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高级工程师)(职称:)2013年5月25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学号:作者姓名:2013 年5 月25 日I无锡太湖学院信机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锡柴汽车厂液压综合试验台设计2、专题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本课题是对自卸车上所有液压元件进行综合试验装置,以满足工厂质量控制的要求。
由于试验台已制造完成,并经多年使用,故在完善液压电控原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学生在设计中还须对现有液压电控系统进行分析,须重新设计液压电控原理。
故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掌握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完成从设计到实际生产及运行调试的整个过程,这样一来就能很好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极好的基础。
三、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1.达到技术指标所规定要求,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整机结构简单实用,加载机架部件需作应力变型分析。
3.PLC全自动控制,要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安全性。
4.工作时噪音小,发热较小,设备外形美观及操作方便。
实习地点:无锡。
按照用户提出的完整技术要求,写出液压及电气的技术数据,并经用户确I认。
工作量要求:1..总装图:试验台装配图;液压站装配图;油缸加载设备装配图。
2.主要部装图:液压原理图。
重要零件图:油缸加载设备重要零件图及液压集成块图2#等。
3. 油缸加载设备的应力应变分析; 液压集成块三维图4.完整的设计及使用说明书(电液选型;参数计算)。
5.必要的技术资料翻译(8000字符)。
四、接受任务学生:机械91 班姓名康海成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年11月12日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指导: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系主任签名2012年11月12日摘要液压实验台是进行液压元件检测的关键设备,是集机、液、电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技术设备。
本文针对实验室和生产的需求,提出了设计题目。
并对该机的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中,首先分析液压实验台的工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设计,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
计算了整个液压系统的流量,并根据流量和压力进行了液压阀的选型、油箱的设计和各个辅助元件的选择。
计算了核个系统的的功率,据此选择了电动机的型号,最后绘制了液压泵站的装配图。
由于传统液压实验台采用继电器等元件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元件,存在可靠性、灵活性差等缺点。
文中通过实例说明利用PLC对其进行改造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整台机器的控制器,并对PLC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对PLC及相关元件进行了选型,实现了整机的自动化。
本设计己经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液压实验台;可编程控制器;液压阀;液压系统;控制系统Abstracthe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is the critical equipment of testing hydraulic organ, which is a modernize technique equipment which centralizes the machinery, hydraulic and electric.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laboratory and producing ,the aulhor puts forward the topic and devises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controlling system thoroughly.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ice of hydraulic system, firstly,process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working were analyzed. Based this, the principle plot of hydraulic system was devised;furthermore, the performing elements were deci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Computed the flux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n, based on the flux and the pressure, the author accomplished the choices of valves, the design of gasoline tank and the choices of assistant components. And then,computed the power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chose the model of electromotor. At last,the component plot of hydraulic station drawn.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using relays as control elements show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low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roved design of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 based on PLC.The controlling system adopts the PLC as the controller of the entire machine. It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PLC, chose the model of the PLC and related el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design has already been applied to practice, and has gained a very good effect.Key Words: hydraulic experimental stand,;PLC;hydraulic pressure valves;hydraulic system;controlling systemIV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 I V 目录.. (V)1 绪论 (1)1.1 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1 锡柴汽车厂简介 (1)1.1.2 国内外自卸车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3 液压检测技术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2)1.2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3)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4)2 总体方案的确定 (5)2.1 设计依据 (5)2.2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6)2.3 确定控制系统方案 (6)2.4 确定外观及机械附件的设计方案 (6)2.5 总体配置设计 (6)3 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其校核 (7)3.1 液压系统的组成 (7)3.1.1 能源装置 (7)3.1.2 执行元件 (7)3.1.3 调节控制元件 (7)3.1.4 辅助元件 (7)3.2 液压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7)3.2.1 液压传动的优点 (7)3.2.2 液压传动的缺点 (8)3.3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8)3.3.1 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 (8)3.3.2 液压系统参数设计和液压件的选择 (12)3.3.3 液压辅助元件的设计与选择 (25)3.3.4 液压元件的安装和键校核 (29)4 机械附件设计 (32)4.1 自卸钢架的设计 (32)4.1.1 方案的拟定 (32)4.1.2 方案的确定及部件分析 (34)4.2 油箱的设计 (35)V4.3 实验台操作面板及控制电柜的外形设计 (37)4.3.1 设计依据与问题的提出 (37)4.3.2 设计方案的确定 (37)5 控制系统的设计 (39)5.1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39)5.2 PLC与微型计算机的比较 (39)5.3 PLC可靠性高的原因 (40)5.4 PLC的安装与抗干扰措施 (40)5.5 PLC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41)5.5.1 通电前的检查 (41)5.5.2 调试运行主要过程 (41)5.6 PLC系统的维护 (42)5.7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42)5.7.1 设计内容 (42)5.7.2 控制流程的拟订 (43)5.7.3 PLC控制电路元气件的选用 (43)5.7.4 PLC的编制 (44)6 UG有限元分析方法 (46)6.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46)6.2 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46)6.3 活塞杆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47)6.3.1 分析步骤 (47)6.3.2 分析载荷 (47)6.3.3 分析结果 (47)6.4 自卸钢架端板受力变形的分析 (48)6.4.1 分析步骤 (48)6.4.2 分析载荷 (48)6.4.3 分析结果 (48)7 活塞杆的最优化设计 (49)7.1 优化设计简介 (49)7.2 活塞杆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49)7.2.1 活塞杆的工况分析 (49)7.2.2 选择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 (49)8 液压综合实验台测试实例 (51)8.1 自卸油缸试验 (51)8.1.1 空载的往复运行 (52)8.1.2 全行程长度 (52)8.1.3 满载的往复运行(最大推力(慢速)对顶) (52)VI8.1.4 内泄漏及外泄漏 (53)8.2 单向阀(DF-F20A1)试验 (53)8.2.1 内泄漏 (53)8.2.2 耐压试验 (53)8.2.3 正向压力损失 (54)8.2.4 开启压力 (54)9 液压原理改进设计 (55)9.1 液压系统现状 (55)9.2 液压系统的改造 (55)9.3 液压系统改造原理图的绘制 (55)10 结论与展望 (57)10.1 结论 (57)10.2 展望 (5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