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发言稿 【篇一:美丽乡村竞争立项演讲稿】 关于孔坝村、唐坝村美丽乡村建设竞争立项 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就我镇孔坝村、唐坝村完全符合美丽乡村竞争立项,分别向各位领导、评委作简要陈述: 首先向各位领导、评委陈述孔坝村美丽乡村建设竞争立项情况 一、孔坝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花溪镇孔坝村位于花溪镇东南部,即将建成的国际大峨眉旅游西环线快速通道从东面穿村而过,南紧临柳江古镇、侯家山寨,西与玉屏山隔河相望,北与花溪唐坝村相连。2011年,该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环境优美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卫生村”,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绿化示范村”。全村辖6个组,683户,2235人,全村以奶牛、蔬菜为支柱产业。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819元。 二、孔坝村竞争立项具备以下优势: 一是孔坝美丽乡村建设符合县域总体规划,符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是村民有建设美丽乡村的强烈愿望,能够积极筹资筹 1 劳参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川中农业项目,2010年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12年初评的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2013年土地整理项目在孔坝村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孔坝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广泛尊重群众意愿,几上几下反复研究、讨论决定,整个方案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说费省效宏。 三是孔坝村村组干部工作得力,在群众中威信高,号召力强,2012年该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四是受益人口多,该村地处平坝,人口集中,孔坝“归园田居”紧临大峨眉“西环线”安置点。加上周边农户,共有235户,受益人口占全村农户的三分之一。 五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村东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西面紧靠花溪河,天蓝地绿、林水相依、水清村美、人水和谐,是孔坝村的真实写照。此前的归园田居己让游客充分享受了田园美丽,留念往返。即将完工的西环线安置点的高端大气更是让人们值得期待,加之正在建设的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贯穿全村,花溪、柳江出口距归园田居不足百米,为该村打造“农旅相融、乡村旅游”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环境。 六是产业基础好。目前,该村己形成“合作社+小区+农户”的奶牛养殖模式,种草560亩,养奶牛480头;蔬菜种植200亩,流水养殖100亩,流转土地500亩,完成土2 地增肥整治,将开始高质、高效、观光蔬菜种植。 七是整合力强,因为孔坝村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美好的前景,广大有识之士都把孔坝村作为投资热土,社会资金正大量流入,按照规划,将吸引资金300万元以上。 三、具体建设内容 1、助推产业,大力实施农旅相融,鼓励发展观光农业,种植有机、采摘观光蔬菜500亩,流水养殖15亩,新增种植本地特色苗木花卉10亩。新增特色农家乐10家。 2、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农民培训中心一个,农民体育中心一个,卫生计生中心一个,综合调解中心一个,农家书屋一个。 3、道路建设方面,修建1.5米宽休闲步行道1公里,加宽“归园田居”到西环线安置点道路及安置点内部道路500米,入户道路1.1公里。 4、景观水系整治方面,原生态整治安置点外河沟1公里,安置区内沟渠0.3公里及池塘整治4个。 5、修建1500平方米集体休闲娱乐避难场所广场1个,并做好绿化。 6、环境美化、亮化。建垃圾收集站5个,转运站1个,排污管2000米,安装景观灯50盏。 以上项目的实施,共需投资630万元(不含农房建设投资)。 3 接下来向各位领导、评委陈述唐坝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竞争立项情况 一、唐坝村基本情况 唐坝村地处花溪镇中心,是政府集镇所在地。东临花溪河,与孔坝村相接,南邻柳江古镇,西接玉屏山,地势平坦,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该村2013被评为县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已申报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201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美村庄称号。全村11个村民小组共1356户,总人口4089人,全村以蔬菜、奶牛、茶叶为支柱产业,乡村旅游成为新兴产业。201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3元。 二、唐坝村竞争立项具备以下十大优势: 首先是唐坝美丽乡村建设符合县域总体规划,符合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其次是村民有建设美丽乡村的强烈愿望,能够积极筹资筹劳参与新农村建设。2013年花溪场镇花溪河两岸河堤整治、宽庭公司进行土地流转、以及神鹰滑翔公司征地等都是最好的证明。 三是唐坝村村组干部工作得力,在群众中威信高,号召力强。支部、村委多次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2012年该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四是该村地处花溪集镇,人口集中,受益人口多。 4 五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村紧临柳江镇,“洪吴路”贯穿全村,是到柳江的必经之路,花溪河绕村而过,己建成的农旅相融示范点“水韵新村”,已经让游客共享了田园美丽。此外,该村有被眉山市文管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玉泉寺,还有别具特色的追人瀑布“飞水岩”,并且雅女文化象征人物卢氏故居也坐落于此,有“中华雅女源”的美称。 六是产业基础好。2011实施农旅相融以来,唐坝村乡村农家乐蓬勃发展,目前,己建成档次农家乐10户,年接待游客达5000人次,乡村旅游正在该村兴起。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唐坝村有望成为洪雅旅游数块玉佩中最耀眼之一。 七是整合能力强,目前不仅有大量涉农项目在唐坝村实施,随着洪雅旅游产业的发展,唐坝正逐步成为投资热土,特别是飞水岩风景区开发,已吸引社会投资逾600万。 八是方案编制具有可操作性,建设实施方案符合实际,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费省效宏。 九是唐坝村在历年来已开展的奖补项目考核验收中成绩优秀,无违规违纪情况。 十是唐坝村能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 三、具体建设内容 1、助推产业:大力实施农旅相融,鼓励发展观光农业,种植蔬菜500亩,打造乡村酒店8家。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村级办公场所,新建农民技术培训中心150平方米; 5 【篇二:美丽乡村领导讲话】
在全省“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9日) 赵洪祝 同志们: 去年在宁波召开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以来,全省各地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今天,我们在杭州市桐庐县召开现场会,目的是总结交流去年以来各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工作。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建设现场。刚才,慧君同志的讲话全面总结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并对推进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还表彰了一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桐庐、安吉、龙游等县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希望各地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去年宁波会议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呈现出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可喜景象。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初步显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是,美丽乡村建设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各地在认识和工作上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我们要不断深化认识,正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型城市化是人们在总结和汲取国内外城市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改善城乡关系、城际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既注重集聚农村人口和资源,又强调城市的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配置,促进“三农”加快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既要让进城落户的农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又积极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改善生活质量和乡村生活城市化;既着力推进城市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和避免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又坚持城乡环境统一规划、共同防治,促进城乡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的同时,不仅不否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且还把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培育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在农村范围内集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准确理解新型城市化的涵义,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效带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这就使一些地方和干部误认为村庄整治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了“新村庄建设”,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变成了“村容整洁”一个要求。现在,对美丽乡村建设也有这样的片面认识,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水平。这里,有一个对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问题。去年,省里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要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总体要求,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四个体系键设。这是省委、省政府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同步推进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设计的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它不仅追求城乡协调发展、农民生产致富,还追求城乡合理布局、农民创业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需内容”和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龙头工程,但不是全部内容。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要求,正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