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建国来最严重的风灾回顾

福建省建国来最严重的风灾回顾

福建省建国来最严重的风灾回顾由于台湾的阻挡,福建所受的台风灾害大有减轻;但台湾同时也增加了台风的不确定性,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使海峡里的风速减弱不多,大风范围也相当大。

五十六年以来,福建也遭受过多次惨烈的风灾,现在就简要地作一回顾,其实福建的风灾并不轻于直接面对大洋的广东海南和浙江。

凡提及台风登陆时的强度,如无特别说明,均指NMC所认定的强度。

以下编号均为NMC编号,括号里为命名(JTWC),后附有JMA、JTWC和CWB(90年代开始有HKO)的ANALYSIS ARCHIVE,标出颠峰时刻的强度。

早期NMC数据常缺失,没有强度数据。

JTWC在2000年前只有风速数据,日本气象厅在1977年前只有气压数据,起编时间依照JTWC(因为早期JMA无风速,且JTWC是命名机构),但时间是协调世界时1、忽从天降的悲剧5903号台风(IRIS,艾瑞丝)登陆厦门965HPA(JMA)90KT(2级,JTWC)45M/S(中度,CWB)自从海南新闻网刊出了7314号台风夜袭琼海的长篇通讯后,许多人才知道小风圈热带气旋在科技落后,信息不通的年代会带来多大的灾难。

但是可能很少人记得,在7314号台风侵袭十四年以前,福建省也曾经遭遇过一场十分相似的台风的凶猛袭击。

5903号台风躲过了气象人的法眼,狂风暴潮半夜齐发,让实际并未发生风暴潮的中国第一台风也黯然失色。

从记载来看,它同时也很可能是50年代仅次于5612号台风的特大风灾,是福建气象史,甚至是中国气象史上都具有历史意义的台风8月19日,IRIS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初期向偏西方向移动,一天以后加强为台风并且转向西北方向移动,掠过吕宋北部进入巴士海峡并于8月22日在海峡里达到最强,此后维持路径,直到8月23日凌晨在厦门登陆。

50年代,我国预报天气主要靠天气图,而天气图的资料来源于各地气象台站的天气报告,要预报从海上来的台风动向,有相当大的难度,原本预计在广东汕头附近登陆,但台风却突然夜袭闽南。

厦门站出现解放后最高潮位,气象站测得十分钟平均风速42M/S,一分钟平均风速45M/S,阵风60M/S,被认为是建国以来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而阵风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仍是全省的最高纪录。

在风速计质量和数量都十分低下的50年代,能够测到这样的风速也可见台风强度之强。

5903号台风环流细小,能量集中,台风进入台湾海峡时,闽南沿海的风力也只有6-7级,当风力突然加强已经是半夜,措手不及。

厦门市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风灾,三人合抱的大榕树连根拔起,集美海堤被风、潮卷毁,市区进水平均1米深。

受淹农田41万公顷,沉船2610艘,冲毁海堤1713处,倒塌房屋17874间,全省728人死亡,毁渔船3800艘,经济损失3亿多元。

国家海洋局评价为较大潮灾(二级潮灾)。

由于无法确知在海上究竟有多少人失踪,台风的遇难中的人数已经永远是一个谜。

在福建省的官方记录中,5903号台风至今仍是登陆强度最强,大风破坏最严重的台风。

由于台风灾害严重,虽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又遭到5903号台风的毁灭性打击,福建省仍终于下定决心,拿出1960年的全部外汇向英国购买两部气象雷达,福建省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气象雷达的省份。

从此福建省拥有了对近海台风的实时监测能力,这也开始了福建省天气预报现代化的进程。

5903号台风影响之深远是难以估量的。

2、杀人不见血的暗箭6001号台风(MARY,玛丽)登陆香港980HPA (JMA)80KT(1级,JTWC)35M/S(中度,CWB)6月份是西南季风牢牢控制南海的月份,没有副高带来的良好幅散,热带气旋不容易达到很高的强度,但却可以吸满充足的水气,带来丰沛的降水。

历史上不知多少南海台风为东南沿海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近几年来,类似北冕,玛莉亚之类的风暴都暴雨成灾。

然而6001号台风,却让它们无不黯然失色,堪称创始大洪水的倾盆暴雨让闽南人民至今不堪回首。

6月3日,南海的季风低压在西沙群岛附近发展成为热带低压,并被JTWC迅速升格为热带风暴。

和在西南季风引导下的许多TC一样,MARY移动和增强的速度一样十分缓慢。

直到三四天后,MARY才增强为台风,并逐渐达到巅峰强度。

并且在6月9号凌晨以巅峰强度登陆香港,因此被称为6.9台风。

当时的HKO发出了超过50个小时的烈风或暴风信号,后来玛丽在皇家天文台总部之西北偏西10公里附近掠过,总部记录到的气压是974.3hPa,瞬时最低气压是973.8hPa。

香港风迷或许没有人能够记得这能够配得上9号甚至10号风球的台风,不过这已不重要。

台风登陆后,一直维持热带风暴强度,一天后从闽西进入福建,又不到1天即出海,沿着副高北缘向偏东方向移动,再次增强为台风,一直接近换日线才消散。

在福建境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引进强大的西南季风,暴雨的时间和强度却是罕见的。

风暴中心所经之处有14个县风力达10~12级,8~10级者占我省大部,九龙江、晋江出现特大洪涝,漳州一带一片汪洋,洪水持续50小时以上,农作物受灾463万亩,死亡638人,受伤六千多人,当地群众称这是百年未见的大灾。

一直到今天,漳州和泉州仍然有不少地方记着6.9台风暴雨留下的洪水痕迹,而不少洪水水位直到今天也没有被超过。

从此以后,许多地方在发生台风洪水时,都以6001号台风留下的水位作为对照。

这几年,北冕,碧利斯等热带气旋在福建暴雨成灾,然而再没有台风洪水能够像6.9台风一样带给闽南人如此惨痛的记忆。

今年的珊瑚进入福建后,漳浦洪水怒涨,但老人们还是没有忘记四十五年前的6.9台风。

它铁一般地证明了,台风的威力绝不仅仅是怒号的狂风,更有从天而降的洪魔。

3、摧城拔寨的八月狂潮6614号台风(ALICE,艾丽丝)登陆福州罗源938HPA(JMA)130KT(4级,ST,JTWC)40M/S(中度,CWB)虽然有台湾的阻挡,但总会有一些台风绕过台湾本岛,直接威胁福建陆地。

这里面既有5903,0102等从南面袭击的,也有6614,0418,0216等从北面西行登陆闽中北的。

在这些台风中,1966年9月3日登陆福州罗源的14号台风堪称其中的典型。

而在这之前的6611号台风和紧接到来的6615号台风虽然本身灾害轻于前者,却用这令人心寒的三连击将闽东北地区变成了满目创痍的人间地狱。

随着8月的结束,副高大多会逐渐南退,但有时也有例外,副高呈狭长的带状,位置偏北,这就给了热带气旋以机会从比较高的纬度西行,威胁华东沿海。

6614号台风即如此。

8月25日,热带低压15W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加强为热带风暴,并缓慢地向偏北方向移动。

三天以后,由于受到副高的阻挡,ALICE打了个小转,开始在25-26N的高纬稳定西行,并且迅速爆发增强,9月1日,强度达到顶峰。

威胁已经十分明显,但由于从东方逼近的台风难以出现预兆性的台母,而60年代消息的闭塞又让人们茫然无知,两天以后的中午,当台风中心绕过黄岐半岛进入罗源湾时,一场浩劫随即从天而降。

这是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965HPA,也是建国十七年以来福建遭遇的最为严重的风暴潮灾,9月3日是农历八月初三,台风中心登陆的时刻又是正午潮水最高的时候,沿海狂潮怒涨,宁德地区霞浦县的三沙站出现历史最高潮位,超过警戒水位0.86米,闽东全部验潮站的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

罗源最大风速52米/秒,飞竹公社5小时降水量高达248毫米,6尺直径的老水松被拦腰截断。

宁德三都海堤崩溃5400米,海啸海水倒灌,一片汪洋。

全省受淹农田47万公顷,船只损失5646艘,冲毁海堤781处,损坏水利工程15806处,倒塌房屋15051间,根据不完全统计,伤亡至少3187人,而仅霞浦、宁德、罗源、连江四个县就死亡269人。

连江县至今没有遭遇过更大的潮灾,三十九年后的今天,一些经历过的人们在提及6614号台风时仍心有余悸。

1966年是一个人妖颠倒的年代,在文化大革命的硝烟中,从政府到人民,没有人再能顾及这次八月潮灾的善后,尤其是当四天以后,6615号台风再次袭击闽北后,一切真相都被遗忘所埋葬。

14号台风是福建五十年来也许最具谜团的台风之一,存留至今的官方资料少之又少,连气象记录也是如此残缺不全。

也许,能够留下来的,只有逐渐老去的人们心中那一点悲伤的回忆了。

4、中秋之夜的永别6911号台风(ELSIE,爱尔斯)登陆晋江895HPA (JMA)150KT(5级,JTWC)65M/S(强烈,CWB)今年福建风季让不少风迷感叹,海棠,珊瑚,泰利,还有最后让福州市陷入瘫痪的龙王。

其中秋台龙王让人感到的台风的时辰并不仅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惊叫: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庆大灾。

但是现在的人们,可能很少有人记得,三十六年前的这个时刻,在6614号台风的伤痛尚未消失之际,发生了一场更为强烈的台风风暴潮,它让当年经历过的人们把龙王不过当作微风拂面而已。

60年代的副高似乎一直如此强盛,三年前如此,三年后也是如此。

而这年的台风也是羞答答地不肯见人,9月底了仍然只是11号。

6911号台风和6614号台风有着几乎相同的路径,只不过稍微偏南一些。

9月19日,11W在威克岛以西海域形成,第二天被命名为ELSIE,以后以和气候平均值相当的速度逐渐增强,并在进入140E时达到它生命中的最强时刻,成为日本气象厅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中心气压低于900HPA的超强台风。

此后强度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在9月26日的中秋之夜,以931HPA的中心气压登陆台湾花莲,风速45M/S。

登陆时刻是在晚上11时,台湾狂风大作,全省灾情严重,然而更加沉重的打击是在第二天天明后的福建沿海。

这是农历八月十六的天文大潮,在大风圈的6911号台风的推动下,台湾海峡的海水再一次暴涨,从漳州到宁德,沿海六市的潮位迅速上涨,福州马尾白岩潭站出现2.38米的风暴增水,排名全省历史第二。

狂风大作,惊涛拍岸。

刚刚吃完团圆饭,沉浸在甜蜜梦乡中的人们也许曾经看到了台风登陆前的预兆,但没有人愿意破坏节日的欢乐。

可是当他们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家乡已经处在强烈台风的正面袭击之下。

从南到北,疯狂的潮水冲毁海塘,涌入陆地,台风中心登陆点的晋江沿岸海堤大部分被台风风暴潮冲毁,仅仅一县就有五十万公顷土地被淹没在滔滔潮水之中。

全省均受到严重损毁,省内42个县下暴雨,过程雨量柘荣356.2毫米,登陆晋江时已经减弱,最大风力11级,三都、柘荣阵风达40米/秒,宁德的潮灾不亚于三年前的6614号台风,当地有老农反映是比清咸丰三年更大的海潮。

厦门市出现5903号台风以来的最强风力,而如此强大的风力直到30年后才被9914号台风丹尼所重复。

罗源县灾情最为惨烈,六个公社的海堤全部崩溃,海岸被侵蚀成锯齿状,罗源湾景观面目全非……这是建国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风暴潮灾。

1969年和1966年一样是福建省的噩梦,登陆汕头的6903号台风和登陆晋江的6911号台风都进入了建国以来的十大风暴潮之列,而60年代末的这两次毁灭性台风风暴潮发生之后,国家才真正开始了对风暴潮预报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