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

2011年05月
学术探讨
浅析企业创新能力
文/张宏伟
摘 要:创新是企业发展之魂,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总体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

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几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29-01
一、企业创新力的内涵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创新就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挑战,企业首先必须树立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一种面向未来的忧患意识,准确、及时把握各种创新的机会,逐步引导和激励员工把追求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价值目标,使企业始终保持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逐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影响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因素
1、缺乏创新意识、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目前的许多中小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由于体制、个人认识等客观原因,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在自身能力已不能很好的驾驭企业良性发展的情况下,仍不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放权,对职业经理人制度持抵制态度。

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缺失,使得企业在经营发展上或急功近利、盲目决策,或顾虑重重、小富则安。

2、缺乏创新人才、人才机制不灵活
目前在我们国家,很大程度上科技人才分布在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科技人才短缺问题。

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及经济能力等条件所限,对高层次人才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

另外很多企业家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用关系,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人才和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加之一些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企业。

因此,在企业工作的人才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3、缺乏科技投入、设备科技含量低
大多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类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产能不足,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极其有限。

同时因为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资信较差及金融体制自身原因,大多数金融机构出于降低风险、节约成本的目的,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很难得到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撑。

直接造成我们许多企业的融资能力不足,研发投入难成规模,企业自主创新所需资金严重匮乏。

4、创新所需的知识缺乏,科技支撑力不足
由于客观原因,在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科技力量薄弱,知识型人才缺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这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大瓶颈。

5、创新成果没有很好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研发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但是在目前,我们很多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科技创新的发明成果,不是很快的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是作为论文和获奖成果发表在杂志和期刊上。

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没有转化为效益,自主创新本身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将创新的成果切实转变为生产力,逐步实现产业化,才能达到创新和效益相结合的目的。

三、提高企业创新力的对策
1、自主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以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也应该顺应市场潮流,适合市场的需要,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搞产品创新开发,这样企业的自主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产品研发方面,要形成长效机制,即“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构思一代”。

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领导观念和管理的创新
“管理创新也是生产力”。

先进、创新的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科学的管理必须在管理理念、方式、组织机构上建立优势,注重管理模式及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明的管理体制。

做到一切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权责分明、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优化“人、财、物”体系,加强企业的整体功能。

各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头羊”,要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新方法、新技巧,运用激励手段在管理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下属的主观积极性;必须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为目标,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带动整个企业实现良性的发展循环。

3、提升企业文化创新能力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是企业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标志。

现代企业发展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把员工真正放到主人翁的高度,尊重员工的尊严、理想、劳动和发展欲望,把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和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培养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敬岗爱业理念。

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宣传策划活动,把企业形象、员工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形象等形象塑造工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重视人员培训技术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在企业中进行技术创新的是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因此,人才就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

赢得人才,就拥有技术和项目,也就相应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不仅要引人、求人、借人,更重要的是育人、敬人、用人、留人。

企业应重视员工素质提升,加大员工学习培训经费投入,对员工加强创新方面的学习、训练,提升创新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邯郸市东武仕水库管理处
2011.05 3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