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地基碾压加固
共41页 第7页
2.1 定性;降低软 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 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坚实稳定的建筑地基
在可靠地基上建造的基础
共41页 第8页
2.1 地基加固的原理
地基处理的对象
在 软 土 层 上 回 填 好 土
共41页 第12页
2.2 地基加固的方法
换填法
软土层较厚时,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去,代 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持力层。采用砂石、三合土、矿 渣、素土等材料换土的地基分别称为砂石地基、三合土 地基、粉煤灰地基。
砂 石 地 基 施 工 砂石垫层剖面图
共41页 第13页
土桩置换法
二 土桩置换法
1 散体材料桩 砂石桩,石灰桩
2 胶结掺和料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土桩 高压喷射注浆桩
(1)砂和砂石地基(垫层) 禁忌1: 用干细砂或含泥量大的砂铺设砂地基 现象、危害性: 干细砂含水量低,孔隙率大,难以振捣,压
夯实;含泥量大的砂铺设砂地基,阻塞排水通道,不利于下层地基 孔隙水排出,两者都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变形大。
⑴ 改变建筑体形,简化建筑平面; ⑵ 调整荷载差异; ⑶ 合理设置沉降缝; ⑷ 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 ⑸ 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⑹ 偏心荷载较大时,对基础进行移轴处理; ⑺ 施工中正确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
共41页 第10页
2 地基加固处理
2.2.2地基加固的方法
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非是:“挖”、 “填”、“换”、“夯”、“压”、“挤”、“拌”七个
共41页 第3页
1 基坑验槽
2.1.2轻便勘探验槽
轻便勘探验槽是用钎探、轻便动力触探、手摇小螺纹钻、洛阳 铲等对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的土层进行勘探,或对上述观察、夯或 拍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探查。
基坑底层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共41页 第4页
钎探验槽
• 钎探是用锤将钢钎打入坑槽底以下土层内的一定深度, 根据锤击次数和入土难易程度来判断土地软硬情况及 有无土洞、枯井、墓穴和软弱下卧层核对基槽土质和 地下水情况
当结构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又较软弱(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大),不 能作为天然地基时,可采取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改善地基性质,提 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和基础埋置深度。
共41页 第6页
地基加固原理
2.1 地基加固的原理
“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
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加固方法均是从这一 加固原理出发 。
验槽的方法以观察为主,辅以夯、拍或轻便勘探。
基坑验槽
基坑验槽
共41页 第1页
2.1.1 观察验槽
观察验槽的内容包括: ⑴ 检查基坑(槽)的位置、断面尺寸、
标高和边坡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 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老土层(地基 持力层)上,是否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⑶ 对整个槽底土进行全面观察:土的 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 匀一致,有无局部过软或过硬;土的含水 量情况,有无过干过湿;在槽底行走或夯 拍,有无振颤现象或空穴声音等。
1 基坑验槽
拉线检查
挖掘探查 共41页 第2页
观察验槽应重点注意柱基、 墙角、承重墙下受力较大的部位。 仔细观察基底土的结构、孔隙、 湿度、含有物等,并与设计勘察 资料相比较,确定是否已挖到设 计的土层。对于可疑之处应局部 下挖检查。
1 基坑验槽
夯、拍验槽
夯、拍验槽是用木夯、蛙式打夯机或其他施工工具对干燥的基坑进 行夯、拍(对潮湿和软土地基不宜夯、拍,以免破坏基底土层),从 夯、拍声音判断土中是否存在土洞或墓穴。对可疑迹象,应用轻便勘 探仪进一步调查。
步骤: 1.绘制钎探点布置图 2.准备锤和钢钎 3.按钎探顺序号进行钎探施工 4.要求大钎时用力一致,落锤高度一致 5.结束后应从上而下逐步分析钎探情况 6.钎探后的孔用砂填实
1.3 轻便勘探验槽
地基钎探施工现场
轻、重型 动力触探仪
地基钎探施工现场
动力、静力触探 一体履带车系统
共41页 第5页
无法验槽的情况
土木工程施工
地基处理 与桩基工程
第1讲 基坑验槽 第2讲 地基加固处理 第3讲 桩基施工
第4讲 基坑验槽及地基加固处理
2.1基坑验槽
当基坑(槽)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方 和业主代表共同检查坑底土层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是否存在
填井、填塘、暗沟、墓穴等不良情况,这称为验槽。
防治措施: 砂地基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 粗砂。当用细砂应掺加25%—30%的粒径20-50mm的卵石(或碎 石),但要分布均匀;或掺加一定比例的中、粗砂拌均,在最优含 水量下分层铺设,振捣或压、夯实;砂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 地基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禁忌2 人工级配砂石地基不拌合均匀铺设 现象、危害性 人工级配砂石地基配合比例是通过试验确 定,如不拌合均匀铺设,将使地基中存在不同比例的砂石料, 甚至出现砂窝或石子窝,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降低地基承载力, 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 防治措施 人工级配砂石料必须按体积比或重量比准确计量, 用人工或机械拌合均匀,分层铺填夯、压实;不合要求的部位应挖 出,重新拌合均匀,再按要求铺填夯、压密实。
字。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或变形 满足不了建筑地基的要求,而软 弱土层的厚度不大时,挖去软土 层将基础置于承载力大的基岩或 坚硬的土层中,最为经济。
挖去厚度不大的软土层 共41页 第11页
2.2 地基加固的方法
当软土层较厚、承载力或变形又与建筑地基要求的差距 不大时,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 高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
⑴ 软弱地基包括:淤泥、
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
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⑵ 特殊土地基包括:软土、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 土等地基。
吹填土的施工现场
淤泥质土
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
共41页 第9页
2.1 地基加固的原理
地基加固处理的综合措施
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 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方案方面均采取相应措 施,绝不能单纯对地基进行处理。其具体措施有:
•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 基槽地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痕,槽底土扰动明显 • 槽底有明显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
铲齿痕迹 •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
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第4讲 基坑验槽及地基加固处理
2.2地基加固处理
2.2.1 地基加固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