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与仓储管理讲义
1.料帳不準
使停工待料/庫存積壓/呆料損失…同時併存
2.料品報廢損失多 3.庫存積壓多、週轉率低 4.呆料比率高 5.倉儲備料時間長 ,影響現場生產績效。 6.停工待料損失工時多
影響整體經營績效 (及營銷績效)
14
h
十、一般物料管理作業程序
庫存政策
製購需求 計畫分析
生產排程 計劃
價格管制
請購/請製
第一章
物料倉儲管理基本理念
1
天 马 行 空 官 方 博 客 : h t t p : / / t . q q . c o m / t m x k _ d o c i n ; Q Q : 1 3 1 8 2 4 1 1 8 9 ; Q Q 群 : 1 7 5 5 6 9 6 3 2
h
一、製造業產銷經營的角色
訂製 / 訂購 / 驗收入庫
5.物料成本之控制與降低
發料控制 / 採購價格抑減
12
h
整體物料管理的目標
適品/適量/適時供應生產所需 防止呆料/死藏品之發生 提高用料週轉率,減低財務無形成本。 控制及降低物料成本,確保或提高利潤。 確保企業資產之數量及價值
13
h
九.物料管理常見的缺失 (問題 )
物料的賠損、消蝕應有的利潤
5
h
五、物料倉儲管理不良的影響
明顯的浪費 / 困擾
1.生產現場停工待料,整體績效低落, 交貨只好遲延。
2.倉庫存貨堆積,浪費建物運用效率, 找材料費時費力。
3.料品品質變異,不堪用,報廢或下腳 品損失。
6
h
潛在的浪費 / 困擾
1.存貨積存,使資金積壓,週轉率低,
利息支出多,影響營運資金,甚至黑字 倒閉。
訂購/訂製 點收/驗收
倉儲作業 備料/發料 料帳作業
退回廠商
盤點
15
h
十一、物料管理主要模塊
存量計劃與存量管制
安全存量管制 vs 用料需求規劃
倉儲管理 庫存料帳管理 採購管理 委外加工管理 進料管理 備料與領發料管理 用料成本管理
物料管理電腦化整合系統
16
h
第二章 選定合適有效的存量管理模式
17
2.死藏品 / 呆料浪費
呆料 → 資金呆滯
3.用料成本無法控制
接單 / 售價損失
7
h
六、物料 (資材) 種類
成 品 ~ 直接銷售用
原材料 ~ 從外界直接購入投入產品用
半成品 ~ 由原材料經自製或託工而繳庫,
待再投入為產品。
在製品 ~ 原材料或半成品,經投入生產
現場,未完成製程 / 未繳庫。
製造耗材 ~ 輔助性,不含入產品結構中。
生產及提供產品予客戶
生產出良好品質的產品 準時交貨 使客戶能賺到錢 ---- 價格的合理化
謀取利潤 (附加價值)
在市場接受價格下 , 維持或降低成本。
社會的繁榮與成長
更多合於社會需求的產品
2
h
二、製造業產銷經營競爭力所在
最基本的競爭力條件
良好品質的產品 合理可接受 的售價
進一步的高階競爭力條件
準時交貨 多批小量訂單的因應能力 很短的交期也可以因應 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19
h
三、存量管理模式的致命性影響
過多的庫存
變成呆料 , 庫存積壓 --- 週轉率低 / 財務成本高 呆料變成死料損廢 --- 直接的損失 庫存管理費用增加
過少的庫存
來不及應付投產 生產進度交期延誤 待料停工 , 生產力低落 成本高 緊急採購處理 進料成本高 / 進料品質不良
20
h
對存貨成本的基本認識
密切相關
2. 複倉法(Tow - Bins System)
3. (定時訂購法)
4. (定量訂購法)
5. 安全存量法
6. MRP 法
7. Just – in – Time 法(看板方式)
8. 其他特殊方式
BTO / CTO
22
h
6.MRP 法
適時 ~ BOM 適時 ~ 依 MPS 排定「進料日程」
依 DPS ~ 缺料分析/模擬進料期
24
h
1.傳統PARETO 分析基本觀念
70 %
庫存值
(用料額) A
類
25 %
B類 15 %
5%
C類 品項
50 %
35 %
真正需「嚴密管好」的料項可能僅佔 (15 % ~ 20 %)
h
一、存量計劃管制的範圍
料品存量管制模式之選擇 料帳存量管制
18
h
二、存量模式 / 存量計劃管制的目標
減少存貨積壓, 提高存貨運用效率
以最少庫存 , 達到最高生產量 / 銷售量。
減少停工待料 , 提升整體生產力
適品 / 適時 / 適量供應投產所需 不致பைடு நூலகம்誤交期 , 充份服務客戶。
減少呆存損廢風險 間接降低各項間接成本
適量 ~ 淨需求分析
23
h
五、選用存量模式的基本原則
1.ABC 分析 ( PARETO 分析)
A 類料項 -- 高價 / 變化大無法掌握 B 類料項 -- 中價 / 需求較穩定 / Lead Time 長 C 類料項 -- 低價 / Lead Time 短 / 市售標準品
2.產銷型態差異的適用性 3.供應方的經營態勢 4.本身生產技術 / 生產管理水準能力 5.其他因素 (例如供料環境)
3
h
三、物料管理在產銷經營的角色
財務 管理
營銷 管理
製造生 產作業
生產 管理
人力資 源管理
品質 管理
物料 管理
4
h
四、物料管理的致命吸引力
物料成本常佔製造業成本最大比率
成本高 , 就使利潤低。
沒有適品/適時/適量供料,
產銷就不順,交期延誤 , 現場生產力低落。
物料積存常是企業財務最大負擔
財務人員聚焦所在
訂購成本 (Procurement Cost)
請購/訂購手續 驗收/入庫事務
持有成本 (Carrying Cost)
利息成本 折舊成本 儲存成本 廢棄損失/成本
缺貨成本 (Shortage Cost)
停工待料/喪失客戶與商機
21
h
四、存量管制計劃模式
1. A/R(As Required)~ 與 BOM
10
h
3. 查 核 (Check)
缺料分析 進料稽催 超交管制
4.對策行動(Action)
修正進度排程 稽催/品管 替代料安排
11
h
八、整體物料管理的功能範圍
1.物料的資產保有
質/量
2.物料需求與產銷計劃的配合
MRP 用料需求規劃
3.物料供用與生產現場的配合
製令備料
4.料品購入與託工作業的細節內容
事務用品 ~ 管銷事務中耗用品
售後服務用 / 設備維修用零組件
雜項用品
8
h
七、整體的物料管理與管理循環
( 1 ) 管理循環
計畫
對策 行動
執行
查核
9
h
2. 物料管理循環
1.計劃(Plan)
訂單/生產計劃 用料需求規劃 安全存量規劃 備料計劃
2.執行(Do)
請購/訂購/託工/驗收作業 發料/入出庫作業 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