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 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 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 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 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 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 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 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 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问题:
1:腹壁切口疝的症状表现? 2、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中注意事项?
答案:
1、症状表现:(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 缺损。 2、术中注意事项:(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 血,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 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由于瘢痕 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 分离过程中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的连 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 鞘缺损。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配合
主要内容
何谓疝气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诊断依据和预防常识 治疗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疝气
定义: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 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 类型:1、腹股沟疝气--此类疝气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 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在男 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多为老年人。 2、腹壁疝--这类疝气主要发生在肚脐周边部位, 妇女疝气患者主要占多数。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 3、脐疝--发生在肚脐,肚脐内部呈圆环凸起。脐 疝10%~20%发生在婴儿、儿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较常见。 4、阴疝--男士发生在阴囊部位,产生阴囊坠胀, 严重时明显肿大,行走极为不便。女性发生在卵巢部位, 使得下身明显肿大,伴有坠胀疼痛感。 5、切口疝--(腹壁切口疝*会阴切口疝)此类疝 气发生早先原外科手术切口创伤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发 生在疝气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后。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
麻醉方式: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体位,可稍抬高床尾,两 腿略分开并微屈髋,以放松肌肉韧带,便 于疝内容物回纳
手术物品的准备
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小手术包、治疗巾、 手术衣、布类
特殊用物:疝气修补片
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1、常规消毒皮肤 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布消 毒皮肤 2、梭形切除原切口瘢痕,切开皮下组织达疝孔两 侧 递大刀片切开,干纱布拭血,遇出血用 中弯血管钳钳夹 3、分离腹直肌及后鞘、腹膜边缘,分离腹壁与肠 管的粘连,切除疝孔周围瘢痕组织 递无齿 镊协助、组织剪或血管钳等钝性或锐性分离,递 组织钳钳夹瘢痕组织,大刀片切除
诊术史。 2、手术瘢痕区有可复性肿块。 预防常识 切口疝不易嵌顿,但严重者影响生活和 工作。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精心的术中 操作、严密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切口疝的关 键。
治疗
1.年老体弱、无嵌顿之切口疝可用疝带保 守治疗。 2.手术治疗应切除多余的疝囊及瘢痕组织, 然后分层缝合缺损边缘之组织。较大切口 疝修补有困难时,可用阔筋膜或其他代用 材料修补。
相关主题