共两党谈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两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师:很好。

当时中华民族到了危亡的生死关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利益的。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在抗日战场上形成了两个战场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板书:2、两条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开辟了敌后战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讨论:国共两党形成两条战线的原因(指导学生从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去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历史,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3、两个战场的抗战:(1)国民党:正面战场①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军,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②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之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③结果: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

(2)共产党:敌后战场①路线:1937年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或全面抗战路线)。

②活动:a.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b.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合作探究】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提示:⑴联系:在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在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还是保持着互为需要的战略配合关系。

从 1944 年 4 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在战略上的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⑵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

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抗战的坚决态度不同。

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

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 200 万正规军,同时依赖美英援助;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经济上主要是自力更生。

④战场范围不同。

前者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在日战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

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打得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⑥战略地位不同。

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主战场。

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评价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过渡:日军在侵华期间,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暴行。

三、日军的滔天罪行:播放纪录片剪辑: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齐齐哈尔毒气事件师(义愤填膺地):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刚才纪录片中记录了日军的那些罪行?生: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细菌人体实验、还有齐齐哈尔的毒气事件。

板书:日军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列举南京大屠杀的系列数据)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师:对,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然而,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制造麻烦,课前我让大家搜集相关资料了,有没有同学来总结一下今年日本右翼势力制造了什么麻烦?各组同学可以自由回答。

生1: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

生2:为历史翻案,还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

播放幻灯片:日本新编初中历史教科书、日本前首相小泉一郎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台岛问题等。

师:现在大家来一起讨论我们该怎么看待日本侵华的历史以及当今这些问题呢?(自由发言 3分钟,在发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战争的背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等方面入手分析)师:(总结)日本的残酷侵略是中华民族永世不能忘记的,同时也使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而今日本右翼对侵略战争的粉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它严重伤害了曾受其侵略的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也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但是我们要注意,“日本右翼势力”不代表日本全体国民,不要产生简单的盲目仇视的倾向。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当今的中日关系发展呢?生:自由发言1分钟师: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地理上来讲,没有选择和改变的余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