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18年8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立项,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下达《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书,项目计划号2018-9-Y。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本标准起单位为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XX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XX学院、苏州江天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海德智能装备制造(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优威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XX市鸿利秉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XX市诺必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嘉颐泽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科瑞特印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布瑞特油墨有限公司、常州速固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XX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宏声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富林特(广州)油墨有限公司、XX学校、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张丰年、李飞、张庆华、许文才、曹国荣、林茂青、朱文斌、伍崇军、朱长民、滕军、吴乾、黄喜平、尹检君、刘海峰、杨金梁、杨爱军、陈广学、张钟、习大润、杨志洪、张哲平、孔玲君、施建屏、薛显华。

(三)主要起草工作过程1、源起本标准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申请发起,在2017年7月与XX 学院充分沟通,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牵头承担标准起草工作,由XX学院向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立项审批工作。

之后,由XX学院牵头,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配合,征集起草单位及专家组建起草组,组织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2、项目申报立项2017年10月11日,由XX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撰写了《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开题报告,上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起草组组建暨第1次工作会议2017年10月23日,在XX学院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会议对《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文稿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会议确定将题目由《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修改为《紫外光固化油墨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紫外光固化油墨在柔性版印刷过程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这些技术指标覆盖了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油墨在塑料及纸质承印材料上的柔性版印刷过程。

”会议对本标准文稿的第4章的修改如下。

4.1修改如下:4 技术要求4.1 柔性版紫外光固化油墨基本性能4.1.1 基本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4.1.2光引发剂BP、ITX、907的残留量复合YQ/T34-2013的要求。

4.1.3不腐蚀柔性版材(版材放置油墨中24h不溶胀)。

4.1.4流动性良好,无触变性(会后找测试方法)。

以下3种光引发剂的危害:BP,有环境激素;ITX和907,有生殖毒性。

因此,在标准4.1.2中对其残留量提出要求。

“4.1.4流动性良好,无触变性”,会后再找测试方法。

“4.1.6 附着力应……”会后再找测试方法,最好是定量的测试。

材料采用PET,表面张力3.8×10-2N·m。

增加一项4.3.4,研究版材油墨转移效率,即版材表面、网纹辊表面和承印物表面的润湿张力关系。

建议由Flint富林特负责。

4.4.1修改如下:4.4.1 网纹辊要求4.4.1.1 网纹辊的线数应与印版加网线数相匹配,一般网纹辊线数宜为印版网线数的4倍。

4.4.1.2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定期清洗。

4.4.2~4.4.4修改如下:4.4.2 刮墨刀要求4.4.2.1 宜采用不锈钢或带有涂层的刮墨刀。

4.4.2.2 宜采用0.15mm~1.25mm厚度的刮墨刀。

4.4.3 墨斗辊要求4.4.3.1 直径均匀,耐腐蚀,不膨胀,耐磨性能良好。

4.5.3.2 硬度:60~80邵氏硬度。

4.4.4 干燥系统要求4.4.4.1波长范围:250~420nm。

4.4.4.2紫外线能量强度:不小于400 mW/cm2。

4.4.4.4紫外线能量大小:印刷速度120 m/min下,紫外线能量不小于35mJ/cm2。

4.4.4.4 紫外灯箱应具有冷却等辅助功能,保证灯管正常工作。

4.4.4.5 对印刷品应具有冷却功能,保证印刷品印刷后温度在60℃以下。

4.5修改如下:4.5 工艺要求4.5.1 生产环境4.5.2生产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3±5)℃。

4.5.3生产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20)%。

4.5.4生产车间环境应洁净、避阳光、通风。

4.6修改如下:4.6 使用要求4.6.1根据印刷品材质及网点分布设定UV油墨涂布量,应控制在3g/m2~5g/m2之间,通常,纸质类越疏松,涂布量应越大,膜类材料应先电晕再印刷。

4.6.2同批次产品涂布量应均匀一致。

4.6.3 刮墨刀角度调整在30°~35°为宜。

4.6.4 若印品出现刀线或颜色不均,应及时更换刮墨刀。

4.6.5 颜色符合GB/T-17934.5的要求。

会议确定,本标准执笔组会后继续完善标准草案,于2017年11月底前完成本标准起草组草案第1稿。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中旬之前在北京召开。

4、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2017年12月20日,在XX学院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根据2017年10月23日本标准起草组成立暨第1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会议对《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文稿第4章继续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首先回顾了第1次工作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接着执笔组组长张丰年介绍了第1次会后的工作情况,执笔组李飞就标准草案稿的部分修改作了说明。

此次会议,新增加4家起草单位:XX公司、XX学校、富林特(广州)油墨有限公司、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新增加4人:XXX、XXX、张哲平、朱长民。

会议确定,《紫外光固化油墨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第4章的修改如下:4.1表1修改为:表1 油墨基本性能要求4.1.2-4.1.5改为:4.1.2 光引发剂二苯甲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的残留量应符合YQ/T31-2013的要求。

4.1.3 不应腐蚀柔性版版材。

4.1.4 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触变性。

4.1.5 (10~30)℃避光,阴凉通风处储存一年,质量应稳定。

4.2改为4.2 承印物4.2.1 表面应平整、清洁。

4.2.2 塑料类承印物的印刷适性应符合GB/T XXXX-201X《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4.1.1的要求。

4.2.3 不干胶类承印物应符合CY/T 93-2013《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中5.1的要求。

4.2.4 其他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不小于3.8×10-2 N/m。

4.3改为4.3 柔性版印版4.3.1 对紫外光固化油墨、清洗剂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4.3.2 印版质量应符合CY/TXXX-2018《绿色印刷书刊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中6.1.2、6.1.3、6.1.4的要求。

4.3.3 印刷实地与线条的印版,其硬度宜为HS 32~35;印刷小字与网点的印版,其硬度宜为HS 37~40。

4.3.4 印版的动态表面张力应大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且小于承印物的动态表面张力。

4.3.3 会后由朱长民核实后确定。

4.4修改如下:4.4 印刷设备4.4.1 网纹辊4.4.1.1 网纹辊线数应与印版的加网线数相匹配,网纹辊线数宜为印版加网线数的4倍以上。

4.4.1.2 应定期清洗网纹辊。

4.4.2 刮墨刀4.4.2.1 宜采用不锈钢或带有涂层的刮墨刀。

4.4.2.2 宜采用(0.15~0.25)mm厚度的刮墨刀。

4.4.3 墨斗辊4.4.3.1 直径均匀,耐腐蚀,不膨胀,耐磨性能良好。

4.4.3.2 硬度宜为 HS 60~80。

4.4.4 固化系统4.4.4.1 紫外光源波长宜为(250~420)nm。

4.4.4.2 照射到承印物表面的紫外光能量应不小于35 mJ/cm2。

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紫外光源。

4.4.4.4 紫外光源应具有冷却等辅助功能,保证正常工作。

4.4.4.5 应保证反光罩及紫外光源洁净。

4.5修改为:4.5 工艺要求4.5.1 环境4.5.1.1 生产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3±5)℃。

4.5.1.2 生产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20)% RH。

4.5.1.3 生产车间环境应洁净、避阳光、通风。

4.5.2 过程控制4.5.2.1 同批印刷品墨层厚度应均匀一致。

4.5.2.2 刮墨刀与网纹辊角度宜为30°~35°。

4.5.2.3 印品出现刀线或颜色不均时应及时更换刮墨刀。

4.5.2.4 印刷过程控制宜参照GB/T 17934.6的要求。

4.6修改为:4.6 印刷成品质量要求4.6.1 固化效果测试后印刷品表面无粘连。

4.6.2 抗粘连性测试后印刷品表面无粘连,无墨层脱落。

4.6.3 结合牢度印刷品油墨面脱落面积应不大于测试面积的10%。

4.6.4 光泽度同一批次印刷品相同部位的光泽度差应不大于10 GU。

会议确定,本标准执笔组会后继续完善标准草案,于2018年1月15日前完成本标准起草组草案第2稿,并发给各位专家征求意见。

各专家请于2018年1月底前反馈修改意见给李飞。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于2018年3月下旬召开,地点待定。

5、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2018年5月25日,在北京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召开了标准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根据2017年12月20日本标准起草组成立暨第2次工作会议的精神,就标准草案第2稿的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与研究。

与会专家首先回顾了第2次工作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接着执笔组李飞介绍了第2次会后所做的工作,对同色不同批色差、固化所需最低能量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补充说明。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题目确定为《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

会议确定,本标准起草单位增加1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起草人增加1人:XXX 。

会议确定,本标准的范围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在印刷使用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及纸质承印材料的柔性版印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