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心理学概述优秀课件
❖ 德漠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灵魂的本 质是火
❖ 3、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在他的《人是机器》中说: “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巧妙的钟 表。”
❖ 狄德罗则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他说:“我 们的感官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弹它,它自 己也常常弹自己。”
❖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版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则一 般改为: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The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而采用前一界说更为普 遍。
❖ 5、我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界说
第一讲 心理学概述
第一讲 心理学概述
教学内容:
一、旧瓶新酒的现代 心理学→心理学的界 说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 象
三、心理学的起源和 发展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 论流派和观点
目标要求:
★掌握心理学的概念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 象和内容 ★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 ★识记科学心理学的诞 生的相关事件
△了解心理学的主 要理论流派、代表 人物和观点
的,是第二性的。 ❖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 (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3)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地能动地反映 ❖ (4)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 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 的属性。
❖ 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 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
❖ 孟轲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也”,把心脏看成思考的器官。
❖ 请列出与“心”有关的反映心理活动的汉字字与 词。
答案
❖ 汉字:思、情、意、恶、恨、感、惧、怒 ❖ 词:心爱、心想、心烦、心疼、思念、怀念 ❖成语: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计上心来 、肺腑之
言、义愤填膺
❖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心理学博士谈学心理学的烦恼
❖ 学心理学的第一个烦恼是必然要知道别人心里想的 是什么。“哇,你哥儿们学心理学的,一定知道别 人心里想什么啦。”
❖ 学心理学的第二个烦恼是常被人指着鼻子骂:“亏 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连这点儿心里都不懂。”
❖ 学心理学的第三个烦恼是会被人怀疑自己是否也有 些神经兮兮的。
❖ 学心理学的另一个烦恼是 ❖ 会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 “这家伙儿是学心理学的, ❖ 防着点。”
❖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 荀况: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精神需依 赖形体,形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本的)
❖ 王充(东汉):形死神(精神)灭
❖ 范慎(南朝):“神形相即”和“神用形质” (《神灭论》 ),肯定了“形存则神存”“形谢则 神灭”的观点 。
❖ 古希腊
❖ 阿那克西美尼:世界是由气构成的,灵魂的本质是气。
❖ 1、唯心主义心理观 ❖ 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
的,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物质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 (1)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的观点 ❖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吾
心之中”。
❖ 心理是世界的本源,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
❖ (2)西方哲学家的观点 ❖ 柏拉图:灵魂不死(来自理念世界) ❖ 英国主教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 心理历程
内外兼顾,此为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二)科学的心理观—心理的实质
❖ 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从哪里来的?心理与物质— —脑及外部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同哲学的根本 问题密切地联系着,所以对心理实质的理解历来存在 着一些根本对立的观点。
❖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将心理看做世界的本源,把世 界的万事万物看做心理的产物,给心理罩上了一 层神秘的面纱,甚至将心理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 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此,唯心主义心理观 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心理的实质,只是对 心理的产生做了一些虚幻的、毫无客观依据的猜 想而已,它对心理与物质现象关系的认识是错误 的。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 这里的“行为”指由观察所见的人类或动物的外 显活动。
❖ 4、20世纪70年代的界说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版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一般 把Psychology界定为:The science of behaviour; 或The science of the behaviour of man and animals。
间内,心理学的定义有过多次的变化。
❖ 2、科学心理学萌芽产生之初的界说(19世纪末)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 从长期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 内容上都只是涉及人类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 心理学是研究灵魂之学; ❖ 心理学是研究心灵之学; ❖ 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 ❖ 3、20世纪20至60年代的界说
一、旧瓶新酒的现代心理学→心理学的界说
❖ (一)心理学的概念 ❖ 1、哲学意义的心理学: ❖ 心理学:Psychology ❖ 其词根来源于希腊文:Psyche和logos,分别对应
于英文的“soul”(灵魂)“discourse”(讲述)
❖二者合之则谓: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 此界说不含科学概念,只具有哲学意义。 ❖ 从古代哲学心理学过渡到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漫长时
❖ 从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实验来看,切除或破坏动物 脑的一定部位,相应地会引起动物有关正常行为 的丧失。
❖ 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 的属性。
❖ 神经系统的进化(小资料)
网状
链状
节状
管状
小资料
❖30年代凯洛格夫妇(Kellogg,W.N. & Kellogg, S.L.A.1933)把一只出生后7个半月的雌猩猩和他 们的9个半月的儿子一起进行抚养,给予同样的训 练。头5个月,黑猩猩学习对口语刺激的行为反应 比小儿进步还快;可是在学习语言方面,黑猩猩 就无法跟上小儿,无论怎样训练,黑猩猩都不可 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是由肝、胆、脾分泌出来的 。
❖ “胆子小”、“发脾气”、“动肝火”
❖ 唯心主义的“灵魂说”当然是荒谬的。机械的、 朴素的“唯物说”也没有反映心理的真面目,只 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了心理以科学的解释。
4、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是物质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