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程观后感
三十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然而却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
的变化,见证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后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的繁荣富强的
巨大变化。《伟大的历程》正是围绕着这些变革以及几代领导人的决
策来的。
要说变化最大的,也就数经济的飞速发展了。作为90后的我们
也许不会感受到父辈所经历的那种剧烈变化,对最近几年的变化我们
还是有目共睹,亲身经历的。小的方面,例如,衣食住行。小时候,
我们总是等到过年了才会买新衣服,一套衣服总是穿好久,自己穿不
得了给弟弟妹妹穿。现在,在武汉,到处都有服装店,许多大学生半
年会买许多套衣服。小时候,我们吃的东西种类很少,现在各种小吃
玲琅满目。居住的环境也很好,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极大的方便了我
们的生活。交通也非常方便了,去其他地方乘坐和谐号火车、高铁、
飞机的成本都极大的降低了。大的方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GDP
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成功举办奥运会等等。从中可见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而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的历程》对这一
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当时,毛泽东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提出了以阶
级斗争为纲,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四人帮”利用。在这十
年里,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业建设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致使我国的经
济落后世界非常多。第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恢复了职务。1978
年,邓小平多次出国视察。在日本的一次视察中,邓小平乘坐了日本
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参观了日本神奈川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发
现其劳动生产率是一汽的几十倍。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发展落后世界很
多,可见,邓小平当时提出的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是非常高瞻远瞩的。然而,当时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呢?
一,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的第一生产力。然而,
在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把知识分子当做革命的对象而非革命
的力量,以及将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而忽视教育导致了科学领域人
才的青黄不接,科学技术的落后。1977年,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
改变了几十万人的命运,使许多人得以重返校园。许多知识分子得以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使科学界出现一片繁荣的
景象,出现了像陈景润这样的数学家。另外,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加大对科学领域的投入,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人才强国。这一切,都为
我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才能不以陈旧的,僵
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创新的看法。以事实出发,判
断事物的好坏。在文化大革命后,出现了“两个凡是”的观点,认为
只要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观点都是对的,只要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我们就
必须要遵守,思想非常僵化。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讲话,
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另外,平反冤假错案,对毛泽东的
功过做了客观的评价。
三,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9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