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表演专业论文

服装表演专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狄学院名称艺术学院专业班级服装表演10-1学生姓名鹿翔导师姓名杨丽娜2014年 6 月 6 日狄作者姓名鹿翔专业服装表演10-1 指导教师姓名杨丽娜专业技术职务摘要 (1)第一章课题来源 (2)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1.2设计灵感来源 (2)1.2.1唐朝时期文化背景 (2)1.3小结 (3)第二章设计调研 (4)2.1创意服饰的设计应用 (4)2.1.1点线面的应用 (6)2.1.2 棉麻的特点 (6)2.1.3 填充物的应用 (8)第三章设计制作过程 (9)3.1设计过程 (9)3.1.1设计思路 (9)3.1.2设计筛选 (9)3.1.3设计调整及深化 (9)3.1.4设计确定 (11)3.2.1服装加工工艺 (11)3.2.2妆容设计 (13)3.2.3发型设计 (14)3.2.4拍照风格 (14)3.3设计结果 (15)第四章总结与体会 (15)4.1设计体会 (15)4.2设计优缺点分析 (16)唐朝服饰,其款式之多,样式之华美,让人叹为观止。

这里既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

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

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

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武则天以及上官静儿等人物的造型都体现了人们对于唐朝当代服装,妆容,发型的审美标准,影片中服饰的整体设计都具有鲜明的当代特色。

所以笔者在本系列的设计中更加多元化的加入唐朝服饰特点,大胆的融入个人想象以及浪漫且具有张力的表现手法。

以盛世唐朝为历史背景,通过打造华贵的妆容发型服饰,塑造出大唐盛世人物飒爽英姿、豪气万丈的特点。

分别从服装、妆容、发型各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此来确定本系列的风格以及方向,在不断的修改、设计中完成《狄》系列服装造型。

关键词:唐朝服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浪漫且张力的表现手法第一章课题来源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毕业设计初期,根据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课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以唐朝特色服饰为设计灵感的课题作为此次毕业设计的真实课题。

本系列设计通过对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调研,在唐朝服饰原有的基础上大胆的融入个人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诠释出另一种民族服饰美。

然而这种大胆的表现却并非凭空臆造,基本上都是在唐代服饰妆容特色的基础上略作修改得来的。

如广受争议的武则天的服饰妆容跟唐代敦煌壁画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就很相近。

可以说,《狄》中的服饰造型设计都是可以寻到历史痕迹的。

1.2设计灵感来源本系列设计服装造型以盛世唐朝为历史背景,展现大唐的人物造型风貌。

通过华贵的头饰发簪与复古的腰封等表现出唐朝宫廷的风貌。

整体造型表现出飒爽英姿,豪气万丈的人物特征。

1.2.1唐朝时期文化背景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较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唐王朝和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往来频繁,教内典和艺术源源进入唐朝,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开始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莫高窟艺术就是对中亚和南亚文化的吸收的充分体现,许多的西方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外国的友好使者聚集长安,同时把他们的文化种子,播撒在整个中国。

浪漫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黄金时代,诗人发展了诗歌的不同体裁和形式,风格迥异,缤纷灿烂,为中国的文化作出了不少贡献。

正是因为文化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了唐代服饰的发展。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由于唐朝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唐朝服饰更加开放,女性服装更加性感妩媚,如古人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朝时期的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图案,更加追求自由、丰满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加生动、成熟,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惟妙惟肖,楚楚动人,这时的设计更加趋于自由,圆润,丰满,华美,在鞋、帽子、发型、妆容、配饰等均有体现。

唐朝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入了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美丽,稳重大方。

1.2.2影视剧中唐朝服饰的设计应用如今唐朝宫廷服饰出现在影视的频率越来越多,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便是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其服饰设计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项。

影片中每套武则天的服装都有非常精美的刺绣,需要工匠进行四到五个工作周才能手工完成,有些布料和材质都是来自黄宝荣工作室的珍藏,甚至有些稀有的布料是无价之宝,每套单纯造价就近百万人民币。

影片中武则天的造型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华丽的服饰,精美的刺绣,都是设计者在唐朝原有造型基础中大胆加入个人想象,但这些想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可以追寻其历史痕迹的。

本片中武则天及上官静儿以大袖衫襦或军服铠甲的服装造型出现时,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的视觉盛宴,美轮美奂。

正是因为余家安的大胆设计,对于唐朝文化及服饰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如此绝美的服饰,笔者在观看了该影片之后,对于唐朝服饰有了更深更远的理解,所以在设计本系列服装《狄》时,大胆融入个人想法,在以唐朝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下加入浪漫色彩,营造唐朝时期服饰的奢华与端庄。

(如图1-1所示)图1-11.3小结唐朝时期,服饰多姿多彩,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手工纺织业发展迅速。

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推进了唐朝的发展。

唐代服饰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所欣赏,我们现在看来仍旧赏心悦目,华丽端庄,自然得体,花团锦簇,充满朝气。

其装饰图案圆润,华美,栩栩如生,生机盎然。

唐代服饰是否能够长久流传,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加入自己的想法,并且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是中国的,又是民族的服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仅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更要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更好、更全面的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第二章设计调研根据所提出的设计灵感来源,我利用查阅书籍、市场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多种的方式,对浪漫主义的服装做出了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

此过程以如何借助新的结构去重塑英式浪漫主义风格服装的现代美感为出发点,并将设计制作出具有此风格的现代礼服为目标,大量收集、分析市场信息,深化对设计灵感的理解,完善对设计理念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近年来服装发布会中具有此设计风格的服装发布,对其做出了完整的分析及总结,并将未来服装市场对此设计风格的需求做出预测,使本次调研更具有客观性,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设计,对本设计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2.1唐朝宫廷服饰的设计应用唐朝女子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朝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加生动、成熟,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惟妙惟肖,楚楚动人,这时的设计更加趋于自由,圆润,丰满,华美,在鞋、帽子、发型、妆容、配饰等均有体现。

唐朝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入了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美丽,稳重大方。

唐朝女子最时髦的打扮是:身着襦裙服,外加半臂,脚着凤头丝履,头戴花髻。

短褥裙上衣领口的变化是唐朝女子服装最大的改革和创新,除了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外,还有袒领。

这种穿着搭配最初只在宫廷宾妃、歌舞伎者中盛行,流行之后,仕宦贵妇民间女子也跟随潮流效仿垂青。

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露胸脯,歌女可以半裸胸以此来取悦身处统治阶级的人,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允许半裸胸的。

如古人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

此外,“时世妆”,袒领服、男装、胡服也是重要服饰。

唐代崇尚胡服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女性着胡服者甚多,剧中的武则天头戴浑脱帽,身穿翻领长袍,腰系鞢躞带,这些都是胡服装扮的代表性造型。

唐代崇尚胡服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女性着胡服者甚多,剧中的武则天头戴浑脱帽,身穿翻领长袍,腰系鞢躞带,这些都是胡服装扮的代表性造型。

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武则天所穿便是胡服。

(如图2-1所示)图2-1唐朝男子服饰讲究庄重实用,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

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

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这种圆领袍衫在非正式场合下流行一种“潇洒穿法”:不合颈下胸上的一段,让袍子前面的一层襟自然松开垂下,形成一个翻领的样子。

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狄仁杰以及上官静儿的圆领袍衫就是当时唐朝男子服饰的写照,此时的唐朝也流行男装女穿,如上官静儿的造型便是典型的例子。

(如图2-2所示)图2-22.1.1图案的应用唐朝时期的图案以写实为主,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实创作,但是也没有排斥“龙”和“凤”的图案,这也是因为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唐装中图案也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的团花为主,团花就是指图案是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图案可以由牡丹、梅、兰、竹、菊等来表示,也可以由福、禄、寿以及双喜字样来表示。

“龙”和“凤”二者描绘成大团花、小团花或双龙戏珠、凤舞牡丹、龙凤成祥的纹样,用织花、提花、绣花、贴补花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到服饰中,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朝服饰特点为图案花纹复杂、色彩华丽。

在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武则天的服饰图案多以真实的花为主,运用绣花的工艺,在胸襟以及背后采用大量的绣花、提花工艺。

体现了当时唐朝奢华的生活。

(如图2-3 所示)(图2-3)唐朝官员袍服的质地、花纹、图案也有区别。

七品以上官员可服花纹绫。

五品以上官员袍服纹饰图案有雕、鹘、鱼、雁、花草等图案。

据《唐会要•舆服》: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雁,左右卫将军饰麒麟,左右武卫饰虎,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千牛卫饰牛,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玉钤卫饰鹘,左右监门卫饰狮,左右金吾卫饰豸,都督、刺史饰山形纹。

德宗时有规定:节度使以鹘衔绶带,取其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以雁衔仪委,取其行列有序,冀人人有威仪。

此种纹饰图案,各以文、武执掌而规定,时人称之为“袍花”。

2.1.2唐朝面料服饰特点由于唐朝经济政治稳定,其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盛产了大量的棉、麻、丝等纺织品,其沾染,丝织的工艺也发展迅速,最为精湛的是不仅可以织出复杂的花纹图案,而且还有绚丽的色彩。

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几位贵妇均衣着薄制的“花纱外衣”,披帛也用轻容纱加泥金绘,纱质的轻薄足见当时纺织业的发达。

唐朝的织染,印,刺绣工艺也十分发达,纺织品制作多样,图案加工多样,唐朝绘画中出现的“绮罗人物”就体现了当时织物的华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