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_李霞
学生经过讨论发现,方案 1 先平移后周期
变换,平移的量为 | φ | 个单位,而方案 2 先周
期变换后平移,则平移的量为 φ 个单位. ω
在课 堂 内 化 环 节,将 软 件 作 图 和 五 点 法
二、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变换教学实践 “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变换”选自江苏省职 业学校文 化 课 教 材 第 四 册 第 十 五 章 第 三 节. 本节一共 4 课时,本课为第 2、3 课时,第 1 课时 为正弦型函数的概念,第 4 课为正弦型函数的 应用. 本课对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且图象复 杂、内容抽象,学生较难准确把握. 根据学情 和大纲要求,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 会用五点 法作正弦型 函 数 的 简 图,熟 悉 各 参 数 与 函 数 图象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探究各参数对函 数图象 的 影 响,感 受“从 特 殊 到 一 般、从 具 体 到抽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为 各参数与函数图象变化之间的关系. 难点为 由正弦函数 y = sin x 得到 y = Asin( ωx + φ) 的图象变化过程. 本课教学借助于学习通平 台,以“做学案”为载体,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 学相结合. 下面,笔者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 个方面阐述本课的信息化教学. 1. 课前准备 课前在 超 星 学 习 通 平 台 上 发 布 视 频 资 料: 利用示波器展示正弦交流电的图象的视 频,让学生感知正弦交流电的图象. 观看视频 后发布讨论话题: 正弦交流电的图象与我们
Asin x( A > 0) 的图象. 这里参数 A 设置滑动
条,然后拖动滑动条,显示 A 变化时 y = Asin x
图象的变化情况. 可见振幅 A 引起图象的纵向 伸缩,它决定了函数的最值,所以 y = sin x →
y = Asin x( A > 0) 的变换叫振幅变换.
总结一般规律: 函数 y = Asin x( A > 0) 的
sin 2x 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但是从实践中我
们发现,学生不知道该找哪五个点. 显然,这
里直接让 学 生 用 五 点 法 画 图 有 点 强 人 所 难.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让学生先熟悉 ω 变化对图 象的影响,然后再进行五点法作图.
教师在 GGB 软件中画出 y = sin x 和 y =
sin ωx( ω > 0) 的图象. 这里参数 ω 设置滑动
成作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用五点法作出 y =
sin
x、y
= 2sin x、y
=
1 2
sin x 在[0,2π]上的简
图. 为了方便学生作图,老师在“做学案”上给
出表格、坐标轴,学生只需按步骤计算、填表、
作图.
设计意图 正弦函数的图象,作为本课
教学的基础,必须先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完
成本课学习. 学生虽然在第五章已经学习过
三角函数,但因时间较长,遗忘率很高. 针对
已有知识遗 忘 的 问 题,通 过 课 前 微 课 学 习 及
“做学案”作图练习,让学生复习好旧知再进
课堂,同时函数 y
= 2sin x 和 y
=
1 2
sin
x
在[0,
2π]上的简图也为新知作准备.
2. 课堂内化
( 1) 正弦型函数 y = Asin x( A > 0) 的图
讨论得出按照变换顺序有 6 种方案,师生通过
比较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 1 y = sin x → y = sin( x + φ) → y
= sin( ωx + φ) → y = Asin( ωx + φ) ;
方案 2 y = sin x → y = sin ωx → y =
sin( ωx + φ) → y = Asin( ωx + φ) .
sin ωx( ω > 0) 的图象可以看做函数 y = sin x
图象上所有 点 的 纵 坐 标 保 持 不 变,横 坐 标 扩
大( 0 < ω < 1 时) 或缩小( ω > 1 时) 到原来
的
1 ω
倍而得
到,周
期也
变
为
原
来的
1 ω
倍.
所
以,y = sin x → y = sin ωx( ω > 0) 的五点,可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内涵 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方案明确提出: “应 根据教学内 容 和 教 学 对 象 的 特 点,合 理 选 用 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创设 学习的情境,并 根 据 实 际 教 学 情 况 及 时 调 整 、 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信息化具备助力自主学 习、促 进 交 互 学 习、支 持 教 学 开 放 的 优 点,是 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 的教师简单地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 使用图片、PPT 课件或者播放视频,这依然是 教学内容的顺序罗列. 另外,经过精心设计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也存在设计 形式 过 于 酷 炫,易 分 散 学 生 注 意 力; 内 容 过 多、节奏过快,学生难以消化等问题. 教师只 有站在学生“学”的立场,而不是教师“教”的 立场来设计教学,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学为中 心”的教学实践[1]. 信息化手段和方法的使用 应以“合理、有效果、优化教与学”为依据,而 非使用与否,用得多 少[2]. 所 以,信 息 化 课 堂 教学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 ·14·
= 2sin x 和 y
=
1 2
sin
x
的最
值分别变为正弦函数最值的2 倍和
1 2
倍,从这
一结论出发,教师可适时提出问题: 一般地,
当x
= x0 时 y
= 2sin x、y =
1 2
sin
x
的函数值
也是y
=
sin
x
函数值的
2
倍和
1 2
倍吗?学生不
难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在 GGB 软件中画出 y = sin x 和 y =
( ) 正弦型函数 y = 2sin 4x - π 的图象?学生们 3
往往错误的认为向右平移
π 3
.
这里不少老师
会用软件画 出 两 个 函 数 的 图 象,然 后 观 察 图
象,学生便能发现平 移 的 量 应 该 是 1π2 ,以 此 来
突破难点. 但是学生并不理解为何平移的量
是1π2,实在上这个难点并未解决. 图象可以作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9 年
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霞
(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226011)
国家教 育 事 业 发 展“十 三 五 ”规 划 中 强 调: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 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 鼓励教 师利用信息 技 术 提 升 教 学 水 平、创 新 教 学 模 式”. 根据国家的这一改革和发展方向,中职 学校尝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信息 技术,推广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 变传统的单 一 化 的 知 识 灌 输 式 教 学 状 态,改 善学生学习环境,提升教学质量. 当信息资源 与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普遍应 用于课堂教 学 时,就 产 生 了 与 传 统 教 学 相 对 而言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信息化课堂教学.
条,然后拖动滑动条,显示 ω 变化时 y = sin ωx
图象的变化情况. 通过拖动 ω 的滑动条,学生
能发现 ω 变化时引起图象的横向拉伸或压缩,
ω 越大,周期越小; ω 越小,周期越大,周期和 ω
成反比且 Τ = 2ωπ,函数的最值并没有发生变
化. 通过以上图象分析,我们再在“做学案”上 用五点法作出 y = sin 2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 象. 既然图象只有横向的伸缩,函数的最值没
象
课前学生已经在“做学案”上完成了同一
坐标系 内 作 函 数 y = sin x、y = 2sin x、y =
1 2
sin
x
在[0 ,2 π] 上 的 简 图.
小 组 合 作,结 合
图象和列表,分 析 比 较 得 出 这 三 个 图 象 的 位
置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容易发现特殊点
( 最值点) ,得出 y
图象的变化情况. 通过拖动 φ 的滑动条,学生
能发现 φ 变化时图象发生左右平移,结合初中
平移知识“左 + 右 - ”,学生很容易掌握平移
变换.
( 4) 正弦型函数 y = Asin( ωx + φ) ( A >
0,ω > 0) 的图象
这是本课的难点,课本提出问题: 如何由
函数 y = 2sin 4x 的图象,通过平移的方法得到
将
( ) 正弦函数的五点坐标( 0,0)
,
π 2
,1
,( π,0)
,
( ) 32π,- 1 ,( 2π,0) 和 y = sin 2x 的五点坐标
( ) ( ) ( ) ( 0,0) ,
π 4
,1
,
π 2
,0
, 34π,- 1
,( π,0)
进
·15·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9 年
行对比,不难发现,y = sin 2x 的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变为 y = sin x 横坐标的一半. 一般地,y
= sin ωx( ω > 0) 五点法作图时,五个点的纵
坐标依然可确定为 0,1,0,- 1,0,可取 ωx =
0,π2 ,π,32π,2π,则 x = 0,2πω,πω ,32πω,2ωπ.
由此,我 们 可 总 结 一 般 规 律: 函 数 y =
从这特殊的五点坐标观察发现坐标之间的变
化规律,从而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认清图象
变换的本质.
( 3) 正弦型函数 y = sin( x + φ) 的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