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胸

气胸

自发性气胸
定义
⏹指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肺内气体经裂口进入
胸膜腔,形成胸腔内积气。

⏹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及时确诊很重
要。

⏹有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两种,前者指肺部X
线无明显病变者发生的气胸;后者是继发于肺脏
各种疾病的气胸。

发病情况
⏹发病率较难准确统计,据文献报道是每年
(5-46)/10万,复发率为19.6%-56.1%,病死率
为1%-7.3%;在2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62%-69%,
3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83%-90%.
⏹少量气胸时,患者往往无症状,故本病实际发生
率远较临床所见为高。

⏹多见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
性,男女之比约5:1.
中医的认识
⏹属“胸痛”、“喘证”范畴.
⏹胸痛即胸部疼痛,属于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


由心肺病变所致。

本病的胸痛多呈持续性,常与
咳嗽、吐痰或呼吸有关。

⏹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鼻煽、抬肩、不能平卧为
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上有部分气胸患者表现为
喘证。

西医病因病理
一、特发性气胸:患者既往无明显肺部病变,由于肺尖部位胸膜下肺大泡破裂引起。

见于健康状况的青壮年,属瘦长体型者,可多次发生气胸。

形成机理:多与肺泡壁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或由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愈后的纤维牵拉及通气不畅,使肺泡或肺间质发生气肿样改变。

二、继发于肺部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阻塞性肺气肿、尘肺等。

形成机理:在肺部疾病基础上并发代偿性肺大泡时,由于其引流的小气道炎性狭窄,肺泡内压急骤升高导致肺大泡破裂。

2、肺组织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脓肿。

形成机理:脏层胸膜下的结核或癌性空洞破裂,肺脓肿侵蚀、溃破脏层胸膜等,可发生气胸,多为脓气胸。

常见诱因
⏹用力提取重物、用力屏气、剧烈运动、咳嗽、喷
嚏或大笑。

形成机理: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

三、机械通气致气压伤
形成机理:送气压力或气道峰压过高,将肺泡撑裂。

病理生理改变(一)
一、胸腔内积气,肺脏向肺门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或有皮下及纵隔气肿等变化。

大量气胸:肺组织受压萎陷,萎陷的肺泡无通气,肺通气量显著下降,而血流灌注仍正常,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机体代偿调节:病侧肺血流量减少,使健侧肺血流量增加,同时健侧肺组织代偿性的通气增加,V/Q 比例逐步恢复正常,使缺氧缓解
病理生理改变(二)
二、重症患者:可因心排出量下降,导致循环功能障碍。

形成机理:严重气胸时,大静脉受压,静脉回心血流受阻。

中医病因病机(一)
一、病因认识
内因:肺蕴痰热,或久病肺虚
外因: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
劳力伤肺(外伤损肺)
二、病机
痰热、寒饮、气滞,壅阻肺气,
肺膜受损,络气不和
中医病因病机(二)
三、病机传变
⏹“肺朝百脉”,肺为心行血
肺气郁滞,病重常累及于心:
心脉瘀阻,证见唇面紫黯
心阳暴脱,见厥脱危候
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气胸发生的快慢,气胸的类
型,肺受压的程度,肺及全身健康情况。

⏹气胸逐渐形成者,胸腔积气不多,症状可不典型。

若突然发生大量胸腔内积气,见急性呼吸困难和
胸痛。

一、症状
1、胸痛:急性起病的首发症状,患侧呈锐痛或刀割样,深吸气或咳嗽加重。

2、呼吸困难:与肺受压的程度及肺部有无慢性疾病相关,张力性气胸呈进行性呼吸困难。

3、咳嗽或刺激性干咳。

4、休克:多见于严重张力性气胸及心肺功能不全者。

二、体征(一)
1、典型体征:患侧胸廓膨隆,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大量气胸:气管、纵隔、心脏向健侧移位,左侧气胸时心浊音界消失,右侧气胸则肝浊音界下降。

体征(二)
3、少量或局部气胸,可无明显体征,尤其是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

但细心听诊两侧呼吸音:可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较对侧更为明显。

三、相关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

⏹X线表现:胸腔积气部位透亮度增强,肺纹理消
失,肺组织被压缩向肺门区,其边缘见发线状的
脏层胸膜阴影。

健侧肺可有代偿性肺气肿。

⏹少量气胸时,多局限于肺尖部,常被骨骼掩盖,
在后前位易遗漏。

可嘱患者深呼气或同时转动体
位进行透视才能发现。

诊断要点(一)
一、诊断依据:
1、用力过度、剧咳等诱因,或有肺部慢性疾病如肺气肿、肺大泡等病史。

2、突发一侧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体检有气胸体征,作出初步诊断。

3、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确诊。

诊断要点(二)
二、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有高血压和既往心绞痛病史,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有其特征性改变。

2、肺栓塞:伴有咯血,多有下肢或盆腔栓塞性静脉炎、骨折、严重心脏病、心房颤动等病史,或发生在长期卧床的年老患者。

诊断要点(三)
三、判断气胸的临床类型
1、闭合性气胸
裂口在肺脏萎缩时,自行闭合。

2、开放性气胸
裂口较大,或因胸膜粘连牵引妨碍肺脏萎陷,使裂口持续张开;或因裂口与支气管相通,形成支气管胸膜瘘,空气随呼吸进出胸膜腔,胸膜腔与大气相通。

3、张力性气胸
裂口呈单向活瓣,吸气时张开,空气进入,呼气时关闭,使胸膜腔内气体增多。

诊断要点(四)
四、危重病情判断:
张力性气胸
双侧自发性气胸
合并纵隔气肿
气胸并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者
中医辨证要点(一)
⏹属本虚标实,邪实为主。

标实:有寒饮、热痰和气滞、血瘀之别。

本虚:以肺气亏虚多见。

中医辨证要点(二)
⏹痰热:身热,气粗,痰稠,舌红苔黄腻,脉数。

⏹痰浊:胸闷,多唾痰涎,苔腻者。

⏹气滞:胸胁胀闷或痛,善太息;
⏹血瘀:胸痛固定或刺痛。

⏹肺气亏虚:以胸闷气短为主,由动引发,伴汗出、
神疲。

西医治疗
⏹首要的治疗是排气减压,迅速解除气胸的压迫症
状,使肺及早复张。

⏹卧床休息、尽量少讲话和吸氧,适当镇咳。

⏹肺压缩小于20%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抽气,
嘱卧床休息,并予较高浓度的吸氧,2-3周内气
体自行吸收。

排气减压治疗
⏹肺压缩程度较重,呼吸困难明显,尤其张力型气
胸者,需要紧急排气。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紧急简易排气
人工气胸箱抽气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以及闭合性气胸患
者,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排气减压。

⏹操作方法:(略)
⏹开始排气不宜过快,如突然出现咳嗽不止,应警
惕复张性肺水肿发生,予立即夹管,并积极抢救,
待症状缓解后再慢慢排气并密切观察。

胸膜粘连术
⏹对于反复发生气胸的患者,可考虑作胸膜粘连
术。

⏹方法:在局麻下,经胸腔镜向病变部位注人滑石
粉或其他粘连剂(四环素等),使胸膜产生无菌
性炎症,造成胸膜粘连,可避免气胸复发。

手术治疗
⏹适用于气胸反复发作的气胸伴有多发性肺大泡
者;经闭式引流排气无效的张力性气胸,以及慢
性气胸伴有支气管胸膜瘘导致肺不张者,可行肺
部分切除、肺缝合术。

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
祛邪利气。

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疏邪解表、温肺散寒、清热化痰、行气活血、宣通肺气等治法,配合云南白药、鲜竹沥水、中药针剂应急使用。

预后与转归
⏹取决于原发病、肺功能情况、气胸类型、有无并
发症。

⏹张力性气胸可并发呼吸、循环衰竭,若不及时抢
救,可危及生命,如早期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

⏹闭合性气胸90%可在二周内治愈。

⏹若开放性气胸,因于支气管相通,病程较久时易
发生肺部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可形成慢性脓气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