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横断面设计

公路横断面设计


(五)取土坑
3)取土坑的边坡坡度:一般内侧边坡可采用1:1.5,外侧 取土坑的边坡坡度:一般内侧边坡可采用1:1.5, 1:1.5 边坡不陡于1:1 边坡不陡于1:1 。 取土坑的纵坡:为保证排水, 4)取土坑的纵坡:为保证排水,取土坑的底面纵坡应不 0.3%, 小于 0.3%,同时取土坑的出水口处的坑底标高应不低于 所流入的桥涵进口的标高。 所流入的桥涵进口的标高。
第一节 路基横断面
一、标准横断面
路基宽 路肩 行车道 右侧带 i0 i1 i1 中间带 行车道 路肩 右侧带 i0
车道 土 硬 路 路 肩 肩
车道 左侧带 中 央 分 隔 带
车道 左侧带
车道 硬 土 路 路 肩 肩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
一、标准横断面
路基宽度 行车道 路肩
i0 i1 i1
设计水位 常水位
(五)取土坑
路堤的填方根据来源可分为调方和借方, 路堤的填方根据来源可分为调方和借方,调方是把挖方的土调 去作填方,当调方运距太远不经济时,需设取土坑采取借方. 去作填方,当调方运距太远不经济时,需设取土坑采取借方. 取土坑分路侧取土和路外集中取土两种: 取土坑分路侧取土和路外集中取土两种: 1.路侧取土: 1.路侧取土: 路侧取土 取土坑的位置:当地面横坡不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 1)取土坑的位置:当地面横坡不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可 在路基两侧设置取土坑;当地面横坡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 在路基两侧设置取土坑;当地面横坡大于1:10 的平坦的地区, 取土坑最好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一侧,这样取土坑可兼作截水沟。 取土坑最好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一侧,这样取土坑可兼作截水沟。 取土坑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所取土的数量、 2)取土坑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所取土的数量、施工方法和 排水的要求而定,为保证路基的稳定, 排水的要求而定,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取土坑的深度建议不大 但农田地区,为少占耕地,宜深挖窄挖, 于1m ,但农田地区,为少占耕地,宜深挖窄挖,其深度可根 据地质和水文情况而定。 据地质和水文情况而定。
E
E
E
E
高 C C 速 公 M2 S2 S2 路 S1 S1 W W 、 M1 L2 L2 一 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 100km/h时为 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 级 C—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 0.25m; 左侧硬路肩宽度; 右侧硬路肩宽度; 左侧硬路肩宽度 右侧硬路肩宽度 左侧路 公 0.25m;L1—左侧硬路肩宽度;L2—右侧硬路肩宽度;S1—左侧路 缘带宽度; 右侧路缘带宽度; 中间带宽度; 右侧路缘带宽度 中间带宽度 中央分 路 缘带宽度;S2—右侧路缘带宽度;M1—中间带宽度;M2—中央分 隔带宽度; 隧道内检修道宽度 隧道内检修道宽度; 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整 隔带宽度;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 L≤1m时 E=L; L>1m,E=1m; 净高 净高, L≤1m时,E=L;当L>1m,E=1m;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 体 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为5.00m 三级、 5.00m, 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为5.00m,三级、四级公 式)路为4.50m;L—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 路为4.50m 4.50m; 侧向宽度 高速公路、 侧向宽度,
一般路堑
当路基挖方深度小于20m, 当路基挖方深度小于20m,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 20m 般路堑。路堑路段均应设置边沟, 般路堑。路堑路段均应设置边沟,边沟断面可根据土质情 况采用梯形、矩形或三角形,内侧边坡可采用1:0 1:0( 况采用梯形、矩形或三角形,内侧边坡可采用1:0(矩 )、1:0 1:1.5(梯形)、1:2-1:3(三角形), 1:0)、1:2 ),外侧边 形)、1:0-1:1.5(梯形)、1:2-1:3(三角形),外侧边 坡与路堑边坡相同。 坡与路堑边坡相同。为拦截上侧地面迳流以保证边坡的稳 应在坡顶外至少5m处设置截水沟, 5m处设置截水沟 定,应在坡顶外至少5m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为底宽不小 0.5m的梯形断面 路堑段的废方, 的梯形断面, 于0.5m的梯形断面,路堑段的废方,应作成规则形状的弃 土堆,一般置于下侧坡顶外至少3m 3m处 土堆,一般置于下侧坡顶外至少3m处。 ≥5m
2.路外集中取土:应尽量设在荒山、 2.路外集中取土:应尽量设在荒山、荒地和地势较高的山 路外集中取土 地上,取土坑的宽度和深度,应与当地联系,统筹规划、 地上,取土坑的宽度和深度,应与当地联系,统筹规划、 布置。 布置。
(六)弃土堆
路基挖方尽量考虑移挖作填,或利用废方造田, 路基挖方尽量考虑移挖作填,或利用废方造田,以便减少 废方。为防止废方堆置不当而影响路堑边坡, 废方。为防止废方堆置不当而影响路堑边坡,或因弃土不 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弃土堆的设置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弃土堆的设置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位置的选择 弃土堆通常选择路堑下方荒地或低洼处; 位置的选择: 1.位置的选择:弃土堆通常选择路堑下方荒地或低洼处; 当地面横坡小于1∶5 可在路堑两侧设置,此时, 当地面横坡小于1∶5 时,可在路堑两侧设置,此时,若 路堑上方需设截水沟,截水沟应设在弃土堆外; 路堑上方需设截水沟,截水沟应设在弃土堆外;弃土堆的 内侧坡脚与路堑边坡坡顶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坚硬时, 内侧坡脚与路堑边坡坡顶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坚硬时,应 不小于3m 当土质潮湿软弱时应不小于路堑深度H 5m。 不小于3m ,当土质潮湿软弱时应不小于路堑深度H加5m。 2.外形 弃土堆的形状应规则整齐,顶宽视弃土数量而定, 外形: 2.外形:弃土堆的形状应规则整齐,顶宽视弃土数量而定, 顶面有2%的向外横坡, 2%的向外横坡 顶面有2%的向外横坡,高度一般不超过 3m ,边坡不陡于 1∶1.5 。
护肩
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 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当地面横坡太陡 ,或填土高度 较大坡脚难以填筑,可采用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 较大坡脚难以填筑,可采用砌石路基或挡土墙路基,砌石 路基可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支挡构造物, 路基可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支挡构造物,能支挡填方稳 定路基,它与挡土墙不同的是, 定路基,它与挡土墙不同的是,砌体与路基几乎成为一个 整体,而挡土墙不依靠路基也能独立稳定。挡土墙、 整体,而挡土墙不依靠路基也能独立稳定。挡土墙、护墙 的断面尺寸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确定。 的断面尺寸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确定。
护肩路基:当地面横坡较陡,填土高度不大但坡脚太远 护肩路基 当地面横坡较陡,
不宜填筑时,可采用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大于2m, 不宜填筑时,可采用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大于2m,内外 2m 坡面可以直立,基底为1∶5的向内倾斜坡面;墙高≤1m时 1∶5的向内倾斜坡面 坡面可以直立,基底为1∶5的向内倾斜坡面;墙高≤1m时, 0.8m,墙高≤2m时 顶宽为1m 1m。 顶宽为 0.8m,墙高≤2m时,顶宽为1m。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学习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公路建筑限界,路基边坡的确定,横断面设计方法, 公路建筑限界,路基边坡的确定,横断面设计方法,路基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 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公路横断 公路横断面图 面设计是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 面设计是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 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形式、 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 的位置和尺寸。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断面尺寸、 的位置和尺寸。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断面尺寸、强度 和稳定性,使之经济合理, 和稳定性,使之经济合理,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 算、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 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
第二节 公路建筑限界与公路用地
公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 公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 又称净空 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 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 两部分组成。建筑限界的上缘边界线为水平线( 两部分组成。建筑限界的上缘边界线为水平线(超高路段 与超高横坡平行),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 ),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 与超高横坡平行),两侧边界线与水平线垂直(超高路段 与路面垂直)。在横断面设计时,应充分研究各路幅组成 与路面垂直)。在横断面设计时, )。在横断面设计时 要素与公路公共设施之间的关系, 要素与公路公共设施之间的关系,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安 正确设计,公路标志、标牌、护栏、照明灯柱、电杆、 排、正确设计,公路标志、标牌、护栏、照明灯柱、电杆、 行道树、桥墩、 行道树、桥墩、桥台等设施的任何部件不能侵入建筑限界 之内。 之内。
41
Hale Waihona Puke ---24--- 21.5
20
各级公路路基宽度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 km/h) (km/h) 车道数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80 60 2 2 40 2 30 2 20 2或 1 6. 5 双车道) (双车道) 4. 5 单车道) (单车道)
路 一般值 12 10 8.5 7.5 基 宽 度 最小值 10 8.5 ( m)
二、典型横断面
一般路堤
B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0m大于0.5m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路基填土高度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0m大于0.5m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20m大于0.5m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小于0.5m 的路堤称为矮路堤,矮路堤必须在边坡坡脚处设计边沟。 小于0.5m 的路堤称为矮路堤,矮路堤必须在边坡坡脚处设计边沟。 当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 可以直接填筑路基,地基可不予处理; 当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 时,可以直接填筑路基,地基可不予处理;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5时,地基必须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5时 地基必须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1∶5 台阶的底面应向内倾斜2%~4%,台阶的高度, 台阶的底面应向内倾斜2%~4%,台阶的高度,填土时视分层填筑的高 2% 度而定,一般每层不大于0.5m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2 度而定,一般每层不大于0.5m ;当地面横坡度陡于1∶2 时,除地基 应挖成台阶外,还应设置支挡工程。 应挖成台阶外,还应设置支挡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