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在我国税法学上的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
别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税收征管法从无到有,逐步趋于完
善。1986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
条例》,把分散在各个税种法规中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以及国务
院、财政部、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先后制定的一些税收征管法规、规
章等,进行了归纳、补充、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税收
征收管理法律制度。1992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
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
法》)。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作出决定,
对《税收征管法》的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税收征管法》作为税务
机关进行税收征管的基本法律,统一了内外有别的征管体制,对保障
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税收征管
法》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与不足,不能适应我国财税
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2001年4月28
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修订(以
下简称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尽管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完善
了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但我们认为仍很有必要探寻税收征管法
律制度所蕴涵的法理意义,进而有助于促进税收法治和税法学的发展。
本文欲作一次尝试,探讨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在我国税法学上的
意义,以引起学界对税法理论和税收法治的关注。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