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治疗肺动脉高压分析
目的 探析麝香保心丸对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
年8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使用西医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之后观察肺动脉压力下降的情况并与原来的情况进行
对比,计算肺动脉压力下降的比例。结果 实验的完成率为93.94%,共有4例没
有完成实验,对照组2例,实验组2例,其他患者均可耐受药物治疗,没有出现
不良反应。对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7.42%,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
54.84%,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地
降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且具有很好地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麝香保心丸;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分析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致病的原因多样且复杂,一般是由心脏、肺
部或者肺部血管的疾病所诱发导致的。一般肺动脉高压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增加肺
循环的阻力,从而使右心室的符合增大,导致心衰等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通常
这种疾病对于人体会产生较大的损伤,致死致残率高,且预后较差,病后存活时
间较短。对于常规治疗手段来说,主要是扩张血管,修复保护血管内膜,抗凝血
避免血栓的形成,或者改善心脏功能等等方面,但这些治疗手段存在着一定的缺
陷,例如经济负担较高、治疗效果有限、临床安全性不足等等问题。因此迫切需
要对于治疗方法进行改进与更新。因此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用麝香保心丸
探讨其治疗的效果,对于改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肺动脉
高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表现出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例如:胸闷胸痛、头晕气喘
等等。关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的收缩压或者运动后肺动脉
的的平均压大于30mmHg以上,肺动脉的平均压大于20mmHg,符合以上诊断
标准的可被判定为肺动脉高压。参与实验的患者通过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均
大于40mmHg。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共有31例。其中对照组
有男性病例15例,女性病例18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63±3.1)岁,
肺动脉压力为(65±26)mmHg;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23岁~79岁,平均年龄(64±2.8)岁,肺动脉压力为(65±12)mmHg。
注意制定纳入标准时排除有其他血液疾病,有出血倾向或者存在恶心肿瘤等影响
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患者,同时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较为
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终止实验,更换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
及肺动脉压力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入院治疗的所有患者都需要给予常规的治疗,例如:鼻导管持
续低流量吸氧、抗血凝、抗心肌衰竭(包括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利尿等)、
抗感染等基本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
(国药准字Z31020068,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口服。l~2丸/次,3次/d;
或症状发作时服用。并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和身体指标的记录。同时,监测治
疗产生的腹部不适、头痛、舌部麻痹、过敏、低血压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 判定依据按照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进行,测量肺动脉的压力数值
作为判定指标。①显效: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相比原来降低了30%,肺动脉高压
症状有着较大的缓解;②有效:肺动脉压力相比原来降低了10%~30%,肺动脉
高压症状有部分缓解;③无效:肺动脉压力下降与原来相比只下降10%以下,肺
动脉高压症状与治疗之前相比没有较大的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对记录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处理后,采用
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中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66例患者全部进行安全性分析,按照
实验流程完成实验的患者共有62例,实验组对照组各有两例没有完成实验,实
验完成比例为93.94%,脱落率为6.06%,其中有两例患者出现脱发的不良反应,
其中另外两例不能进行完成随访,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方案。两组脱落情况没有
显著差异P>0.05。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实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
率为77.42%,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4.84%,经过治疗之后,大部分肺动脉高压
患者的症狀得到改善和缓解,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肺动脉高压概述 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的升高,近年来在
人群中的出现较为普遍,一旦发病会对身体产生较大损害,容易致死致残,因此
引起当前医疗卫生保健领域的重视。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肺部血管重构、形
成原位血栓和血管收缩等等,对其进行深究,血管之所以发生上述改变主要是由
于体液中的某些成分诱发导致,比如: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素、CO等等。针
对于该病的治疗来说,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并使用合适的药物十分的重要。一般
来说会选取吸氧、抗感染、保持体液中电解质的平衡、扩张血管、利尿化痰种种
治疗措施,在药物的选择上会采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前列环素类药物等等。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较多的副作用,会给患者
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配合麝香保心丸等中医治疗的方
法,往往可以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
3.2麝香保心丸效果分析 麝香保心丸的组方成分主要有麝香、冰片、苏合香
脂、蟾蜍、人参、人工牛黄、肉桂等,具有芳香开窍,温通经脉,宽胸理气的功
效。从中药药理作用来看,麝香保心丸可以通过增加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来促进血
管的新生、改善血管的功能、改善侧支循环。从具体的作用机理来看,麝香保心
丸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清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于血管来说可以保
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完整,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和炎症,避免其朝着动脉硬
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该药还能够促进侧支血管生成来促进循环,对于血管活性有
着良好地促进作用;对于心脏来说,可以有效改善心肌代谢,促使其能量储备,
促进DNA与RNA的合成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和机体抗缺氧能力,通过提升血
浆中CAMP的水平来防止血小板聚集,稳定心肌细胞膜,同时还可以降低ET
的浓度来阻止心室的重构,调整心脏功能;对于免疫系统来说,麝香保心丸还能
够进行有效地调节可以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减轻免疫调节过度对于
机体的损伤。
3.3结论 在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4.84%,而实验
组为77.42%,实验组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虽然常规治疗之后,大部分
患者肺动脉的压力已有所降低,但是在西医常规治疗之后增用麝香保心丸使得肺
动脉压力下降更加显著,说明麝香保心丸对于降低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着很好地疗
效,并且从临床观察来看,有着良好的安全性,没有过多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
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生,李素云,王又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模型大鼠肺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及通塞颗粒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
25(2):174-175.
[2]张立山,武维屏,董安铭,等.肺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70-73.
[3]洪敏俐,高凌云,洪朝璋,等.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
肌力量的作用[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492.
[4]季红燕,胡国俊,高健,等.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营养
不良参者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3,22(1):11.
[5]罗显元,周学中,张维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2007,23(1):63-65.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