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新认识美国的基础教育 中国驻美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组
一、为什么要重新认识美国的基础教育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美国一直领导着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世界排名最前的10所大学中,美国的大学有8所;在世界排名最前的50所大学中,美国的学校占68%。目前,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美国在科技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是世界领先的,相比之下,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声望则差得多。在一次次国际中小学生比赛中,美国的学生成绩经常排名在后。在2006年经合组织(OECD)成员和伙伴国针对15岁学生的测试中,美国的学生成绩低于平均值,几乎排在最后。随之而来,世界上就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好,对学生要求太低,美的学生只会玩不会学习。特别是每当谈到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和科学基础时,人们对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否定声音就更加强烈,似乎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彻底跨掉了。 美国人对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也十分不满,批评的声音一浪高于一浪。早在25年前,美国就以《国家处在危险之中》(A Nation at Risk)为题,对美的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着危机,呼吁社会各阶层关注和重视基础教育。2005年,美国科学院有发表了《迎接风暴》(Rising above Gathering Storm)一文,仍然沿用与以往类似的语言来形容和描述其基础教育。同时美国正在试图通过联邦政府改变基础教育现状,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事实到底如何?试问一下,如果美国的基础教育真像他们所报道的那样差得话,美国能否继续成为科技强国?如果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跨掉的话,美国可不可能有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高等教育体系?众所周知,外国移民为美国的科技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当今科技的领军人物多在美国接受教育。作为世界的教育明珠,美的高校确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学生前去 2
学习。但据最新统计数据,1800万美国在校大学生中,外国留学生只有60万,可见外国留学生占美国学生总数的比重并不高,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由美国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石。 那么,应如何认识和把握美国基础教育呢? 二、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局 美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的确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比较低,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列后1/3的学生才选教育专业; 2、中小学教师中数学和科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太少,很多数学和科学课程由非专业毕业生担当任课教师; 3、美国学生普遍对数学和科学课程不感兴趣,因此在大学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 4、一大批美国的高中毕业生因在高中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到大学后还必须重新学习数学和英语补习,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5、每年都有近百万高中学生辍学,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美国前教育部长斯佩林斯多次指出,90%增长速度最快的就业机会需要从事着接受过高等教育,到2025年,美国需要增加2000万大学生,面临未来需求和竞争压力,美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高中毕业率; 6、美国基础教育发展及不均衡,导致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好的学区和坏的学区犹如两个世界,而种族和家庭经济状况又是造成学生成绩不佳的客观原因,家庭条件差的少数族裔学生的成绩一直不佳,而住在富有郊区的学生成绩可以和世界任何国际学生的成绩相比,教育不均衡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美国有1/3的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三、美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人们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认识一致存在偏差和不够全面。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1、美国基础教育体系过于庞大和复杂,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要想真正全面认识美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如果想从宏观和微 3
观两个角度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全景描述,那注定是一件更加艰难的事情。 2、由于地方自治成了美国举办基础教育的核心思想,观察着了解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均衡和不平等的现象。富裕的社区把学校办的越来越好,而不断衰败的城市不得不眼看自己的学校走下坡路,却又无能为力。 3、美国自教育上强调全人(Whole Person)教育思想,重视的是通识教育和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在教育过程中相对忽视的是学生做体能里和考试能力。因此,美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成绩一直不佳。 美国的基础教育通常被称为K--12教育,分为公和私立两个不同的体系。公里中小学构成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全美共有公立学校9.7万所,分布在1.4万个学区内。有5000万学生在公立教育系统内读书。全美共有私立学校2.8万所,共有6万名学生。私立中小学教育系统完全独立运行,每一个学校都是一个具有办学自主权的教育实体。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百多万学生在家里接受教育。 基础教育的投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州政府拨款,二是当地社区的税收收入。而这几乎各占一半。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每年对基础教育也有一定的投入,占总投入的10%左右。 美国公立基础教育从管理结构上看,分散及运行:州、学区和学校。各州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州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和相关教育政策。比如教师资格证制度,就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任职条件、标准以及有关程序,而学区才是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在运行层面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办学有关的规定,如学区内学校开设什么课程的决定就是由学区会同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做出的。学校在内部事务管理上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以芝加哥市北高中为例,该校是芝加哥市公立教育系统的一所重点高中,在全美公立高中排名第24位。这所学校就将周三设为半日制,上午时间也并非用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而是让学生参加由教师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组织的研讨班。研讨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旨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研讨班为高中毕业生必修课程之一,但是成绩并不急如学生的总平均成绩中。然而,市内其它高中并没有此类课程安排这足见没学校在教学层面的自主权还是很大的。 4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尽管设有教育部,但它既不直接负责管理高等教育也不直接管理基础教育,他的职责是推动和引导教育发展。每年通过设立配有资金投入的项目,来推动教育向前发展。如美国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关键语言项目”就是联邦政府为了引导更多的学校开展汉语、俄语、阿拉伯语教学而设立的项目。尽管联邦政府不直接负责管理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但是每当美国教育面临挑战或出现问题时,联邦政府都会及时做出反应。如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政府就及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快速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全面发展。今天当美国发现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下降时,由于2002年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 四、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尽管美国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但他的特点和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长对美国同行所说的那样,“新美两国建立的都是经营体制”,“美国建立的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精英制度,而新加坡建立的是以考试为基础的精英体制。我们新加坡知道如何训练学生去考试,而你们美国知道如何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智力的相当一部分,如创造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抱负是无法测试的。” 美国基础教育由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多元化的体系;二是灵活、自由、充满选择性的机制;三是全人教育的理念。 多元化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在美国,市场上只要存在某种需求,就一定会有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出现。事实上,在任何社会里,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要想用一个尺寸或一个标准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因材施教”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一点上,美国就是通过公里和私立两个不同体系分别满足了大众和经营不同的需要。 公立教育体系在结构组成上也是分级分类、多种多样的原则。在公立的9.7万所学校当中,就有4000多所特许学校,这是一种介于公立和私立之间的教育模式。随着美国城市的衰落,美国成立学区都在试图通过建立重点校和天才班的形式来留住好学生。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前提下,又在公立教育体系内建立经营培养轨道。郊区公立学校一直是美国公立教育的核心,构成了公立教育的主体,与 5
城里的普通学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财政投入和学生质量方面都要好得多,主要满足的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实际需要。总体上讲,郊区学校是美国公立教育体系当中质量最有保证的一类学校,当然其中也存在质量上的差异。 美国的私立中小学校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教育被作为有偿服务提供给了用户。好的私立中小学校每年收费5--6万元,普通的学校收费2--3万元,较次之的收费1万元左右。那些好的私立高中往往成为美国著名高校的预备学校。 多元化的体系还体现在课程安排上。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实际需要不同,美国有条件的高中都将课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来教,即基本层次、荣誉层次、大学预选层次。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要求不一样。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选修难度较大的课程,学校通过变化权重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同样可乘坐了区别。基本层次课程的A级为4分,荣誉层次的课程的A级为6分。为了帮助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脱颖而出,将高中与大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大学理事会有设立了大学预选课程的全国性考试,分为5分制。3分成绩是一般普通大学承认预选课程学分的基本标准,而4—5分成绩是好的大学承认预选课程学分的基本标准。但是否同意接纳高中预选课程的学分,完全有大雪自己做出。 多元化体系还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组成上。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一直重视多元文化体系的建设,认为包容性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同时,美国还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强调多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文化上真正了解对方才可能与对方展开竞争,乃至战胜对方。因此,美国在教育领域里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采用择校、平权法案、招收外国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少数民族裔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 灵活、自由、充满选择性的运行机制是由美国实行地方自治原则决定的。由于学区和学校是办学主体,拥有的自主权特别大,因此,每一个学区都在按照各州制定的教育目标和规定,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办学。以芝加哥教育体系为例,他是美国第三大学区,共有600多所学校。该系统相比其他学区而言特别重视汉语教学,认为汉语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几年努力下,该系统的汉语教学项目已发展成为美国第一大汉语教学项目。 灵活性在高中阶段教师授课上表现尤为突出。以们课程不同的教师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