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教育对人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人的功能

学校教育对人的功能
当今社会,人们企图用教育去解决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并深信教育起到的作用总是正向的、积极的、促进的。

这样的教育泛化观点虽试图在思想上激励教育工作者的热情, 但在实践上却使教育工作者无所是从, 终使教育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使学校教育蒙受不白之冤。

学校教育的基础功能在促进人的发展。

曾有人说“在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他所犯下的错误从根本上讲总是显现了教师的错误。

”它暗含了教师要永远对学生抱以希望, 显示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但其中隐含的因果关系就有问题了。

若用这些理念的逻辑反观教育现实, 问题就来了: 学生逃课, 那一定是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 学生自杀, 那一定是学校给予的压力过重; 学生品德不良, 那一定是学校只重知识教育而不顾其他; 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那一定是教学过于专制; 等等。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它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 因为学生的发展除了学校的影响外, 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通常表现为教育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为之服务。

上世纪80年代后, 教育的生态、科技、人口、国防、消费、享有、法制等功能、价值也不断地被提出来。

教育功能由“一”到“多”, 由“多”到“万”。

教育社会功能无限扩充的直接后果是, 社会一有什么问题,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肯定出了问题。

如: 社会缺乏诚信, 就在学校进行诚信教育; 社会腐败严重, 就在学校进行廉洁教育; 环境污染严重, 就在学校进行环保教育;违法犯罪严重, 就在学校加强法制教育; 社会就业困难, 就在学校进行就业教育;交通秩序混乱, 就在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社会道德滑坡, 就要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等。

如此不断增加, 终使教育内容不堪重负。

学校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主要是通过知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人们过于看重学校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化的倾向十分严重。

在此情状下, 家庭教育主要不是促进孩
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是教孩子做题; 社会教育也不是着眼于为学生
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拓展学生的视野, 而是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 如奥数培训班、钢琴培训班等) 。

学校教育对其他教育的僭越, 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人的自由发展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底线教育( 也就是学校教育) 都应该
是一项专门促进人( 主要是学生) 的发展的活动。

学者们一般将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称为教育的“本体性”功能, 指出: “学生的发
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

”所以,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促进
学生的发展, 而对社会其他没有在学的人的直接作用是有限的, 对社会其
他系统的功能(如政治、经济等) 都是通过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间接实现的。

“以人为目的和出发点, 以成人为宗旨, 以人对人的方式来成人”, 这“构成了一道庄严的教育底线”。

如果离开了这条底线, 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 它不能决定
学生的发展。

教育, 不论组织、规划得多么好, 终究是发展的外因。

根据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所以仅靠学校教育, 无
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人们通常误认为, “教育可以决定受教育者的一切”。

事实上, 教育不能决定(只能是促进) 受教育者的发展, 更不能决定受教育者的
一切。

“儿童也有其成长的自然法则, 教师只不过是在儿童的自然成长中给了一点帮助, 就像园丁阻止任何妨碍植物生长的摧残一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