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第3章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

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第3章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


试飞及制 造检查
动力装置
发动机及 螺旋桨
民用航空器持续性适航管理是指航空器满足初始适 航管理要求,取得适航证并投入运营后,为保持它 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所进行的 管理。航空器以及航空器的使用、维修人员和单位 是持续适航管理的三个主要对象。
由于各国适航管理部门和管理体制千差万别,为保证适航管理的权威性、 国际性、完整性、动态发展性和其独立性,各国基本上都有其共同特点, 即由管理航空运输的行业作为适航管理部门。美国是联邦航空局、英国民 用航空大臣;我国是国家民用航空总局。

国内飞机租赁公司起步较晚,市场被外资垄断;

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得到法律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较少,缺乏系统的法律规
定和政策指引;

国内飞机租赁公司缺乏金融资本和相关产业资本支持,业界合作刚刚起步,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秩。
湿租;是指航空承运人租赁外国民用航空承运人带机组的民用航空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旅客、货物、邮件航空运输的活动。
✓ 民用航空器权利的含义; ✓ 民用航空器权利的种类; ✓ 民用航空器登记制度的含义以及作用。
民用航空器权利,包括对民用航空器构架、发动机、 螺旋桨、无线电设备和其他一切为了在民用航空器上 使用的,无论安装于其上或者暂时拆离的物品的权利。
– 民用航空器所有权; – 通过购买行为取得并占有民用航空器的权利; – 根据租赁期限为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占有民用航空器的
(四)民用航空器使用适航管理(民航法第37条规定 P102) 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方可飞行。同时, 民航法第38条还规定(三条):
1、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或承租人要按照适航证书规定使用 范围使用民用航空器。
2、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或承租人应当做好民用航空器的维 修保养工作。
3、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或承租人要保证民用航空器处于适 航状态。
初始适航
设计
制造
使用
维修
持续适航
初始适航管理是——指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 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 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部件的设计、 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也就是在航空器交付使 用前,适航部门根据各类适航标准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所 进行的管理。
– 援救该民用航空器的报酬; – 保管维护该民用航空器的必须费用。
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委托 拍卖人进行公开拍卖的行为。其目的是在于将被查封、扣押 的财产通过拍卖变现,用于清偿债务。
✓ 民用航空器租赁的含义、分类; ✓ 民用航空器融资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的含义。
民用航空器租赁是指民用航空器出租人通过订立一项租赁合同,将航 空器租予承租人。该航空器由承租人从制造人或者供应商那里选定, 在租赁期间,出租人保持对该航空器的所有权,而承租人在一定的期 间付给规定的租金,就可以占有并使用该航空器。现行的租赁方式有 两种: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 ——进行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 • ——颁发型号合格证件、生产许可证件及适航
证件; • ——实施持续性的监督管理;
最终审定会议
申请 成立审定小组
试飞前会议 飞行试飞及评审
制定审定计划 确定审定基础
颁发TIA(型号检查核准书)
批准飞行手册 完成TC数据单
颁发型号合格证及数据单
结构 机械/环境 电子/电气
干租:是指航空承运人仅仅租赁航空器而不提供飞行机组的租赁。
✓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含义以及目的。 ✓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特征。
定义: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是——指航空器主管机关依 照法律规定,对航空器的设计、定型开始,到生产、使 用直至停止使用的全过程施行监督,以保证航空器始终 处于适航状态的科学管理。简单地讲,航空器的适航管 理就是对航空器适航性的管理。
所谓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有关航空器的安全或结构完整的品质特 性,包括航空器的部件和分系统的性能水平以及操作特点上的安全或 结构完整的品质特性。简言之,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航空器适合空中 航行并能保障安全的规定性。
➢权威性:适航规章、规则、标准等具有强制性,适航管理部门具有高度 的权威性 ➢国际性:民用航空器既是国际民航运输的重要工具,又是国际上的重要 商品 ➢完整性: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直至退役全过程监管 ➢动态发展性:适航管理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独立性:适航部门是独立于民用航空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环节之 外的审查监督机构。
《芝加哥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本公约不妨碍两 个或两个以上缔约国组成航空运输的联营组织或国际 性经营机构,以及在任何航线或地区合营航班”; “理事会应决定本公约关于航空器国籍的规定以何种 方式适用于国际经营机构所用的航空器。”
航空器登记国对在域外的本国航空器享有的权利:
✓ 管辖权(这种域外管辖权有时与领土地国的属地管辖权相冲 突);
民用航空器融资性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对供货方和 民用航空器的选择,购得民用航空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由承租人定期交纳租金。
民用航空器经营性租赁是指由承租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从 出租人那里租用航空器,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租赁期满, 承租人将航空器按租赁合同中规定的技术状况退还给出租 人。
– 民航市场规模巨大,市场容量有较大发展潜力; – 我国航空租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跨国公司垄断,民族企业受制。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对中国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实施全面 适航管理。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航空器的 设计、制造、维护与维修。
(一)民用航空器设计适航管理(民航法第34条规定 P100)对民用航 空器设计进行型号合格审查,是适航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符合适航标 准、通过了型号合格审定,取得了型号合格证的民用航空器,才具备投 入生产的资格。 (二)民用航空器的生产、维修适航管理(民航法第35条规定 P101) 该法律明确规定:只的取得生产许可证、维修许可证的生产者和维修者, 才能从事航空器的生产和维修。 (三)民和航空器进出口适航管理。首次进口中国的外国航空器,应向 民航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型号认可证书;我国生产的民用航空器要出口 的,须由国家民航总局签发出口适航证。
航空器国籍的重要意义在于:航空器的国籍,是航空器与 登记过相联系的“法律纽带”。
登记制度是各国民商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确定财产所有 权的规则,即对不动产和价值重大的动产(例如轮船、 飞机、汽车等)必须向国家有关当局注册登记。
芝加哥会议制定的国际航班过境协定和国际航空运输 协定中,以及后来大量缔约的双边航空协定中,一般都 规定有“实质性所有权与有效控制”。
法律地位,指法律主体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 一缔约国的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其他方式 的许可并遵照其中的规定,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 空飞行或再次领土上降落。
✓ 民用航空器必须遵守飞入国的法律和规章; ✓ 必须按规定在设关机场降停;接受海关和其它检查,遵守关 于入境、放行、移民、护照、海关及检疫规章等; ✓ 缔约各国的有关当局有权对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在降停或飞 离时进行检查,并查验本公约规定的证件和其他文件,但应避 免不合理的延误。 ✓ 每一国家在行使其主权时,对未经允许而飞越其领土的民用 航空器,有权要求该航空器在指定的机场降落;该国也可以给 该航空器任何其他指令,以终止此类侵犯。
3
✓ 航空器、民用航空器以及国家航空器的定义; ✓ 国家航空器的法律地位; ✓ 民用航空器的法律地位。
有关航空器的首次表述是在1919年《巴黎公约》的附件 A中,称“航空器是指可以从空气的反作用力作支撑的任何 器械”。它包括重于空气的飞机、飞船、滑翔机、直升机, 也包含轻于空气的氢气球,其关键在于该器械有无升力。
✓ 民用航空器国籍的意义; ✓ 民用航空器国籍管理的基本原则; ✓ 民用航空器登记过的权利和义务;
国籍制度最早是用来识别某一自然人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它是指一 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而隶属于该国。这种关系意味着个人效忠 国家和国家保护个人的义务。概括地说:国籍是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的 固定的法律联系,也是国家实行外交保护权利的法律依据。在现代社会中, 国籍的概念已经从自然人扩大到法人、船舶、航空器以及一般财产。
按国家民航总局颁布的《民用航空器运行适航管理规定》 执行 (一)一般规定 (二)营运人的适航责任 (三)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记录本
(1)营运人应当按照民航总局的规定获得批准或许可,并遵守获准的条件 从事航空器运行。
一般 登记
变更 登记
临时 登记
注销 登记
航空器国籍登记的程序
国籍标志:是识别航空器国籍的标志。由一组字组成, 从国际电信联盟分配给航空器登记过的无线电呼叫信 号中的国籍代号系列中选用,并将国籍标志通知国际 民用航空组织。 登记标志:是航空器登记国在航空器登记后指定的标 志。登记标志须是字母、数字或者两者的组合,列在 国籍标志之后。
权利; –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
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是指权利登记机关即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应权利登记申请人的申请,对民用航空器权利人、权利性质及种类、 权利取得时间、民用航空器国籍等有关事项,在专门权利登记簿中进 行记载的一种法律制度。
– 确认权利; – 实施管理; – 公示社会。
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是指债权人就援救民用航空器的报酬、保管维护该 民用航空器的必须费用向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承租人提出赔偿请求, 对产生该赔偿请求的民用航空器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好处:从根本上杜绝了无人管辖、双重或多重管辖的 混乱。
问题:当各国航空企业之间互换飞机、租机与包机时, 就会使国籍登记国与经营人所属国相分离,由此引起 一系列复杂法律问题。
1961年夏,英国某航空公司租用一架不带机组飞机,在从美国飞 往法国诺曼底途中,在机上的外国旅客间发生犯罪行为。当英国法 院受理此案时才发现,该飞机的经营人和机组人员虽都是英国人, 而飞机本身却是在黎巴嫩登记的,具有黎巴嫩国籍。按英国法,英 国法院无权管辖,需将案件移交给黎巴嫩法院。这需要将案件的全 部证据、资料及证人转移到黎巴嫩,而按双边司法协助条款,手续 繁杂又耗时费钱。因黎巴嫩与此案毫无牵连,该国法院没有兴趣受 理,成为一大负担。结果此事不了了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