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传播学的角度写《搜索》影评

从传播学的角度写《搜索》影评

《搜索》影评
在我的理解中,电影,就是把一些偶然的巧合汇集在一起,通过一个贯穿全篇的线索,
展开整个故事,从而表达出作者寄予的情感及影片所反映的某个主题。在《搜索》中,所有
的巧合,所有的冲突的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给观影者带来的,不仅是表面视觉的冲击,
更是深深的思考与无限的联想。
都市职场女性叶蓝秋在一次公司的例行体检中无意得知自己身患淋巴癌晚期,这一突如
其来的打击差点没有把她给击倒,但是无论如何,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好起来的。回公司后
就向老板(城中富豪,上市公司老总)沈流舒借100万,说是要救一个人的性命。正当她悲
伤时刻,扑在老板怀中哭泣之时,沈太太推门看见此景。不容分说就形成误会。而此后,她
更是被一系列的事件推到一个悬崖边,让她对自己、对人世都彻底地绝望。
借得100万后,她本打算积极治疗(虽然查阅过网上资料,治疗和自己需要承受的痛苦
都是 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的),却因为一件极为意外的小概率事件而彻底改变了。在偶尔
乘坐的公交车上,因为没有给旁边的老人让座,而被《今日事件》记者杨佳琪拍成视频,并
被该电视台的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做成一档电视节目,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漫骂
声如潮水而来,陈记者为了收视率,自以为义,继续深入走访报道(到叶篮秋初中的学校寻
找到班主任,而昔日以她为荣的学校如今却以她为耻,等等),网络上更是人肉到叶的具体
个人资料。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媒体和网络的过分关注下,复杂化了。记者杨佳琪曾经单独
找到叶篮秋,并且拍下她向公众道歉的视频,然而在这一档节目正最受大家欢迎的时候,电
视台的陈若兮决定暂时不播放这一视频,以追求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叶蓝秋也在接受完杨佳
琪的采访后,提出要雇佣杨守诚(一个职业婚庆人,陈若兮谈了三年的男朋友,刚被老板解
雇)当一个星期的保镖的要求,杨守诚成为她一周的保镖(杨对陈称,在外面谋得新的职业,
为某情感救助站面试期内)。
《搜索》中,姚晨扮演的陈若兮便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记者,从某个角度来说她是个优秀
的记者,她能敏锐的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并且能将之放大到全民讨论的程度,这足以证
明她的能力。随着网民对“墨镜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议论的升级,陈若兮陷入癫狂,她的
道德感渐渐模糊,对叶蓝秋毫不手软,继续批判。叶蓝秋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小三”。
孰不知,叶蓝秋只是个淋巴癌晚期的可怜姑娘,她想在最后的时光里过得尽量快乐点。但是
她面对的却是舆论的苛责,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招架得了。值得庆幸的是,杨守诚成为了她
最后的避风港,影片专门用一个桥段介绍了杨守诚的诚实,这也为他俩最后相爱最好了铺垫,
当全世界都在指责叶的时候,杨看到了真实的她,也看清了他女友的真实面目以及事情的真
相。这场事件中,无数人敲打几下键盘便轻易地评价了一个人,只因这一动作如此便捷,评
价也相应的变得廉价。
小小的一个让座事件就能引发全民大讨论,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传播媒介又是如何
起到作用的呢?
事件的传播者是在这个事件上最为推波助澜的拍下“让座事件”视频的电视台实习记者,
后来陈若兮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努力还原生活中的真相。”起因就是因
为实习记者拍下的视频,经过陈若兮之手将视频发布出去,受众开始注意到这个视频。在生
活中,传播无处不在,传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但是传播往往最常遇到的是道德问题,
传播容易以讹传讹。但是道德审判从来都不能如此草率,更不用说在还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时
候。人们总是喜欢对某起事件做主观臆断,你貌似在审判所谓的罪人,其实你自己变成了凶
手。残酷的是,很多人在事后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并将自己对社会新闻的热情投入到下
一起事件。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社会上的人们价值观的扭曲。
且不论《搜索》的故事是否伟大,对人性的展示却让人久久沉思。正如陈凯歌为影片摇
旗呐喊时说的,“你自己也置身其间,成了影片中间的角色,因为你能看到身边发生的人和
事。”
当上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正反效应也同时凸现出来:海量信息的传递与时间成
本在互联网中降到最低,于此同时,对个人隐私的肆意践踏又无时无刻在发生。片中的角色
似乎都没有做错什么,却携手酿成了一场人间悲剧。这是《搜索》的隐喻,当汹涌的网络民
意被搅动,当事人就难以独善其身。
有了网络生活,人们喜欢搜索,因为这样高速度的生活人们需要发泄,这是现代人的悲
剧,可怜的有些无法自拔。陈凯歌导演《搜索》。聚焦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让人倍感无奈,
人们在网络强大的攻击下,很容易瘫软自己的意志,很容易崩溃向上的信念。有些媒体为了
挖掘聚焦点,居然草率的认定一桩不给老头让座的墨镜姐美女事件,继而引发社会大讨论,
其实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匠心独具还真有些别出心裁。
为什么有时候好心做坏事,为什么有时候人钻进了自己下的套,我觉得《搜索》引发的
这一现实病症值得大家纠结。其实故事原本到了墨镜姐不让座事件本可以戛然而止,但小三
事件紧跟而出,这又是一种人的私欲的膨胀和毫无理性的判断和添乱。

电影也把对绝望人群的精神救助和临终关怀这个命题提了出来,高圆圆通过自己的纵身
一跳和遗愿,希望社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们。我觉得这个主题是非常积
极有意义的。我们不要做自以为是的所谓的审判者,更不能做“网络暴民”。世界需要热心
肠,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的爱和温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