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一路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一、课程背景1、园所现状我园现有12个班级:2个托班,3个小班,4个中班,3个大班。
现有教师27名,其中中高级教师2名、幼高级教师11名、市名师后备人选1名,区骨干校长实验室1名、区骨干教师实验室1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3名。
学历达标,现有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毕业16名,大专毕业8。
三大员共15名,其中中级保育员3名、初级保育员6名、中级营养员3名、初级营养员1名,保健2名。
2、社会声誉我园是一所有着五十九年文化底蕴的示范性幼儿园,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名人故居,时尚、经典、浓郁的卢湾文化。
多年来,“瑞一”人牢记老园长的师训“教师好比园丁爱护花朵,更加倍扶植爱护羸弱的花朵”,传承、挖掘幼儿园优秀的传统,努力进取、开拓创新,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996、1998年我园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
历年来,先后获中国创造教育学会授予创造教育成果奖、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上海市绿色学校、卢湾区职工体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3、运动特色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园就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开展幼儿运动的丰富经验。
二期课改背景下,如何建设更加贴近儿童特点,满足儿童需要的园本特色课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希望通过特色课程的实施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人格,弘扬一种“重在参与、团队合作、勇于挑战、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所以这种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成为我园园本运动文化构建的基础之一。
二、课程理念幼儿园的课程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
因此,基于我园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多年的经验传承,应有“合理、适宜、自主、创新”的课程相适应。
“合理”旨在合理的课程管理下实施课程。
课程的内容既来之于幼儿的生活,又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通过教师根据班级的情况适时筛选、调整和补充,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师生共建。
“适宜”首先旨课程应充分考虑幼儿园传承的运动特色,倡导运动文化,同时应考虑到幼儿园所处淮海路中心城区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环境,有效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因园制宜,因地制宜;其次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满足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即体现共性又针对个性;再次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水平和专长激励挑战,张扬个性,促使教师之间优势互补,发挥所长,各显其能。
“自主”旨园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自主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自主安排基础课程内容,自主选择运动特色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幼儿在一日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活动材料,创设宽松、愉悦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发展。
“创新”旨课程应以幼儿园原有的运动特色为基础,赋予运动新的内涵,营造“开放、挑战、合作”的运动文化氛围,同时在课程不断园本化的过程中,整合“向明”学区和周边社区资源,逐步创建社会、家长、幼儿园共同教育平台,促进课程园本化的形成。
“让每一个教师自主发展”是实施课程方案的保障;“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是实施课程的最终目的。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愿景促进幼儿身、心、灵和谐统一,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
瑞一运动身:身体运动人之本锐一进取心:心智运动育之魂睿一创造灵:创造运动乐之源(二)总目标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身心灵和谐健康发展,提高幼儿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合作进取、勇敢自信、睿智创新的现代儿童,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阶段目标(具体附:园本课程阶段目标)四、课程结构(一)课程设置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我园设置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四类活动。
它们是一日活动的主要活动项目。
生活活动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在愉快、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运动旨形成良好的运动文化氛围,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活动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游戏活动旨满足幼儿自发性活动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各类活动安排和时间分配1、周活动安排2、一周中四类活动大约时间分配表(以分钟计算)(三)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大班(小班、中班另附)(四)内容安排幼儿园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以基础课程为主,特色课程融于基础课程之中。
1、基础课程(1)游戏1)幼儿自主游戏游戏的内容来之于幼儿的生活;来之于主题活动中生成的热点;来之于周围发生的事。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由结伴;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共同商定、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和观察者,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引导,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游戏和学习、运动、生活的整合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这个特点,幼儿园将游戏融于学习、运动、生活中,体现了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特殊地位。
(2)生活1)生活课程的内容包括: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的行为举止、保护自己、适应集体等方面。
2)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有侧重地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得。
托班、小班:游戏中生活经验的积累。
中班、大班:运动、学习中生活经验的获得。
3)在一日活动中落实生活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习根据2002年8月第1版《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试验本·》中的《学习活动》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相关主题进行园本化开发与实施。
学习活动中主题内容:(4)运动2、特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主题背景下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活动”、“幼儿定向运动”、“睿智运动”(除以上两部份内容)。
(1)主题背景下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活动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的特点,开展混班式、流动式的活动。
活动以同一年龄阶段班级的幼儿为主体,以班级主题开展的进程为背景,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热点式的活动内容,融学习、游戏、生活于内容中,在园内户外若干个区域内提供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为幼儿开展情境性运动活动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提交运动卡的方式自由选择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在以主题为背景的想象空间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意识表现在选择内容自由、活动方式自由、合作结伴自由、持续时间自由,智慧得以开启,兴趣得以满足,运动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
其教育的职能在于注重挑战性的环境的创设,注重高低结构运动材料的投放及有效使用,注重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内容安排(2)幼儿定向运动我们根据《指南》精神,遵循新教参中的幼儿定向运动的要求,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小、中、大班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和探索。
在实践中,遵循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原则: ● 地点 园内园外 ● 路线 近 远● 地图提供 简单的色块 教师制作地图 幼儿自我设计 ● 活动标点设置 少 多;简单 复杂 内容安排(3)《睿智运动》《睿智运动》立足于培养幼儿运动的兴趣,满足幼儿全面发展需要,使运动成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开放、挑战、合作”的运动文化内涵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及人格发展的全过程中,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幼儿关注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经过实施、筛选、调整,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
本书选择了其中 “我健康,我快乐”、“我们爱运动”、“快乐运动会”、“民族游戏”、“弄堂游戏”、“都市律动”、“健身俱乐部”、“走向自然”、“走近奥运”九个主题。
每个主题又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有侧重,形成主题说明,环境创设、室内区域活动计划表、户外运动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等若干板块,并提出家园共育指导。
以上主题内容可供教师在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中有选择地参考使用。
如:主题活动“健身俱乐部”教参的使用1、内容选择(1)园本基础课程以主题脉络为线索,融“学习”、“游戏”、“生活”、“运动”于一日活动中。
主题来源:●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学习》中的主题活动。
●幼儿生成的主题活动,如“上海旅游节”、“海底世界”等。
●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的节日主题活动。
(2)园本特色课程以主题为背景,融“运动”于“学习”、“游戏”、“生活”中。
内容:●主题背景下的户外运动区域活动●幼儿定向运动●主题活动中幼儿关注的热点汇集于“睿智运动”中(见《睿智运动》一书)。
2、计划制定教师制订学期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保证了“学习”、“游戏”、“生活”、“运动”等四类活动有序开展。
3、实施过程(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要求按课程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基础课程。
(2)特色课程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教师根据主题开展情况、班级情况,有选择地穿插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实施。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给予教师适度的自主空间,实施“两允许”制度:除户外运动时间外,允许教师根据一日活动中孩子活动的具体情况有效调整活动时间;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在一日活动过程中的兴趣、需要及热点问题有效调整活动内容。
六、课程评价1、对课程评价由专家、课程研究和开发组成员对课程进行评价是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过程。
主要围绕课程的合理性、适宜性、自主性、创新性进行评价;围绕课程的目标进行评价。
2、对教师评价对教师评价形成自评、教研组评、学校评的评价阶梯,评价教师的课程开发、调整、反思意识;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行为,包括创设教育环境、组织设计教育教学、与幼儿的互动等;评价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3、对幼儿评价“幼儿成长档案”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
在对幼儿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书面“幼儿成长档案”,从中寻找幼儿成长轨迹,对幼儿实施发展性评价。
它包括对幼儿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进行观察记录与月及学期评价,以反映幼儿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
随着age06教育网的出台,进一步尝试为每一个孩子建立电子成长档案,网上建立幼儿主页,上传“幼儿每月评估”、“幼儿观察日记”、“幼儿参与活动情况”。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成长档案中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地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除了幼儿园内部对幼儿、教师、课程的评价,还应进行开放性的评价,建立社会评价机制,争取吸收社区、家长、小学对我园幼儿、教师、课程的评价,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七、课程管理1、人员保障为保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成立课程管理和开发小组,由园长、工作室负责人、教研组长、科研信息部负责人、班级教师、家长组成。
2、课程的组织和任务幼儿园课程管理网络图3、课程领导●提升课程理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处——确立教师是课程主人翁地位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细微处——以整合的思想平衡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目标,提高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依托工作室和科研信息部——借助幼儿园中高级教师“高慧君工作室”和有研究生领衔的“科研信息部”开展特色课程的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