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相图
结构特点:
①典型成分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
铁碳合金中的Fe3C
②具有与组成组元不同的结构类型。组元独立成晶。
③大部分可以化合物为基,形成固溶体,成分可变。
性能: 一般较硬、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机械混合物
液态金属在平衡凝固时形成的两种固 溶体或固溶体加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单一固溶体:强度、硬度较低 单一化合物:硬而脆 机械混合物——不是一种单一相
Ni
70Cu
Cu
度 温
1083
Cu 时间
冷却曲线
L
1452
L+α
α
30
50
70
Ni
W(Ni)%
相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匀晶相图——两组元的合金系在液态下无限互溶, 在固态下也无限互溶,所组成的相图。
1、铜镍合金相图相区分析
液相线tAa2aa1tB:开始结晶的温度线。 固相线tAb2cb1tB :结晶终止线。 由线包围的区域称为相区
单相区:液相线以上为液体L 固相线以下为固溶体α
双相区:固液相线之间L、α两相 同时共存,以L+α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2 、合金的结晶过程 匀晶转变的结晶过程:L→L+α →α
固溶体在平衡结晶过程中: 固相成分沿固相线变化 液相成分沿液相线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七个双相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相图分析
• 五个重要的成份点: P、S、E、C、K。 • 四条重要的线: EF、ES、GS、PSK。 • 两个重要转变: 共晶转变、共析转变。 • 两个重要温度: 1148 ℃ 、727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相图分析
共晶转变反应式:
LC 1148℃
间隙固溶体 固溶体分类
无限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
有限固溶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固溶体
1、置换型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 晶格结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 定义: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形成的固溶体。 溶质:原子半径较小的H,O,N,C,B等 溶剂:过渡族金属
R溶质 / R溶剂 ≤ 0.59
上一页
下一页
3、合金的不平衡结晶与树枝状偏析
实际生产中冷速快,扩散和长大都不充分,先结晶 的部分与后结晶的部分成分有差异,这种结晶偏离了 平衡条件,称为非平衡结晶。
产 生
枝晶偏析(树枝状偏析、晶内偏析)
消 除
扩散退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共晶相图
共晶转变:一个液相在冷却过程中 同时结晶出两个结构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即:L+
第三章 合金相图
3.1 合金的相结构 3.2 二元合金相图 3.3 铁碳合金相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所形 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问题-合金中各元素如何分布?
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作用可形成不同的相 相-合金中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相互分 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二元合金相图
概念: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不同 温度及成分下合金系中各相的平衡 关系,又称平衡图或状态图。
相图主要研究合金相、成分、温度三者之间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相图的建立(热分析法)
用热分析法建立Cu-Ni相图
70Ni
℃
30Ni
50Ni 30Cu 50Cu
合金中的相
固溶体 化合物
上一页
下一页
纯铁内部结构示意图
Al-Cu两相合金
返回
一、固溶体
溶质原子处于固态(金属)溶剂晶格中所形成 的
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溶剂A + 溶质B = C
bcc
fcc
bcc
例如:
α – Fe + C = F
( 铁素体 )
体心
六方
体心
上Hale Waihona Puke 页下一页返回一、固溶体
置换式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所占位置
(4)合金Ⅳ( 过共晶合金) 成分在共晶点以右
思考:
过共晶合金 的结晶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铁碳相图:研究钢铁成分、组织和性能
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制 定
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 相的种类
(1)铁素体 碳在-Fe中形成的固溶体,
使组织组分与相应的相组分相呼应,才能进而应 用
杠杆定律近似计算组织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F + Fe3C
Ld`+P+Fe3CⅡ Ld` Ld`+Fe3C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2、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亚共析钢随含碳量增加,P 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 性、韧性下降。
• 0.77%C时,组织为100%P,
钢的性能即P的性能。
莱氏体:硬而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杠杆定律及其应用
温
度
L
a
TL Tn TS
S
Qs
QL
A acb
上一页
下一页
杠杆定理
QS + QL = 1 aQS + bQL = c
QL=(ac/ab) 100%
QS=(bc/ab) 100%
b
平衡结晶时,可由杠杆 定律确定两平衡相的
B 成分和重量比。
共晶体:共晶转变所得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共晶相图: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
如Pb-Sn、Pb-Sb、Al-Si、Ag-Cu和Mg-Al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Pb-Sn合金相图分析
• ⑴ 相:L、、
——Sn在 Pb中的固溶体, ——Pb 在Sn中的固溶体。
⑵ 相区:
单相区: L、、;
T1到T2从液体中完全 结晶出固溶体,T2到T3 成分不变。T3以下析出 固溶体,称为次生固溶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合金Ⅲ(共晶合金) E点为共晶点,发生共晶反应:E以下析出次生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共晶组织模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合金Ⅱ( 亚共晶合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两相区: L+、 L+、 +
B
三相区:水平线CED, L++
⑶ 液固相线:液相线AEB,固相 线ACEDB。 ⑷ 固溶线:溶解度点的连线称 固溶线。相图中的CF、 DG线分 别为Sn在Pb中和Pb在Sn中的固溶 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1) 合金Ⅰ(端际固溶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共析钢 (wc =0.77%)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亚共析钢[0.0218%< wc <0.77%]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过共析钢[0.77 %< wc < 2.11 %]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过共析钢[0.77 %< wc < 2.11 %]
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上一页
下一页
含1.4%C钢的组织
返回
3、过共析钢[0.77 %< wc < 2.11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共晶铸铁
4
上一页
下一页
室温平衡组织: Ld′(P+Fe3C)
返回
4、共晶铸铁
亚共晶铸铁:P+ Fe3CⅡ+ Ld′ 过共晶铸铁:Fe3CⅠ+Ld′
思考题:
分析亚共晶和过共晶铸铁的结晶过程, 绘出它们的室温组织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含碳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珠光体P:为F+Fe3C的混合物,呈层片状,由 于Fe3C的强化作用,珠光体性能较好;
亚共析钢:由F+P组成,随碳量增加,珠光体 量增加,强度性能
过共析钢:P+ Fe3CII组成,当含碳量1%, Fe3CII断续分布在晶界处,强度性能;当含碳 量>1%, Fe3CII呈网状分布在晶界处,强度性 能
共析转变反应式:
AS 727℃
上一页
下一页
( AE + Fe3C ) ( FP + Fe3C )
返回
A T°
G
Fe - FEeCF3线C:共相晶图转变
匀晶相图
L L→L共d(晶A+相Fe3图C)
D
G不S线同(成A分3的L)+A开:A始冷析却出时
A
铁素体F的温度线
E
P1S1K4线8℃(A1线)C:共析转变L+ Fe3CⅠ
亚共析钢: 含碳0.0218 ~ 0.77% 共析钢: 含碳0.77% 过共析钢: 0.77 ~ 2.11% •白口铸铁:含碳2.11 ~ 6.69%, 可分为三种: 亚共晶白口铁:含碳2.11 ~ 4.3% 共晶白口铁:含碳4.3% 过共晶白口铁:含碳4.3 ~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