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户部山景区五大景点介绍

户部山景区五大景点介绍

户 部 山 景 区 景点名称 位 置 特 点 景区规模(平方) 隶属关系 门票价格 交 通 户部山 位于市中心 千古繁华地 徐州不夜城 占地15万建面12万 云龙区政府 / 有三十一条公交车直达线路 戏马台 位于户部山顶 徐州第一胜迹 占地11亩 徐州市园林局 20元 同上

民俗博物馆 位于户部山上 民俗、民韵、民风 占地5800建面2500 徐州市文化局 10元 同上

古建陈列馆 位于户部山商城翰林街上 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历史的活字典。 占地3000 徐州市房管局 10元 同上 念佛堂 位于剪子股步行街 千古钟声 慈孝为先 占地1000 徐州市宗教局 / 同上 一、徐州户部山 户部山位于徐州市中轴线上,属云龙辖区,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的旅游综合功能区,总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并配有8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 户部山以文化为基、时尚为衣,定位“都市休闲”、“旅游景点”,经过近两年的招商启动,启动面积已达85%以上,近700家全国知名品牌店抢滩登陆,形成了户部山浓郁的商业氛围。精心打造的好吃—马市街(美食街);好喝—步行街(徐州吧街);好玩—翰林街(古玩淘宝街);好乐—状元街(旅游休闲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已初具规模。这里还有各种品牌的服装店、琳琅满目的饰品店、旅游工艺品店、土特产超市等。足以满足您购物、休闲、娱乐的各种需求,让您乐此不疲。 历史留给户部山的不仅仅是沧桑,更重要的是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砖瓦都萦绕着一个个故事,形成了户部山独有的三大特色节日、四大经典传说、八大文化及闻名遐迩的三十六处景点使其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徐州新八景”。厚重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户部山无可比拟的优势,被誉为“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 走进户部山,畅游不夜城。踏上青石板,漫步在翰林府、状元府、清代念佛堂、李家大楼(徐州第一楼)、权谨牌坊等三十六处景点之间,足以让您在流连忘返中回味历史,品味户部山。 户部山已发展成为徐州晚间经济的新亮点,都市休闲经济的集聚点,综合旅游的新景点,成为徐州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逐步将户部山打造成为全国独具魅力的文化商圈、全国的著名品牌、流光溢彩的“都市名片”、保护明清古建筑的“旷世绝版”,吸引投资者的“生金宝地”。户部山欢迎您的到来。 二、戏马台 位于徐州市城南的户部山(原名南山)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号称“徐州第一胜迹”。民国《铜山县志》载:“戏马台在城南一里。项羽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故名。”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项羽是一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他于公元前206年推翻暴秦统治之后,大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市),成为当时“霸天下而臣诸侯”的最高统治者。在项羽踌躇满志之时,于城南“笼山络谷” 构筑丛台,作为他指挥士兵操练,检阅部队阵容,观赏士卒戏马的场所。于南山之巅俯瞰都城,在戏马台之上发号施令,看山下旌旗猎猎,听四周战马嘶鸣,那是何等的威风豪情啊!从此,人们便把山上的高台叫做戏马台。它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列为江苏三宝。

其实,南山的真正作用在于其军事价值。山距城仅里许,是城外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尽在眼底。宋代苏轼对其有十分精到的论述:“其城三面环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独其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垒木炮石,凡战守之具,以与城相表里,而积三今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易取也”(《徐州上皇帝书》).可见其重要军事地位。东晋义熙十二年 (4l6 年 ) ,刘裕北伐。在南山建造舍第和台头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在南山安营扎寨、立毡屋于其上,以窥城中动静。这一时期,又是佛教盛行的年代,山上建有许多佛寺、庙宇,至今仍能寻找到当年的遗物,如残存的石经幢等。唐宋以后,南山由军事要地转为登临胜地。历史上各个朝代在戏马台场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词、聚奎书院、耸翠山房和碑亭等。随着岁月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现经整修,戏马台以巍巍壮观、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为展示名城风采,发展旅游,凭吊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 1987 年,徐州市政府对戏马台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新增景点 30 余处。景区内布局严谨,以风云阁为界,南半部为陈列区,以庭院式展厅为主调;北半部为园林游览区,园内曲径通幽,花木扶苏。园林区由追胜轩、集萃亭、系马桩、乌骓槽、曲廊组成。追胜轩、集萃亭内镶嵌有百余块历代名人歌咏戏马台的诗词石刻,书法皆出自当代名家之手。戏马台布局依山岗地形,逐步上递,错落有致。经山门,照壁上有“拔山盖世”篆刻大字。东侧高台基上,臵有铜铸巨鼎一座,上镌“霸业雄风”。鼎呈长方形,双耳四足重6.5吨,高2.25米,长1.91米,宽1.51米。鼎腹铸有歌颂项羽历史功绩的《戏马台鼎铭》铭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墙,连接东面两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陈列区东为“楚室生春”院,西为“秋风戏马”院,展室内以砖刻、石刻、壁画和文字图表陈述了项羽从吴中起兵到乌江自刎的一生。“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殿前立有西楚霸王项羽的石雕像,高2.85米,顶盔贯甲,右手按剑,足踏岩石,气宇轩昂,迎风而立,表现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雄风殿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的两根蟠龙柱,系珍贵文物,是戏马台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构件之一,雕工粗犷,造型生动。大门两侧悬挂萧娴手书楹联:彭城千古秀;西楚一时雄。雄风殿后壁上嵌有一组“西楚春秋”壁画,长14米,高1.3米,再现了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秋风戏马”院中,戏马堂是该院的主殿,堂周环以回廊,24根丹柱绕堂排立,四壁为雕花窗棂。堂中屏风为“秋风戏马”图;反映当年项羽在虞姬陪侍下,观看士卒驰马操练的场景。东配殿的壁画,由144块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砖坯雕刻烧制而成,长9米,高2米。项庄舞剑画面,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张气氛。西配殿为一大型壁画,勾勒了兵败垓下后霸王诀别爱姬的离愁场景。

戏马台台名碑石树立于台顶重檐六角亭的风云阁内,碑石高2米多。“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笔峰雄健遒劲,为当年旧物。崇台位于戏马台顶、风云阁后。由于地势较高,登台四眺,古城尽入眼帘。

公元416年,刘裕(小字寄奴)北伐至彭城,立第舍于戏马台,九月九日又于戏马台上宴请将佐幕僚,诗酒唱和。从此,沉寂了几个世纪的戏马台热闹起来。由于刘裕在北伐中,指挥金戈铁马,立下赫赫战功,便于公元419年,进爵为宋王。刘裕为巩固既得政权,就依魏晋故事,在桑梓之邦彭城南山的戏马台上臵台头寺。当年的台头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一直到了北宋年间仍“楼观插苍穹,久闻暮鼓声”。

因宋武帝刘裕于九月九在戏马台上诗酒庆重阳,从此重阳节登戏马台赋诗怀古成了历代文人骚客的风雅之举。苏轼、陈师道、贺铸、文天祥、萨都刺……看看这一串登台赋诗的名字吧,你完全能够想到戏马台曾经有过怎样的喧哗。

三、民俗博物馆 徐州民俗博物馆是一处以陈列、展示徐州民俗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苏鲁豫皖按壤地区唯一的民俗博物馆。 该馆位于市中心户部山上,是在原户部山余翟两家大院的基础上设立的,占地6000余平方,古民居160忽然间。户部山古民居始建于明代,经清至民国,历经不衰,故民间传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人都住户部山”的民谣。民居依山造势,错落有致,布局巧妙,朴实无华,既有北方之浑厚,又有南方之,特别是“鸳鸯楼”的建筑风格及“内生外熟”的构筑方法等,极具地方特色。馆内现陈列有徐州地区生活和生产用品及历史民俗文物千余件,并设有婚俗、民间艺术、地方戏曲厅等,还有地方戏曲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走进民俗馆,您能了解到古老徐州地区淳朴的民风习俗,风土人情,感悟到岁月流逝,历史演进的浓缩景象。 民俗馆的成立主要是为了保护徐州的明清古建筑和与之相连的民俗文化。该馆的宗旨是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致力于民俗文物的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民俗文物相关研究及宣传。 徐州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分六个部分:一是古民居的展示。作为徐州古民居的精华——户部山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曲折盘圜,其建筑兼具南北特点,尤以鸳鸯楼建筑别具一格。二是民间艺术、工艺展示。展示有邳州农民画、睢宁儿童画,及民间剪纸、风筝、木玩具、泥玩具、面人、糖贡等,充分反映了徐州民间艺人的艺术才华。三是地方戏曲、曲艺展示。这里有地方戏曲曲艺的服装、道具、乐器,有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老赏的照片,部分再现了徐州戏曲的发展历史。四是近代生产、生活展示。展出有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有犁、耙、纺车、织机、石磨等,有老家具、老用具,还有家居场景复原、大客厅、大伙房等。丰富的民俗文物会把你带到遥远的过去,让您感叹历史的变迁。五是婚嫁生育展示。介绍徐州地区传统婚育习俗。展出有大花轿、娶亲场面、拜堂场景、洞房场景等。看到这些,你就像身临其境地参加了一次传统婚礼、听着那滴滴嗒嗒的锁呐声,感受着人生最难忘的喜庆气氛。六是民间艺人演展。不定期地举行地方戏曲、曲艺演出,请民间艺人表演绝活,斗鸡、斗蟋蟀等等。这时你能看到真正的民间艺术,体会到真正的民风。 民俗博物馆里还设有茶社、棋牌室、工艺品小卖部,并提供传统的婚嫁、送粥米、做寿等服务。欢迎您来徐州民俗博物馆看看,亲身感受朴实而浓郁的徐州民俗、民风、民情。

四、古建陈列馆 徐州古建陈列馆坐落在市区户部山的东北麓,于5004年5月18日正式开馆,该馆外观设计承继了地域传统建筑特征,白墙、黛瓦、铁红色的梁柱,“大屋顶”上五脊六兽、飞檐翘角,富有古代官式建筑的气派。这座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古建筑总体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门前设有小广场,坛圃中绿草从生、古石刻林立,象征着古城、古建筑的沧桑历史。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该馆以收藏展览古建筑文物,弘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