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张家口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浅析---老城区堡子里归化改造的意义0000
张家口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浅析---老城区堡子里归化改造的意义0000
2、选题意义: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城市就扮演了这个角色。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理解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
2008年1月中旬左右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8年2月-----2008年4月论文修改。自我否定,自我辨证与老师探讨,撰写论文初稿。
2008年4月定稿。
六、论文提纲: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写老城规化改造的意义
前言
一、堡子里的形成及现状
1.1堡子里的简要说明
1.2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堡子里的现状
八、参考文献:
书籍
1张旭明,《张家口市志》[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一版
2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3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南方建筑>>2006年10期
4张廷玉,《明史》[J]中华书局
5吴良镛,〈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城市发展研究》[M],2004年第1期
5、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探讨堡子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旨在理清城市文脉,将文化现象整合提升为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四、研究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研究条件
可以亲身到堡子里,进行实地考察,阅读相关资料书籍,研究堡子里的历史文化发展。
2、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是精神方面的,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和谐、活泼快乐、礼让互助、文化丰富高尚的文明环境。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要从对待文化的态度上进行转变。
.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通过实地考察,根据学术界已有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从张家口本身的历史文化、相关的上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老城区资料,从实际情况、具体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等方面入手,对张家口老城区的规划改造的意义进行研究、阐释。
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张家口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浅析---老城区堡子里归化改造的意义
姓名:刘志
院系:文学院美术系
专业:美术学
年级:2004
学号:2004340215
指导教师:吕跃东
开题时间:2007年12月28日
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制
论文题目
张家口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浅析----老城区堡子里规划改造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研究目的:
本论文其目的就是要确定老城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做到如何延续城市的文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韩国人的守礼,都是一眼可以看到的性格特征。城市也一样它有特定的性格,城市的性格是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城市就扮演了这个角色。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对于张家口这种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城市如何进行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保护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
堡子里现状比较混乱,空间更加密集,承担着较重的城市功能,导致城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得不到保护。损坏比较严重。
3、解决措施
遵循保护、改善、整饬、更新改造、拆除五种模式对历史街区的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五、进度安排
2007年12月-----2008年1月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课题来源
自拟
研究方向
老城区的保护,发展、开发及其传承作用
报告内容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1、选题依据:(学城市规划出身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演讲中指出,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不仅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一个人工的环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容器,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老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起源,它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韩国人的守礼,都是一眼可以看到的性格特征。城市也一样它有特定的性格,城市的性格是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的。张家口,亦称“张垣”,素有“塞北明珠”之美誉。堡子里位于张家口桥西区.堡子里是张家口堡的俗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历经沧桑,它已度过600多年的悠久岁月。雄山秀水间,环以晋、冀、内蒙以及京、津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平年代,是商旅荟萃的闹市;狼烟烽火,则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历史名城的发祥地就是——桥西区堡子里。
学术论文:
1王昊亮,〈历史文化城市的更新、保护与发展〉《装饰》2004年第08期
3虞河岳,《希腊雅典看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央视百家讲坛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专家组成员
(不得少于三人)
姓名
职称
所在教研室
2、理论依据: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研究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
3、研究内容: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方面的,为人们提供一个工作方便、生活安逸、环境优美、稳定安全的体系环境。
3.历史元素的复原
4.鸟瞰院落的整治
5.密切文化元素
三、堡子里规划改造后的作用及其意义
1.拯救城市之根展现城市内涵
2.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关乎未来。
七、预期研究结果
本文借鉴欧洲老城区和上海石库门传统建筑融入上海新天地的规划改造的经验,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对堡子里老城区的规划改造进行阐释,尝试用整合资源的方法对老城区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城市本身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城市断层文化的意义。
二、老城区的规划改造
2.1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2.2堡子里及规划改造中看法
1.参考借鉴成功的案例
2.规划原则: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
3.注重历史风貌
4.原有生活习俗的保护
2.3堡子里规划改造中的具体措施
1.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