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小学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篇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学生发展的需求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有这样一句真理“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关系紧密。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依据新课标、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及中外教育家的自主阅读教学观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新的教育思维为先导,力求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思维、会自主教育的高素质的“完整的人”。
二、课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学生要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就能为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背景。
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
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此刻,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抓好基础学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地域、家庭环境及应试教育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阅读现状令人担心。
1、于“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教师看好学生的成绩,大搞“习题战”,家中父母也认为孩子只要读好语、数、外,认为“阅读”只能作为学生的一种消遣,对学习没有丝毫帮助,学校庭均未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2.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和意识,对于读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能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建构知识体系。
3.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未发挥应有功能,多数学校图书室只是成为一种“摆设”,学生很少有机会走进去阅读,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图书室的图书很少有更新和补充,这些都很难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希望改变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一、课题界定:“阅读”即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自主阅读”《百科名片》解释为“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篇目。
”我们这里谈的“自主阅读”指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即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立足语文课堂教学,通过理论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新课程理念和农村学生发展的阅读教学新策略。
3、通过提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现状。
实施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个案研究,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尤其是自主阅读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要求。
探索提高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总结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3、研究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需求及阅读、理解、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一)研究过程:参与对象:竹峪镇中心学校全体学生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提出小课题的立项申请(20xx年6月)。
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20xx 年6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根据自己的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是阅读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理论的学习与阅读实践相结合。
二是对自己所带班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详尽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范畴、阅读能力,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方法。
三是进行课堂案例研究,根据对策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阅读教学策略。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个阶段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一、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教学心得,展示过程性的资料。
二、总结教学论文或教育叙事、小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三、整理小学生阅读的篇目。
小学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篇2 1、选题意义和背景。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一)理论意义从理论上来讲,本文以小学语文中低段的朗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阐释朗读及朗读教学的相关概念,揭示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借鉴与其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探索朗读教学的内在规律,分析小学中低段朗读教学的教材及实际教学现状,探究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上这些首先可以从意识形态层面上纠正部分一线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朗读教学的有失偏颇的观念,唤起一线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关注,共同达成“还语文课堂以琅琅读书声”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使认识指导实践;其次,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该学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其提供包括心理学、朗读学理论、朗读实例研究、朗读实践策略等方面在内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来讲,对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改善当前很大一部分一线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无理可依、无法可循的困境,使其朗读教学的方法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论文拟采用问卷形式展开调查,调查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分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为我们的朗读教学明确改进的方向。
本文将结合具体教材内容逐层深入地探讨朗读的基本功训练,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朗读教学方式、方法的分析研究,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能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的具体问题上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帮助。
笔者希望能通过对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探索有效的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使朗读能更好地服务于语文阅读教学乃至语文课的系统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审美情趣,充分发挥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巨大魅力及作用。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整理发现,研究者们对朗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现状及成因、朗读教学的策略这三方面业已作了一些较为集中、详尽的探索,为本课题的研究莫定了较为丰富而深厚的基础。
但需指出的是,在笔者查阅的110多篇朗读教学相关的研究文献中,立足于新课改背景及新的课程标准,在新课改及新的课程标准视域下的小学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研究文献仅寥寥数篇,而针对小学中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相关研究论文更是少之又少。
且其在对朗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上尚比较缺乏或者深度不够,缺乏或鲜少有科学的心理学、朗读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探讨较为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朗读策略上也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基于此,本文试图将心理学、朗读学等相关理论引入小学中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研究,分析该学段朗读教学的特殊性及其所应遵循的规律;通过对人教版小学中低段语文教材中的朗读内容及目标要求进行梳理,阐析新课标理念渗透下的该学段教材中的朗读现状;通过对杭州四所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师的小范围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对小学中低段的朗读教学现状及其成因进行探析;同时依照朗读字、词、句、章这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
阐述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示例分析;此外,本文还将结合部分具体的、较为典型的朗读教学谋例探讨一些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本研究试在专业化、科学化的小学中低段朗读教学指导、较为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等方面作一些思考与研究,希望对有志于朗读教学研究的同仁能有抛砖引玉之用。
3、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窦桂梅.跟窦桂梅学朗读〔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 [5]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8]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l0]唐全腾.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韩向东.还语文课以朗朗的读书声(上)[J].沈阳:《辽宁教育》2000年.4 [12〕高珊.新课标下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7 [13]余劲梅.小学中年段语文朗读教学四步骤:基于《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谈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2012.8 [14]汪启忠.关于朗读与朗读本质的再思考[J].文学教育,2012.9 [15]李金国.从遮蔽到重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例析[J].郑州师范教育,2014,(6). [16]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 [17]冯国丽.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5,(5). [18]孙航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19]郑如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4). [20]颜秀峰.谈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21]刘惠春.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2,(2). [22]于双全.论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2,(6). [23]肖洋.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2,(8). [24]王梅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25]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6]徐浪.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3). [27]林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与评价的螺旋促读模式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 [28]毛明月,王玲玲,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29]余兆兵.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朗读初探[J].江苏教师,2013(5). [30]陈海丽.以读悟本一一探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31]窦金环.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网友世界,2014,(2). [32]钱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3]李毅.小学语文个性化朗读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4]王晓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朗读的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的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2014. 4、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