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2017年以来,**县依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求实苦干,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经全面清理和审核论证,保留行政审批事项80项,取消12项,整合5项,调整6项。

经过全面清理规范,全县取消证明243项,保留20项;二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完成县直部门的236项依申请权利事项的审核、确认、录入、上报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

涉及27个县直部门的《服务指南》编制工作如期完成,服务信息已公开,服务制度和管理办法已制度,各部门已陆续在新搬迁的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在日常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

(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两单”工作运行流畅。

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制定完成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将权责清单运行流程图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全面明晰了政府部门权力事项、办理时限及群众办事流程。

二是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审批事项取消、增加、要素变更等情形,按照法定程序由县审改办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审查论证,报县政府核准,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擅自调整事项清单;完成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取消行政职权事项25项,保留行政职权2970项,实现所有行政层级、单位、权力事项、行使环节全覆盖,并将权责清单运行流程图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

三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7项。

清理规范各类证明和办事环节,取消各类证明140项,保留22项。

(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机制。

建立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办公室设在工商质监局,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

成立县政府“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发改委牵头,各部门负责,建立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制定抽查事项清单、抽查计划、抽查方案,按时完成抽查计划。

(四)推进政务诚信。

一是推进“双公示”工作。

相继出台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一系列文件。

向“信用驻马店”网站推送双公示信息7110条,报送“黑红名单”两条,覆盖县直31个单位,信息数据合格率100?二是建立失信行为惩戒制度。

建立健全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根据失信性质、构建多层次惩戒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道德手段,进一步提高失信成本。

三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依托驻马店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时上传更新“双公示”信息数据,同时正在积极建设“信用**”网站,为推进政务诚信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

目前39个单位在公示平台上归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信息,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政府率先使用信息和信用产品。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出台了《**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目前没有发现党员干部有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是组织开展环境监管执法。

根据《贯彻落实意见》和《执法检查活动方案》,组织检查企业110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10000余次,查处违法企业近300家,已立案处罚12家,罚款到位45万元。

在整治“小散乱污”企业中,共排查出小散乱污企业122家,目前已全部整治取缔到位。

二、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决策工作规则。

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质量,县政府修订、制定了《县政府工作规则》、《县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县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决策规章制度,将决策的程序固定下来,建立了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了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以政府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严格按照部门提出意见、政府法制机构审核、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政府主要领导批准的环节运作。

二是建立健全了财政支出会审会签制度。

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了会审会签制度,从强化预算约束力、规范预算追加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使财政支出更加规范、合法化。

三是建立健全了土地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制度。

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集约节约有效利用土地,改变以往土地管理过程中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多头办证现象,县政府成立**县土地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县土地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实行土地管理工作集体审议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四是建立健全了城乡规划委员会集体审议制度。

为确保执行城乡规划的法定性、严肃性,杜绝规划执行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杜绝乱搭、乱建的乱象,县政府成立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对拟决策项目集体研究,最后采用票决制方式决策。

同时,为确保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制定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

五是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行政复议咨询制度,聘请驻马店市律协会长、驻马店北纬律师事务所律师等6名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由律师、法律专家等11人组成的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全面提升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全面落实《河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暂行规定》。

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通知》,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执法事务多的政府工作部门要建立和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三、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一)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及时出台实施方案。

出台了《**县2017年度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着力抓好学习交流。

确定县司法局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培育对象,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典型观摩、经验交流,通过示范单位的典型带动,促进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大面积开花,大范围结果。

三是开展督导检查。

年底对全县30个重点执法单位的服务型执法建设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

(二)完善行政指导工作机制。

制定出台了《**县关于开展行政指导案卷评查的通知》,通过对各执法单位行政指导案卷开展评查的方式,评选出优秀案卷和案例,推动各执法单位主动把行政指导应用于行政执法全过程,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全面、深入、规范、有效开展,实现行政指导工作常态化。

通过积极安排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我县的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阶段性成效。

(三)规范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制定出台了《**县关于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指导各级各部门梳理依据、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工作机制,认真履行行政调解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争议纠纷中的作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网站上公布了我县行政调解队伍名单,并要求重点执法单位设置行政调解室。

(四)推进“互联网+行政执法”。

下发了《关于推进“未联网+行政执法”建设的通知》,对我县“互联网+行政执法”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五)强化行政执法指导评价。

明确司法局为行政调解培育对象,国税局为“互联网+行政执法”培育对象,并明确司法局、国税局、交通综合执法局等三个执法单位的三位业务骨干为服务型行政标兵的培育对象,经常性对培育对象进行指导、考试、考核。

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周密部署。

制定出台了《**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方案》,从建立一套执法岗责体系、健全一批行政执法规范、打造一个执法监督平台、开展一次执法监督巡查、组织一轮行政执法培训、评选一批优秀执法案卷等六个方面,对行政执法责任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二是认真学习。

组织主要执法部门的骨干人员135人,对《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进行了专题学习。

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

在行政执法的决定书之中,体现情节的轻重,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四是健全行政执法规范。

建立了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并制作了行政执法指导案例。

五是培育示范点。

确定地税局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并向上级推荐验收。

六是加强监督。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2017年备案3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主体合格;建立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按时上报行政执法情况;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向各执法单位印发了《河南省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范本》,统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文书格式,通过日常抽查、集中评查等方式,认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全面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加强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监督,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出台了《**县关于贯彻实施河南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办法的通知》,严格履行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职责,强化对重大执法行为的监督。

七是严格责任。

制定出台了《**县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加大了对违法违规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坚决制止滥施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

五、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做到规范性文件制定有立项、有规划,县政府建立了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和备案制度。

一方面做好涉法文件审核。

认真办理政府涉法文件审核,重点是对领导批办的重大复杂文件和合同及时组织研究,确保审查工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017以来,县政府法制办共审核了所有以县政府名义发文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各类非规范性文件、政府法律合同38件。

另一方面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

落实《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通过不定期调阅、抽查制定机关的发文登记簿和有关文件等方式,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

对报备文件加强审查,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

一是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和权力制约。

财政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

二是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严格依法处理群众投诉举报。

(二)发挥专门监督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财政部门编制报送了《2017年度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成立了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县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