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知识培训 PPT课件

金属材料知识培训 PPT课件


一、概述
1、热处理的定义 温 度
保温
热 加
临界温度
冷 却
时间
一、概述
2、热处理的主要目的:获得所需的使用性能
3、热处理的应用范围:整个制造业 4、热处理的分类:
热处理
普通 热处理
表面 热处理
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淬火 火焰加热淬火
化学 热处理
渗碳、渗氮 碳氮共渗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非平衡相变
④非平衡脱溶沉淀
• 若b成分的合金自T1温度快冷 时,相在冷却过程中来不及 析出,则冷到室温时便得到 过饱和的α固溶体。
• 若在室温或低于固溶度曲线 MN的某一温度下溶质原子尚 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则在 上述温度等温时,过饱和α固 溶体仍可能发生分解,逐渐 析出新相。但在析出的初期 阶段,新相的成分和结构均 与平衡脱溶沉淀相有所不同, 这一过程称为非平衡脱溶沉 淀(或时效)。
2.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扩散型相变
相变时原子迁移特征
非扩散型相变
2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
(1)扩散型相变
相变时,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行的相变。
如:脱溶型相变、共析型相变(珠光体型转变)、调幅分解和有序化 转变等等。
特点:
(1)有原子扩散运动,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所控制; (2)新相和母相的成分往往不同; (3)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宏观形状
平衡相变
③共析相变
• 合金在冷却时由一个固 相分解为两个不同固相 的转变称为共析相变 (或珠光体型转变)
• 其两个生成相的结构和 成分均与母相不同
• 加热时也可发生 α+→转变,称为逆 共析相变
平衡相变
④调幅分解
•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冷 却到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 构相同但成分不同的两个微区,这种转变称为 调幅分解。
特点:(1)存在由于均匀切源自引起的宏观形状改变,可在预先制备的抛光试样 表面上出现浮突现象。
(2)相变不需要通过扩散,新相和母相的化学成分相同。 (3)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4)某些材料发生非扩散相变时,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可接近声速。
热处理基本知识
• 热处理是将工件在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 一定时间,然后以一定速率冷却,以改变金属的 组织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例如增加或降低金 属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
⑤有序化转变
• 固溶体中,各组元原子在晶体点阵中的相对位 置由无序到有序(指长程有序)的转变称为有序化 转变。如Cu-Zn,Cu-Au,Mn-Ni,Ti-Ni等合金。
非平衡相变
• (2)非平衡相变
– 非平衡相变:加热或冷却速度很快, 上述平衡相将被抑制,固态材料可 能发生某些平衡状态图上不能反映 的转变并获得被称为不平衡或亚稳 的组织
高碳针片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 孕育期最小处称C 曲线的“鼻尖”。碳钢 鼻尖处的温度为550℃。 在鼻尖以上, 温度较高,相变驱动力小。 在鼻尖以下,温度较低,扩散困难。从而 使奥氏体稳定性增加。
⑵ C曲线明确表示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 度下的等温转变产物。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1.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 平衡相变和非平衡相变
• 平衡相变
缓慢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的能获得符合平衡 状态图的平衡组织的相变
–:
• 非平衡相变 加热或冷却速度很快,上述平衡相将被抑
制,固态材料可能发生某些平衡状态图上不 能反映的转变并获得被称为不平衡或亚稳的 组织
平衡相变
①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 – 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改变
热 加
连续冷却
等温冷却 时间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1) TTT曲线(C曲线)- 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1) TTT曲线(C曲线)----共析碳钢
C 曲线的分析
⑴ 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为孕 育期。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2)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上贝氏体组织金相图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2)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350~230℃: B下; 50~60HRC;
过饱和碳 α-Fe针叶状
Fe3C细片状
针叶状
B下 =过饱和碳 α-Fe针叶状 + Fe3C细片状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2)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珠光体形貌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2)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索氏体形貌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2)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屈氏体形貌
30~50HRC ; δ = 9~17%。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低碳板条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针、片状---高碳马氏体(>1%C);
66HRC左右 ; δ ≈ 1%。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M与原A的成分相同,造成晶格畸变。 ➢ 转变不完全性, QM = f ( T )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奥氏体含碳量对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奥氏体含碳量对残余奥氏体数量的影响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 ➢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板条状 --- 低碳马氏体(<0.2%C );
硬度:指材料抵抗外物压入能力,硬度测量简单快速,不破坏零件。硬度 与强度之间有一定关系,可用硬度来估计强度。
P 载荷
(N)
s pe
b
Pp :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载荷 过P点曲线开始偏离直线
k
Pe:变形开始阶段 卸载后立刻恢复原状(弹变)
超过,伸长只部分恢复(塑变)
Pp Pk
Ps :屈服时的最小变形 屈服:载荷不增加或反而减少,试
• 除退火或热轧的低碳钢和中碳钢等少数 合金有屈服现象外,大多数金属合金都 没有屈服点。 •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的应力作为屈服 强度,以0.2表示。 • 0.2的测量方法同上,采用图解法。
固态相变
• 固态相变是热处理的基础
• 相变: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聚合状态(相状态)发 生变化的过程。
热处理性能(可热处理强化)
几种常见的力学性能
强度:指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对于结构材料来说,它是最重 要的力学性能。
塑性:表示材料断裂前发生的永久变形(塑性变形)的能力。
塑性指标:延伸率 和断面收缩率
韧性:反映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大小,是单位体积材料在断裂前所吸 收的能量,也就是外力使材料断裂所做的功。
(MPa)
p :比例强度极限 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应力值
p k
e :弹性强度极限 p-e 弹性变形阶段 过e ,弹变+微量塑变
0
b
u
k
(%)
s :屈服强度极限 达一定值时,不增或降低,
l增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上屈服点:屈服阶段的最大应力。
(对试样局部应力集中极为敏感)
一般选下屈服点作为材料屈服强度
Fe-C合金
非平衡相变
– ③贝氏体相变
• 当奥氏体被冷却至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相变之 间的温度范围时,由于温度较低,铁原子已不 能扩散,但碳原子尚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因 此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扩 散的非平衡相变,这种相变称为贝氏体相变(或 称为中温转变)。
• 其转变产物也是α相与碳化物的混合物,但α相 的碳含量和形态以及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均与 珠光体不同,称其为贝氏体。
1、转变温度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2、奥氏体的形成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奥氏体晶粒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奥氏体晶粒均匀细小,热处理后钢的力学性能提高。
(2)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在淬火时容易引起工件产生较大的变 形甚至开裂。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

保温

临界温度
时,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 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 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 在固溶体中发生的同素异 构转变称为多形性转变。
钢中铁素体奥氏体的转变 奥氏体铁素体的转变
平衡相变
②平衡脱溶沉淀 • 在缓慢冷却条件下,由过
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过剩相 的过程称为平衡脱溶沉淀 • 特点:母相不消失,随着 新相析出,母相的成分和 体积分数不断变化(结构 不变),新相的结构和成 分与旧相不同
• 固态相变:固态材料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内部组织或 结构会发生变化,即发生从一种相状态到另一种相状态的 转变。
• 母相或旧相:相变前的相状态 • 新相:相变后的相状态
相图与相变
ACM A3
A1
铁碳相图
Fe-C Phase Diagram
Fe-C相图、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及产物
1.1固态相变的分类
样还继续伸长的现象。
屈服后,材料出现明显塑
0
lb
lu
lk
变,表面滑移带。
l伸长(mm)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屈服后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