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和芯块材料中子学分析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和芯块材料中子学分析

第36卷第9期 2016年9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Nuclear Electronics&Detection Technology V01.36 No.9 

Sept. 2016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和芯块材料中子学分析 潘昕怿,兰兵,贾斌,李铁萍,韩向臻,张春明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jE京100082) 

摘要:分别使用SCALE软件包和两种近似方法进行组件和堆芯中子学分析,进而对SiC、先进铁合 金和钼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以及u3si:、U N和u—Mo等芯块材料进行中子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除 了SiC外,金属包壳均有显著的中子惩罚,需通过提高燃料富集度或减少包壳厚度进行补偿;高密度芯 块如U]Sj 通常能够提高中子经济性,但由于过高的”。U含量,U N无明显经济性优势。 关键词:事故容错燃料;中子经济性;包壳;芯块 中图分类号:TL 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o258-0934(2016)9-0958-04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国际上对核燃料的 研发重点由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转向增强其 事故容错性能。美国能源部定义…:事故容错 燃料(ATF)与UO:一锆合金燃料系统相比,能 够在更长时间内承受堆芯有效冷却的丧失,同 时在核电厂正常运行和事故等各种工况下均能 保持或提高燃料性能。因此,ATF需至少具备 下列改进之一:显著减少包壳一蒸汽反应中的 产热及产氢;提高事故后燃料的机械完整性;加 强裂变产物包容能力;改进熔点、热导率等包壳 或芯块性质。 候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主要包括新材料和 改进型锆合金。新材料相对锆合金提高了耐高 温氧化能力和高温强度,目前重点研究的包括 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SiCf/SiC),铁素体Fe— CrA1合金、纳米铁素体合金(NFA)和氧化物弥 散强化(ODS)合金等先进铁合金,以及钼(Mo) 收稿日期:2016—08—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6002001)资 助。 作者简介:潘听怿(1983一),男,安徽黄山人,工程 师,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研究。通信作者:兰兵,男, 工程师,E—mail:lanbing@chinansc.cn。 958 等难熔金属。改进型锆合金主要是在包壳外表 面喷涂耐腐蚀和高温氧化的涂层材料,如MAX 相陶瓷、SiC和铬(Cr)等。事故容错燃料芯块 的主要改进方向是采用高热导率材料以降低芯 块温度和储能,如UN、U3Si2和U—Mo等。现 阶段国际上正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性能试验等手 段开展ATF的选型工作。 各种包壳或芯块材料具有不同的中子截 面,会影响其中子经济性。某种ATF具备工程 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在允许的富集度水 平下可保持现有的循环长度和输出功率 。 本课题从压水堆燃料组件和堆芯两方面对事故 容错燃料主要候选材料进行中子学分析和经济 性评价,从而为ATF的最终选型提供参考。 

1组件中子学分析方法 组件中子学分析是通过计算单个ATF组 件的反应性评价其中子经济性。本课题研究的 事故容错包壳材料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工艺制备的SiC、Mo、两种FeCrAI合金 (75Fe一20Cr一5A1和C35MN6)、ODS FeCrA1 合金D155YMT、NFA FeCrW合金l4 r— CRT,具体材料成分见表l,此时仍采用UO 芯 块。由于涂层相对较薄(<20 m),其对改进 型锆合金的中子经济性影响不大。 研究的事故容错芯块材料包括u,Si:、UN 和U—M0,其中UN中 N含量为100%,U— Mo混合物芯块中Mo含量为6%,此时仍采用 

Zr4包壳。同时分析了u3si2一SiC和UN—SiC 两种完全ATF燃料组件。上述分析均以UO: 

一Zr4燃料作为参考。 

表1候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成分 材料 Fe Cr AI Mo CVD—SiC 一 一 一 一 F CrAJ 75 2O 5 一 C35MN6 78.66 l3 5.1 2 D155YMT 79.08 l4.55 4.75 0.88 14Y’WT—CRT 83.3 l4 一 一 一 一 一 0.06 O.O6 

以17×17型压水堆燃料为对象进行分析, 芯块理论密度为95%、富集度为4.2%,可溶硼 浓度为600 ppm,芯块外径8.192 mm,包壳内 外径分别为8.358 mln和9.5 mm。组件计算 使用SCALE软件包TRITON计算序列,其中输 运计算和共振自屏计算分别采用NEWT和 CENTRM模块,燃耗计算至1 400等效满功率 天(EFPDs)。 SiC包壳辐照肿胀导致其热导率降低以及 芯块包壳间隙增大,包壳和芯块温度均会升 高l5 J。高密度燃料U,Si 、u N的热导率(2O W/M×k左右)约为UO 的四倍 J,芯块温度低 于UO 。铁合金等金属材料热导率与Zr4接 近,温度与参考燃料基本相同。基于上述分析, 组件计算时各种燃料的温度假设如表2所示。 表2组件计算时采用的温度假设 

2堆芯中子学分析方法 堆芯中子学分析以图l中假想压水堆为对 象,图中数字代表该盒组件的批次,第l批为新 料。该堆芯装载157盒燃料组件,换料组件初 始富集度为4.2%,采用三批换料的低泄漏燃 料管理方案(见表3),平衡循环长度约为450 EFPDs。表3中各批料循环末等效燃耗(以EF. PDs表示)考虑了相对功率系数的影响。 

图l 假想堆芯平衡循环燃料装载方案 表3假想堆芯燃料管理方案 

假设装载UO 一Zr4的参考堆芯寿期末反 应性为0,则可使用线性反应性模型 估算不 同ATF装载堆芯与参考堆芯的寿期末反应性 差值Ak 。 : 3 ∑Ak(Bi)P 

△ = L —一 (1) P 篇‘。 

式中:△.j}(B )为各批料与参考组件循环末 

有效增殖因子kesf的差值; 为各循环末等效燃 耗;P。和 分别为各批料的相对功率系数和组 件数占比。利用该方法还可估算△J}一为0时 各ATF所需的燃料富集度,即临界富集度。 为更直观地衡量中子经济性,使用泄漏反 应性方法 估算每种A,rF装载堆芯的燃料最 终卸料燃耗。假设每盒燃料在堆内经历等长的 循环长度及相对功率系数,则堆芯泄漏反应性 P 可表示为: 959 

l 2 2 1 2 l 3 3 ∑JD(Bi) 

PL=£L_ (2) —]■一 

式中:B =i×B 为各循环燃耗(以EFPDs 表示);p(B )为各循环末反应性。为保持堆芯 临界,不同ATF装载堆芯与参考堆芯的泄漏反 应性相同。针对每一种燃料,假设堆芯反应性 与燃耗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二阶多项式: P(B)=C0+C1 +C2B (3) 将三个循环末的反应性代入上式可求得系 数c0、C,和c ,然后利用(2)式和参考堆芯泄 漏燃耗可求得每种ATF的单个循环燃耗B 及 最终卸料燃耗3B 。 

3分析结果 3.1组件中子学分析结果 图2~4分别显示了不同ATF的 及其与 UO 一Zr4的 间差值(△ )随燃耗的变化。对 于事故容错包壳,候选材料主要成分中仅有 SiC中子吸收截面小于z r'因此由图2可知 UO 一Sic的尼 高于uO:一zr4,但由于芯块温 

1.4 1,3 1.2 立1.1 1.0 0.9 0.8 

度较高而降低了反应性,抵消了部分中子经济 性提升。Mo的中子吸收截面仅次于w,因此 UO 一Mo反应性最低。Fe、Cr等元素吸收截面 高于zr,故FeCrA1和ODS FeCrA1合金包壳 ATF的反应性低于uO 一Zr4。W的吸收截面 最高,因此NFA FeCrW合金的中子惩罚高于 FeCrA1合金。对于金属包壳,热中子吸收截面 较大造成中子能谱硬化,导致钚含量增大, 随燃耗增加而逐渐减小。 u N中 U含量比UO 高约40%,但图3 显示U N—Zr的反应性在中低燃耗范围内甚 至低于UO 一Zr4,这是因为U N中的瑚U含 量高,且 U的快中子共振吸收截面较大,因而 降低了快中子逃脱概率和组件反应性。U,Si 的 u含量比UO 高约17%,由于较高的 。u 含量,反应性提升不如预期。U—Mo芯块因含 有高中子吸收截面的Mo,中子惩罚较为显著。 由图4可知,由于U Si 一SiC和U N—SiC的 芯块和包壳中子吸收截面均小于参考材料,其 反应性提升最大。 

0 300 600 900 1200 i500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EFPDs EFPDs 

图2 uO:一事故容错包壳燃料组件反应性(左: ,右: ) 

20o0 l000 0 .1Ooo : 慧 

_40o0 .50OO .6000 

.7000 O 3oo 600 9oo l20o l500 

EFPDs 

图3事故容错芯块一Zr4燃料组件反应性(左: ,右: ) 

∞0∞∞∞∞∞∞∞∞∞∞∞∞ 詈。 一一--}l l 2 2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