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外实践作业
题目“首义纪念馆”之行
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类(车辆)
班级车辆1506
授课教师郭善林
一、 活动时间:2016年5月28日
二、 活动地点:武昌首义纪念馆
三、 活动目的: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时代背景与国防现状,学习革命先烈们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让爱祖国的心情完成理性的、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
同时也应反思历史,分析当初国贫积弱的原因;对比于当下,展开对未来国防力量发展方向的思考。
四、 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
五、 参观感想
分工 姓名 学号 组长 时贞勃 0121507780606 记录 盛树轩 0121507780623 王瑞强 0121507780603 照相 谭童心 0121507780615 恩唯远 0121507780602 联络
王宇迪 孙珂 现场解说 张国磊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的感想
(时贞勃)
走近红楼,便感受到一股历史的气息,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回到了那个国贫积弱,人民备受压迫的时代。
这处辛亥革命的历史遗迹,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虽然身处安逸环境之中,但断不能忘记那些曾为百姓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时时刻刻都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
身处典雅庄重的建筑中,满眼望去,都是历史。
凝聚其中的,仍是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息。
照片上短暂而又变幻的瞬间,或是战士们出生入死的身影,或是孙中山、黄兴等人睿智思考的目光。
内心深处泛起的便是浓重的景仰之情。
正是由于他们的英勇奋战与流血牺牲,他们那崇高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的引领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的条件啊。
武昌首义纪念馆就是一张鲜明的历史名片。
我们应当积极发挥它所彰显出来的敢为天下先、甘为民生洒热血的精神,让历史精神在新时代下重新焕发光彩,也就相当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在面临巨大的机遇之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从国内的社会问题还是国际上的争端。
祖国并未处于绝对的安宁之中,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积
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为中国国防事业献出有力的力量。
站在红楼之上,我感慨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同时还有更多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
江水浩荡,青山峥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前辈们的伟大精神的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为祖国的统一富强而更加努力拼搏,为之奋斗不懈。
感想
(孙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辛亥革命,已过百年,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无法触摸。
但当你静心呼吸时,他就会进入你的身体,汇入你的血液,融入你的灵魂。
因为他已经化为空气,长存于世。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何缘故让他们这么的热衷于革命。
其实也不用多想,但也不能不多想,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的是中国血,骨子里存的是中华魂。
正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的一腔热血,将中国的历史推向进步,让后人敬仰。
早就听说红楼的存在,于是乎,今天下午,我和同伴一起踏上了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路上。
站在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前,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就那么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可爱。
他得美是魅力,一种高尚人格的魅力;他的可爱是执着,一种对中国革命永不放弃的执着。
一生鞠躬尽瘁,奋斗于中国革命,忧国忧民,任劳任怨,他要的不是名利,只是国家的繁荣富强。
望着今日富强的祖国,幸福的人民,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
“红楼”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是红砖。
红色象征着破晓而出的红日,正因如此人们已习惯将红色与革命联系起来。
红楼的红色代表着辛亥革命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但我今天看到的红色并不是那样的,此时它在我眼中是辛亥革命中英烈的鲜血!鲜血!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不知怎样说,怎样表达才会真实反映我的内心。
也许是因为我想把它们藏于我心中,让我不断反思。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中国的近代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沉重,而更多的是一份警醒与反思。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
现在大一生活就快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年中,你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我感觉我像浮萍,任风吹,任水冲。
孙中山先生的生活好吗?我觉得很好,因为他有追求,他有远大的抱负,他短暂的一生都在全身心地投入他是爱国事业中,不管怎样他是幸福的、他是快乐的。
也许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挣扎。
但是在他们牺牲后,他们也许可以说是无悔的,而我们呢?我承认国家、政府开放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想让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但是我们在感怀先辈们的事迹之时,是否应该反省下自身呢?不要再埋怨列强的残忍,当时政府的无能,以史为鉴,活在当下吧!其实,强大自己,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因为国家需要每个人的贡献。
心灵的触动,行动的起航!每天破晓而出的红日好美,我要成为
夸父,追逐那片红,做自己的红日。
我们的未来就是那轮“每天都在重生的破晓红日”!
感想
(谭童心)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辛亥革命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
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
通过参观,同学们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这次参观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感想:
第一,辛亥革命纪念馆在展现中国革命史,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机关单位职员乃至海外华侨来到这里参观。
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总是能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艰辛,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二,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虽高楼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楼之风貌。
它宏伟壮观,装饰典雅,让人们留连忘返:它的宏伟显示了民国时期建筑工艺之高超;它的壮观,体现了当时人民的聪明才智。
光阴似箭,近百年已经过去,“红楼”却仍旧英名长存、璀璨至今,可见“红楼”所代表的英勇无畏、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爱国爱民的精神不倒。
“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激励有志之士发扬传统精神,不怕吃苦、奋斗不息,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结束后,爱国之情涌上心头,写下此次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目前中国正在飞速发展,我们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万分自豪。
先烈们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感想
(王宇迪)
这次的军事理论实践中,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
旧址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在满怀期待和敬意中,我们来到了红楼前,看着这栋饱经沧桑的建筑,我仿佛感受到当初我们武汉先辈打响第一枪的勇气,平地一声雷,震撼了我的心。
一步步的走进红楼,那颓圮的墙,那歪倒的椅,或许我
的脚下当初曾流淌着血,或许曾经的这片天空弥漫着火药的气息,总之这里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到畏惧。
此次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让我们感受颇深,深深地了解到,我们现在拥有的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生活,这一切都是党的几代领袖们、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
我们要把前辈遗留下来的遗愿,牢记心头,时刻准备着。
我们要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工作,服务群众,乐于奉献,安慰地下先烈。
希望早日加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中,接受党的教育,党的召唤,改掉落后的一面,全心全意投入到为党的事业工作之中。
观首义纪念馆有感
(王瑞强)
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作为“辛亥首义”即武昌起义,在这儿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卓越战斗,也留下了无数可颂可扬的革命英雄,而首义纪念馆记录了这一切。
今次参观了首义纪念馆,看着革命先烈留下的遗物,听着解说员解说他们的丰功伟绩,英雄过往,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有多么渺小。
再想想今昔生存环境的对比,我深知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一定要居安思危,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我应该脚踏实地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们。
站在红楼外,怀着对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努力的怀忆历史,看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观赏照片和文物,了解着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对辛亥革命那段历史更新的认识的同时,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国防知识,时刻准备着,并努力成为一名够资格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将是我今后的努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