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 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差异 由表 1 可知,在成都平原采用中小苗三角形条
栽高产栽培技术,2006 年,单产超过 10 t·hm - 2 的 超级稻品种仅 II 优 084( 10. 60 t·hm - 2 ) ,而有 2 个 非超级稻品种( 川香优 9838、川香 6 号) 的产量超过 10 t·hm - 2 。2007 年单产超过 10 t·hm - 2 的超级稻 品种为 II 优 航 1 号 ( 11. 10 t · hm - 2 ) 、两 优 培 9 ( 10. 70 t·hm - 2 ) ,非超级稻品种为川香 9838 ( 11. 05 t·hm - 2 ) 、川香 727 ( 10. 80 t·hm - 2 ) 。2008 年 没有单产超过 10 t·hm - 2 的超级稻品种,单产超过 10 t·hm - 2 的非超级稻品种为 80 优 151( 11. 63 t· hm - 2 ) 、川 香 9838 ( 11. 59 t · hm - 2 ) 、川 香 178 ( 11. 26 t·hm - 2 ) 。试验表明超级稻品种间存在一 定的生态适应性,且年度间存在差异。而试验选取 的非超级稻品种在成都平原有较强的适应性。
① 产量。成熟时分区实收,用水分测定仪测定 水分,以商品谷 13. 5 % 含水量折算产量。② 产量 性状。齐穗后 7 d 每品种调查 40 穴的穗数,计算有 效穗数。成熟期每品种取 5 穴植株的穗数,测定穗 长( 穗颈节到穗的长度,不含芒) 、每穗粒数、结实率 ( 风选法) ,计算实粒千粒重( 将实粒用 105 ℃ 烘 24 h,用感量 0. 01 g 的电子天平称重,再按照稻谷含水 量 13. 5 % 折算千粒重) ,计算理论产量。③ 数据计 算和统计分析。颖花量等于单位面积穗数 × 每穗粒 数; 以 Excel 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 DPS 3. 01 统计软 件进行分析。
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
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级稻; 产量构成; 库容量; 穗部性状; 产量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s and Its Components of Various Types of Rice Varieties
试验于 3 月 20 日播种,采用 434 孔塑盘旱育 秧,4 月 23 日移栽,移栽叶龄 4. 5 叶,秧龄 23 d,移 栽密度 2006 年为 40 cm × 40 cm,2007、2008 年为 40 cm × 35 cm,单本壮苗带泥移栽。试验面积 70 m2 。其 它栽培措施按超级稻栽培田间栽培管理进行。 1. 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在成都平原表现较好的超级稻品种
和非超级稻品种,种子均由育种单位提供。 1. 2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06 ~ 2008 年在四川省广汉市西高镇 进行。前作为蔬菜,2006 年试验前取耕层土壤样品 分析养分含量,其中全氮 0. 24 % ,全磷 0. 10 % ,全 钾 1. 68 % ,有机质 3. 59 % ,有效氮 395 mg·kg - 1 , 有效磷 21. 51 mg·kg - 1 ,有效钾 111. 25 mg·kg - 1 。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按照 N∶ P2 O5 ∶ K2 O = 1∶ 0. 5 ∶ 1 的 比 例 进 行 肥 料 配 置,本 田 施 用 N 180 kg · hm - 2 ,P2 O5 75 kg·hm - 2 ,K2 O 225 kg·hm - 2 。N 肥 运筹按照底肥∶ 追肥∶ 追肥∶ 穗肥 = 5∶ 2∶ 2∶ 1 进行,即 50 % 作底肥施用,移栽后 10 d 追肥 1 次,25 d 追第 2 次,幼穗分化减数分裂期施第 3 次作穗肥。磷肥、 钾肥在移栽前和分蘖中期各施 50 % 。
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 3 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
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 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
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
(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2. 德阳市水稻专家大院,四川 德阳 618300; 3.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摘 要: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 10. 5 ~ 11. 25 t·hm - 2 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
3期
姜心禄等: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793
杂交稻品种已经有 51 个[1 ~ 3]。 成都平原是四川水稻主产区,在超级稻超高产
栽培的研究中,笔者团队创新形成了中小苗三角形 条栽高产 栽 培 技 术,运 用 该 技 术 连 续 7 年 获 得 了 11. 25 t·hm - 2 以上的单产,并创造了成都平原全田 机收 12. 80 t·hm - 2 的高产记录。研究超级稻品种 在成都平原的表现,对于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 力,制订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实现超级稻的大面积稳 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超级 稻品种的产量潜力,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曹显祖等在品种源库特征、群体质量方 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4 ~ 11]。杨建昌等研究了籽粒 结实与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方面的关系[12 ~ 22]。王 昌华等分析了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 系[23 ~ 24]。单玉华等分析了氮素利用的差异[25]。在 此基础上,邹应斌等研究提出了超级稻“三定”栽培 法[26 ~ 27]。但都没有和高产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006、2007、2008 年间选择一些在成都平原表现较 好的超级稻和非超级稻品种,以 10. 5 ~ 11. 25 t · hm - 2 为产量目标,采用中小苗三角形条栽高产栽培 技术进行高产栽培。研究它们的产量表现和产量构 成因素的变化,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关 系。可以为合理配置肥水资源,制订科学、合理、高 效的栽培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西南农业学报
792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 1001 - 4829( 2012) 03 - 0792 - 06
2012 年 25 卷 3 期 Vol. 25 No. 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姜心禄1,2 ,吴茂力3 ,池忠志1,2 ,李旭毅1,2 ,郑家国1,2*
JIANG Xin-lu1,2 ,WU Mao-li3 ,CHI Zhong-zhi1,2 ,LI Xu-yi1,2 ,ZHENG Jia-guo1,2* ( 1.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ichuan Chengdu 610066,China; 2. Deyang Rice Expert Yard, Sichuan Guanghan 618300,China; 3. Sichuan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Sichuan Chengdu 610066,China )
超级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 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 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 提高,并 兼 顾 品 质 与 抗 性 的 水 稻 新 品 种。我 国 在 1996 年启动开展超级稻研究,农业部率先立项支持 “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项目,并提出了中稻 或一季 稻 小 面 积 最 高 单 产 2000 年 达 到 10. 5 t · hm - 2 ( 1 期) 、2005 年达到 12 t·hm - 2 ( 2 期) 、2015 年达到 13. 5 t·hm - 2 ( 3 期) 的目标。在广大育种工 作者的努力下,截止 2010 年,我国通过认定的超级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the target yield of 10. 5 - 11. 25 t·hm - 2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Super rice and non-super rice varieties applied in Sichuan were used as tested materials. The yield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varieties were studied continuously unde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for 3 yea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yield of super rice varieties and its productive panicles and 1000-grain weight,the yield of super rice varieties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s per panicle,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eed setting rate,respectively. Non-super rice varieties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roductive panicles and 1000-grain weight,an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s per panicle and seed setting rate,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According to it the high yield potential of the super rice could be improved by reasonabl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measures,which would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rice in large acreage. Key words: Super rice; Yield components; Sink potential; Panicle traits; Yield stabilit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