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供水现状及展望

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供水现状及展望

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供水现状及展望
摘要: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是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城市区的缺水问题,并根据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两种不同类型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调度;缺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k2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秦皇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3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53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4,已基本接近于水资源严重短缺标准500立方米水平,秦皇岛市属缺水地区,未来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1.1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情况
目前,秦皇岛市共有城市供水水源地7座;其中地表水水源工程5座,地下水水源工程2座。

地表水源地有洋河水库、石河水库、桃林口水库、汤河蓄水闸和温泉堡水库;地下水源地有柳江地下水源地和枣园地下水源地。

在地表水水源工程中,桃林口水库与洋河水库、温泉堡水库与汤河蓄水闸属于串联利用。

桃林口水库和石河水库是主要供水水源地,也是常规水源地;汤河蓄水闸、柳江地下水源地、枣园地下水源地是辅助水源地,也是调峰水源地。

其中地表水占98%,地下水占2%。

1.2秦皇岛市城市区供水系统情况
秦皇岛市城市供水调度体系中共有骨干供水单位6个;主要取水单位10个,其中包括自来水厂9座,灌区3个。

骨干供水单位分别为省水利厅桃林口水库管理局、市石河水库管理处、市引青局、市汤河闸管理处、抚宁县温泉堡水库管理所、市自来水总公司柳江水厂。

桃林口水库和洋河水库既分别负责其下游的灌区用水,又联合承担向北戴河区、北戴河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和主城区供水任务;石河水库承担向山海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和主城区供水任务。

2秦皇岛市城市水源地供水现状
几年来,秦皇岛市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本地水,后过境水;先生活,后生产;先城市,后农业;先重点,后一般”的水资源调度原则,通过对全市地跨四个流域(青龙河、洋河、石河、汤河)三个行政层次(省、市、县)两个输供水行业(水务、城管)两个供水目标(城市、农村)的7大水源地实行水量、水质统一调度,在秦皇岛市连续数年的遭遇特大干旱,水质、水量在时空上连续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水源,实现了地上、地下、城市、农村水量的统一调度,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现状年秦皇岛市水源地供水总量为2.3亿立方米,其中供给城市区水量为1.2亿立方米。

2.1积极引导并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水源地节水措施
秦皇岛市虽然是一个北方缺水城市,但是耗水农业却比较发达。

秦皇岛市紧紧围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首先,引导石河西灌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变种植水稻的习惯,积极发展大棚农业和旱作农业,年实现节水1200万立方米。

其次,充分利用水行政管理手段,强制性实施农业宏观节水措施。

近几年来,秦皇岛市水务局一方面大力调整抚宁、卢龙两县的农业种植结构,压缩水稻种植面积;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全市两大灌区农业用水的计划管理,从用水审批上严格把关,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了年节水3500万立方米的成效。

第三,认真控制工业耗水型产业结构。

一是限制耗水型项目的建设,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以实现更大的效益;二是针对现有耗水型项目实施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2全面推行分质供水,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水源地水源
秦皇岛市积极探索以分质供水为特征,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手段的城市节水新思路。

在市区供水上,大力推进以供水大户、集中工业区直供原水为重点的供水结构调整。

近几年,秦皇岛市在开发区东区、北部工业区铺设原水管网,实施分质供水。

生产用水使用水库原水,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

同时,新建大型企业普遍使用原水。

新上的首秦公司、同和电厂、奥格玻璃等大型企业都用上了水。

2.3因地制宜的实施依法节水、计划用水
秦皇岛市大力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根据全市自然资源量、管网通过量以及用水定额,将指标核定到户,常年跟踪考核,奖优罚劣,努力提高企业节水积极性。

目前秦皇岛市对城市区月用水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单位实施了计划管理,全市纳入计划管理的共有1046家,计划用水管理率达95%以上。

2.4积极做好污水利用和中水回用工作,鼓励使用海水资源,节约淡水资源
随着秦皇岛市几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秦皇岛市的污水回用工作也在逐步开展。

港务局已出资1500万元实施的污水回用工程已见成效。

北戴河西、东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回用工作也都陆续展开,尤其是西厂的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的灌溉,效果良好。

在中水利用方面,主要帮助用水单位自建中水设施,开展回用工作。

目前全市中水回用总量已达每天6120立方米,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示出了良好的利用前景。

目前,秦皇岛市热电厂海水年利用量已达到了5.4亿立方米以上;华瀛磷酸厂利用热电厂的排水作为它生产系统的冷却水,每小时用量约为400立方米,大大节约了淡水资源;山海关船厂早在几年前就利用海水作为修船时的船用制冷系统冷却水。

此外,市外贸冷冻一厂、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也都有海水利用的经验,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大有前景。

3秦皇岛市城市缺水情况
3.1水质型缺水问题
由于受卢龙县分散性干薯加工业废水的污染和洋河水库周边地
区面污染的破坏,秦皇岛市的城市供水水源地——洋河水库的水质一直不尽如人意,其水质在夏季个别时期曾一度低于饮用水标准,这一问题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秦皇岛市有桃林口水库作为城市水源,所以从总量上看秦皇岛市现状情况下不缺水。

但是,由于洋河水库的水质状况不稳定,所以,造成了秦皇岛市实质上的城市缺水。

3.2工程型缺水问题
受投入资金不足影响,秦皇岛市的城市骨干供水工程体系目前还没达到可以支持水资源优化调度的水平,海港区以东地区因受供水的制约而限制了一些项目落户。

农业灌溉渠系工程也因老化失修而损失了大量的水资源,使得原本较为紧张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秦皇岛市东部市区供水工程已跟不上实际供水的需求和发展,从而造成工程型缺水。

4、解决秦皇岛市城市缺水的对策
4.1积极强化城市节水工作
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秦皇岛市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水资源逐年减少,秦皇岛市城市的可供水量越来越少。

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为指导方针,充分利用水行政手段,强制性实施宏观节水措施;通过强化计划用水管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积极推广替代水源,努力节约淡水资源。

4.2解决秦皇岛市城市缺水问题的设想
随着秦皇岛市的发展,缺水问题会日渐突出,水危机已成为秦皇岛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解决秦皇岛市的缺水问题,可以根据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两种不同类型制定以下措施:一是实施饮用水源地防污治污项目,改善水质质量,提高洋河水库的供水能力。

二是研究扩大石河水库蓄水能力的可行性。

通过建设石河水库上游的蓄水工程(地上水库或地下水库),增加石河水库的调蓄能力,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从而解决秦皇岛市的缺水问题。

三是抓紧启动实施引青济秦改扩建三期工程、引青济秦与石河水库连接工程、引青济秦北戴河支线复线工程,构建“一路双线、东西互济、三库联调、四区双水”的城市供水基本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