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动态环境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方法的研究

面向动态环境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方法的研究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面向动态环境的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
方法的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卫星任务规划是对地观测卫星任务管控平台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卫星使用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作用主要是解决成像卫星任务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利
用和任务冲突问题,优化卫星的使用效益。
传统卫星观测活动中,卫星的在轨活动都是由地
面站事先做好计划方案,然后经由合适的上行链路上
传至卫星离线执行的,这种方式要求有足够的星地通
信时间以及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由于星地交互频繁,
这种方式的运行成本较高。
随着各种复杂的观测活动的日益开展和深入,高
度依赖地面站控制的方式己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航天
任务的需要,在对地观测活动中,对地观测卫星可以
和地面通信的时间大约只占在轨时间的5%-10%。在
动态环境下(例如观测区域上空出现云层、卫星故障、
观测任务不定时上注、取消己安排任务及任务属性变
化等),地基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系统没有足够的时间
对卫星进行规划方案调整,导致观测任务无法完成,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出现大量无用产品,造成观测资源浪费。比如,在2008
年汉川地震救援和雪灾救援等非作战军事行动中,我
国的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乏
自主性、灵活性,导致快速响应能力的欠缺,不能及
时捕捉有利气象条件和实现快速重访,致使有关灾情
的信息获取手段更多的受制于国外卫星系统。 因此,
有必要改进传统的卫星的控制方式,研究星载的自主
规划系统,使卫星能够根据实时的任务信息、卫星状
态信息、外部环境及其他条件,自主的进行决策,控
制卫星完成各种任务。
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是指卫星能够实时的接收地面
站上传的任务,并根据当前卫星的状态和任务的环境
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最后将任务转换为指令控制卫星
活动。与传统的卫星任务规划相比,卫星自主任务规
划各个动作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在规划求解的
时候,这种逻辑性可以用来指导搜索的方向,大大节
省整个规划问题的求解时间。卫星自主任务规划能够
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升观测效率,降低地面管控复
杂性。其具体的过程如图1,
本文在单星模式下,结合预案、前瞻及动态调整
或重规划三个方面提出了面向动态环境的成像卫星自
主任务规划方法,并结合卫星实际数据验证该方法的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性育旨。
1)预案在卫星自主任务规划中可以作为一个宏观
调控的工具,即在任务规划开始时由地面站提供初步
的规划方案。
2)鉴于自主任务规划的复杂性,在求解方法中设
计了前瞻过程,并提出“锁定时间段”。在任务规划过
程中,将前瞻时间步长内前t时间段作为“锁定时间”,
该时间段内的规划方案不受新加入任务的影响,在这
t时间段之后再根据新加入任务进行任务规划。如图2,
算法将第一个前瞻步长T时间内任务安排好,即完成
了一次规划。下一次规划开始前,在上一前瞻步长的
“锁定时间”后选取时间段T作为新的前瞻步长,并且
从新的前瞻步长的起始时间开始选定时间段t作为新
的“锁定时间”。在有/无预案情况下,具体前瞻过程如
图3-4。
3)使用动态调整或重规划对任务序列进行优化。
算法中,动态调整包括增加新加入的任务、删除原方
案中的任务以及局部搜索。算法同时设置了“阂值”用
于判断是否进行重规划。在下一次规划时动态任务的
比例高于某个阈值,或者经过动态调整后卫星完成任
务数目低于某个阂值时,安排重规划。
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求解算法基本流程如图5,基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步骤如下,
步骤1:选定前瞻时间步长为T,前瞻1个时间步
长,并更新前瞻时间步长内的任务信息;
步骤2:对前瞻步长内的任务安排观测。在安排观
测序列过程中,本文设计了多种排序规则,以提高解
的多样性。同时,考虑时间约束,并且充分利用存在
冲突的时间窗;
步骤3:判断前瞻步长内是否有待安排任务,如果
不存在,则执行原有方案中“锁定时间段”之内的任务,
并返回步骤1。如果存在,转入步骤4;
步骤4:判断新加入的任务中包含的应急任务是否
满足重规划阂值,如果满足,转到步骤7。如果不满
足,则转入步骤5;
步骤5:动态调整,将新加入的任务安排至当前前
瞻步长内的规划方案中。调整时,前瞻步长的“锁定时
间”内任务不变,在该“锁定时间”之后即新的前瞻步长
内进行任务的插入、删除或者邻域搜索等过程;
步骤6:判断当前前瞻步长内的任务完成率是否满
足重规划阈值,如果满足,则该时间段内任务进行重
规划。如果不满足,说明动态调整之后的任务序列为
有效序列,不需要进行重规划,转到步骤8;
步骤7:重新安排当前前瞻步长内的观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步骤8:安排任务回传。根据不同的回传策略,得
到综合回传序列,当前时间窗未安排的任务保留到后
面的回传时间窗进行安排;
步骤9:对当前的规划结果进行评价;
步骤10: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如果满足,则输
出最优序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