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浅谈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及运营期安全保障技术2014-02-10 河北交通沧州泊头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刘淑敏【声明】:转载《中国公路》《中国交通信息化》《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公路文化》《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交通决策参考》稿件须经书面授权。

索取授权书 QQ: 471885979【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市农村公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规模不断扩大,公路质量,通达深度逐步提高,道路交通环境日益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公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出行环境,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农村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农村公路建设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注重培育“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恪尽职守,确保工程质量。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国家政策、技术规范、施工工艺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的建设行为等因素都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

(一)设计方案粗糙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从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到勘察设计、项目实施周期较长。

设计阶段把关不严、方案粗糙,将会导致以后的施工中出现质量、安全隐患,还会因此影响工程的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设计主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技能,很多设计方案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甚至与实际严重脱节,就是设计人员闭门造车造成的。

(二)施工队伍公路施工经验、技术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有的施工队伍公路施工经历较少。

一无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二无足够、合格的技术管理人员,这对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来说是个难题,没有经验就容易出问题。

对施工前期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不到位,在施工作业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调度、现场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没有能力或力不从心,致使工程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公路建设的“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级有待进一步普及和完善。

质量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理队伍制约机制尚不健全。

交通主管部门对监理市场主要是宏观管理,多是对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进行管理,对监理单位的行为,监理工作运行情况,监理工作成效等的动态管理缺乏手段,在法规、行政、经济等方面,对监理单位的制约机制尚不完善。

2.政府监督网络未普及。

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致使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3.质量管理各方的质量检测设备、手段不完善。

大部分设计、监理、施工、监督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还不能满足质量检测工作需要,有的与实际要求相差很大,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二、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一)加强源头控制首先,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要从工程设计方面入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其次,工程设计方案除了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可实施性,也就是说要综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使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益性。

最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作好后续的服务跟踪工作。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设计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如地质变化、自然灾害等。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必须遵循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节约成本而降低设计要求。

(二)加强过程控制农村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应各负其责,相应履行工程设计、施工控制、质量监管、监督审查的职能。

从施工方面来说,控制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质保体系能保证质量控制有序、高效运行,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决策保证。

没有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制定、完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是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细化,是质量保证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

实施质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质量自检措施。

自检措施应从检测程序、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等方面着手,层层把关,环环紧扣。

尤其是要注重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自检,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实施质量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对主要原材料的检测控制。

要从入围厂家的选择、进场材料的试验检测、加工安装的工序监控等方面着手,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成后发现材料质量问题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返工或其它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补救措施。

其次要注重对施工工序的过程控制。

纵然原材料合格,施工方案可行,保障措施完备,但是如果施工工序不当,往往会使前面的努力付诸东流。

施工工序除了按照一般的施工原理、技术措施、工艺流程进行之外,还必须遵循项目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工序的相关要求。

加强与设计、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严格执行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关于质量控制方面的文件、工作指令。

很多质量隐患和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工程的相关各方缺乏沟通或者是相互推委、扯皮造成的。

(三)加强跟踪控制对于已完工的工程,在质量缺陷责任期内,如果存在路基沉陷、桥头跳车、路面早期破坏、边坡失稳等质量问题,必须适时对其进行跟踪测控,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路基填筑必须使用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垃圾、腐植土。

路基填料内不得混有草皮、树根和超大粒径石块。

(2)路基填筑前,对土质材料必须做液塑限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填筑性能、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分层填筑、碾压;严格控制含水量,合理确定摊铺厚度,并逐层检查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和压实均匀性。

(4)桥涵等构造物台后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砂砾石、碎石),分层回填碾压。

(5)山区路基施工要确保上、下边坡稳定,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通畅。

2.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外购和自采的原材料必须经试验验证,保证材料规格和质量符合标准。

(2)基层、底基层施工时必须保证计量准确、拌合均匀,保证厚度,并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碾压,使其达到最大密实度;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保证拌和深度,不得留有夹层;基层完工后应及时养生,控制交通。

(3)路面面层采用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凝土结构时,要严格按有关规范加强质量控制;采用水泥路面结构时,应加强配合比、水泥用量、拌和、养生、切缝、灌缝的质量控制。

路面面层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交通的疏导与管制。

3.桥涵结构物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必须经过试验,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2)切实加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生产、运输、浇注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生产必须以重量法计量,保证振捣、养生质量。

(3)普通钢筋混凝土施工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平整度,支撑牢固不漏浆;钢筋直径、数量、间距,钢筋加工、焊接、使用焊条质量均应满足规范规定。

预应力结构应严格按规范控制质量。

(4)防护工程的圬工砌体必须选用无风化、无水锈石料,强度及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砂浆拌制必须采用重量法计量,机械拌合;石料砌筑前应洒水冲洗干净,砂浆应饱满,注意养生。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措施是管理的保证,管理是质量的灵魂。

三、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的有关规定,公路建设必须建立“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中,企业自检是基础,社会监理是关键,法人管理是核心,政府监督是保障。

但是,制度虽然有了,在农村公路中的运转效果差异较大。

1.在企业自检方面,这个环节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说明了企业自检的重要性。

工程是做出来的,一项工程由作业工人实施、经施工自检人员检验合格才能提交。

但是,在当前公路大建设的背景下:(1)施工挂靠现象难以禁止,项目负责人利润至上,施工技术管理力量投入不足,施工单位自检设备投入不足。

(2)是从事自检的人员缺少工作经验、能力不足。

(3)施工工人流动性大,技术熟练程度不足,技术交底工作不能很好开展,加之工人单位计价工资较低,为了完成产量而放松质量。

(4)试验检测数据造假现象未能完全杜绝,有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力量不足或施工中对质量、试验检测工作的认识不足,工程质量资料欠缺,质检资料、试验检测数据存在造假现象。

2.在社会监理方面,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但有的监理单位既履约不好而且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还差,发现不了问题或者放任问题的存在。

监理工程师作为业主实施工程管理的化身,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管理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一个好的监理工程师不但可以分担业主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而且可以协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和问题,从而推动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由于现阶段公路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建设摊子大、战线长、监理取费低,监理单位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理资源投入不足,监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难尽人意,导致监理服务质量低下,监理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不良监理弄虚作假,不巡视不旁站不抽检、降低工程质量等等。

3.在法人管理方面,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特殊性决定了项目法人的特殊性。

在质量管理上,法人管理是核心,项目法人的质量意识、质量要求、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水平。

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项目法人都是交通运输局(或乡镇政府),由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乡镇基本没有技术人员),达到高水平的质量监管业务的人员就更少;所以就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存在意识上的松懈、管理上的盲点和要求上的低标准。

4.在政府监督方面,这是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中最后起保障作用的一个环节了。

对有的项目来说,由于企业自检的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施工监理的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法人管理的力量不足,因此,政府监督的工作量极大。

为确保公路建设质量,质监人员在各个施工现场马不停蹄的东奔西跑、疲于奔命,生怕有所疏忽或遗漏而酿成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